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4)
2023(6344)
2022(4991)
2021(4397)
2020(3917)
2019(8588)
2018(8418)
2017(16709)
2016(8801)
2015(9864)
2014(9644)
2013(9867)
2012(8975)
2011(7603)
2010(7966)
2009(7674)
2008(7864)
2007(7141)
2006(6284)
2005(6029)
作者
(24352)
(20392)
(20226)
(18857)
(13237)
(9533)
(9150)
(7779)
(7463)
(7358)
(6852)
(6799)
(6775)
(6307)
(6295)
(6051)
(5957)
(5948)
(5848)
(5702)
(5039)
(4980)
(4894)
(4736)
(4698)
(4583)
(4470)
(4397)
(4076)
(3831)
学科
(67231)
(65374)
企业(65374)
管理(46464)
(45464)
经济(45401)
业经(23530)
(19793)
方法(18963)
(17130)
(16994)
财务(16991)
财务管理(16985)
企业财务(16039)
技术(14316)
农业(13347)
(11793)
企业经济(11746)
数学(11402)
数学方法(11362)
(10994)
经营(10629)
(10427)
(10272)
理论(9922)
技术管理(9859)
(8938)
贸易(8935)
(8914)
(8725)
机构
学院(134497)
大学(126719)
(63063)
经济(62163)
管理(59475)
理学(50521)
理学院(50168)
管理学(49858)
管理学院(49612)
研究(37647)
中国(33445)
(30341)
(25710)
财经(23736)
(21509)
(21251)
(21102)
科学(18970)
商学(18792)
商学院(18631)
(18264)
经济学(18144)
财经大学(17233)
中心(17221)
业大(16842)
农业(16692)
经济管理(16606)
(16532)
经济学院(16508)
北京(15973)
基金
项目(80191)
科学(65637)
研究(62449)
基金(59726)
(49661)
国家(49120)
科学基金(44941)
社会(41833)
社会科(39849)
社会科学(39839)
(32546)
基金项目(31632)
自然(27819)
自然科(27248)
自然科学(27242)
教育(27189)
自然科学基金(26849)
(26693)
(25207)
编号(24933)
资助(23651)
(20937)
成果(18700)
创新(18446)
(17985)
(17949)
(17865)
国家社会(17306)
重点(17263)
(16643)
期刊
(76236)
经济(76236)
研究(39804)
管理(28085)
(28018)
中国(23844)
(20977)
业经(15028)
科学(14873)
农业(14828)
(14205)
金融(14205)
技术(14086)
学报(12338)
财经(12242)
经济研究(11552)
(10882)
(10696)
大学(10631)
学学(10387)
国际(9934)
技术经济(9934)
财会(9835)
问题(9806)
(9721)
世界(9050)
现代(8408)
商业(8069)
会计(7930)
教育(7892)
共检索到208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中南  
国际企业在进行跨国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既采用各种方式在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上筹集大量资金,又通过各种方式将其投放国际市场。这便产生了各种国际借贷和投资活动,而且还经常发生大量的商品进出口、劳务输出入和技术转让等国际贸易活动。这些国际间的经济交易必然产生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及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款项的收付,这种为办理国际间的货币收付和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进行的业务活动,也就是一个国际企业由于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等活动而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款项收付或债权债务关系的了结和清算,即国际企业的结算。国际企业的结算工作是由其财务部门利用汇票、支票、本票等各种票据和提单、商业发票、保...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南琪  孙海燕  苗滏森  
目前,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且活跃的力量。然而,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中小出口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此时,中小出口企业若能灵活运用各种国际结算方式进行贸易融资,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减少资金的占压和垫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目前的压力。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褚颖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委托收款、托收承付、汇兑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结算方式是指用一定的形式和条件来实现各单位(或个人)之间货币收付的程序和方法。结算方式是办理结算业务的具体组织形式,是结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现金结算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明霄  
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的最后一环,也是国际贸易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风险防范对于进出口企业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进出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发彬  
本文从国际贸易结算的一般运作入手,探讨其核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使我国出口企业在积极采用符合国际潮流的非信用证方式扩大出口的同时降低出口信用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星晖  张诚  
信用证、汇付、托收等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流动血液。但是如何使用好各种结算方式,是保护血液正常流动和防范血液流动风险的关键之处。本文从信用证与其他结算方式的风控流程出发,揭示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选择适合的结算模式和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翁东风  
企业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的贸易方式 ,它以“电子为手段 ,商务为核心 ,信息为灵魂”在我国正快速的兴起 ,对企业中原有的交易模式、结算方式、货物配送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丽影  
增值税作为流转税种,其应纳税额是以销售收入为依据计算确定的。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销售方式不同,对收入的确认时间也有所不同。本文就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企业应该如何选择最优的销售方案,合理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增值税当期应纳税额为本期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之差。企业要进行税收筹划,首先就是要推迟纳税时间:一方面可设法推迟销售额的实现,另一方面可提高进项税额抵扣。销售结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敬  
信用证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信用证在提供安全保障和资金融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出口商应慎重选择进口商和开证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选择有利的仲裁机构和诉讼地点以及充分利用UCP600相关规定的方式来防范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睿伣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市场中买方市场的状况愈发明显,而金融危机的蔓延导致进出口双方交易中不平等地位的形成。企业贸易活动开始采用对买方有利的结算方式,以期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商业信用因此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流。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殊情况,选取几种适合商业信用下的融资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如保付代理、出口押汇、票据贴现等,并提供相应的操作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益  李垣  
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企业正在不断地为其产品和技术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渗透不仅对于增加企业和国家的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的技术输出,发挥企业现有潜力,提高企业素质,培养人才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那些在国内市场已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产品生产企业更是求生存的一条有效途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式有许多种,各方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中南  
国际企业进行跨国生产和经营需要各种各样的货币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来的。但是,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成本半高低不一,国际企业如何才能及时地筹集到最低成本率的资金是其财务经理十分关注的课题,也是一个国际企业的总经理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着重介绍国际股份筹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中南  
为了业务经营的需要,获取利润和达到其他经济目的,国际企业常将其货币资金、机器设备、专利、技术诀窍、商标等资本投放在另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这种向国外输出经营资本的经济活动称为国际投资。它是国际筹资的对立面。依据国际企业是否拥有直接控制权来分,其国际投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吕鹏  
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按照改革的要求实现了双向波动,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开始反映出市场供求水平,波动幅度相对汇改前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可控制风险,首先就是结算风险,而结算风险又与外汇风险密切相关。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说,汇率风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支付成本、收入核算以及财务预测等。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