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2)
2023(12812)
2022(10987)
2021(10044)
2020(8914)
2019(20191)
2018(19950)
2017(39139)
2016(21501)
2015(24407)
2014(24132)
2013(23990)
2012(22583)
2011(20474)
2010(20678)
2009(19334)
2008(19402)
2007(17548)
2006(15421)
2005(13855)
作者
(64943)
(54255)
(54084)
(51651)
(34645)
(26172)
(24809)
(21301)
(20320)
(19196)
(18291)
(17976)
(17177)
(17106)
(16917)
(16861)
(16820)
(16028)
(15829)
(15683)
(13689)
(13455)
(13371)
(12438)
(12326)
(12182)
(12128)
(12068)
(10907)
(10790)
学科
(89464)
经济(89363)
管理(61098)
(59875)
(47103)
企业(47103)
方法(45192)
数学(40443)
数学方法(40141)
(25614)
中国(25113)
(24297)
(20727)
贸易(20716)
(20221)
(18821)
业经(18144)
(17465)
(16569)
银行(16514)
(15987)
金融(15985)
农业(15967)
(15731)
(15624)
财务(15604)
财务管理(15561)
地方(15309)
企业财务(14776)
技术(13423)
机构
大学(319180)
学院(315715)
(133543)
经济(130949)
管理(119995)
研究(106990)
理学(103858)
理学院(102716)
管理学(101109)
管理学院(100535)
中国(82460)
(66708)
科学(65437)
(63509)
(58605)
(55222)
财经(50963)
研究所(50212)
中心(49898)
业大(49788)
农业(46787)
(46512)
(46349)
经济学(42101)
北京(41992)
(38746)
经济学院(38594)
师范(38224)
财经大学(37966)
(37795)
基金
项目(208688)
科学(162735)
基金(152182)
研究(147528)
(134868)
国家(133772)
科学基金(112728)
社会(94185)
社会科(89490)
社会科学(89461)
基金项目(80711)
(80508)
自然(73763)
自然科(72103)
自然科学(72077)
自然科学基金(70824)
(69089)
教育(68534)
资助(62871)
编号(58975)
成果(48288)
重点(47654)
(47238)
(44298)
(43579)
科研(40872)
创新(40782)
课题(40334)
教育部(40305)
国家社会(39513)
期刊
(139308)
经济(139308)
研究(90756)
中国(56980)
学报(55114)
(51392)
(48281)
科学(47260)
管理(41124)
大学(40752)
学学(38520)
农业(34160)
(32379)
金融(32379)
教育(29236)
财经(25700)
技术(24915)
经济研究(23738)
业经(22449)
(21983)
问题(19959)
(19141)
(18532)
国际(17172)
统计(15877)
理论(15793)
技术经济(15714)
商业(15522)
(15341)
(14200)
共检索到462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根据相关经验研究及理论模型可知,国际人才流入可通过降低国际贸易壁垒提高贸易自由度。利用2006-2013年中国内地29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入对FDI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人才流入与地区FDI水平显著正相关,但国际人才流入对FDI区位分布的影响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同时,国际人才流入与企业经营环境及地理集聚水平之间存在某种替代效应,即国际人才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缺失和地理集聚水平低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和较高的地理集聚水平也对FDI区位分布具有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萌  
本文采用2003-2015年我国省级层面数据,首先测度了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并实证分析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促进了商贸流通业的集聚。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FDI和商贸流通业集聚的较大差异,进一步分东中西部三个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FDI对中部地区商贸流通业集聚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东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不产生显著影响。此外,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等因素也对商贸流通业集聚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利用1992-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FDI流入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FDI规模正相关,且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明显;劳动力成本与FDI规模反向变动,且东部影响较弱、中西部影响较强;基础设施与FDI规模正相关;对外开放度对东部FDI有正影响,对中部为负影响,而对西部的影响并不显著;沿海区位优势是东部FDI高于中西部的重要原因。最后,针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长富  杜宇玮  彭安平  
环境规制对FDI区位分布存在显著负面影响,但是"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的证据并不充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并不能抵消经济发展水平、管理成本、贸易成本等形成的比较优势。其中,环境治理成本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东部地区FDI"量质齐升",管理成本、贸易成本的降低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外资企业的入驻;对于中部地区而言,环境治理成本的上升对FDI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贸易成本的降低是吸引FDI的主要优势;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低环境治理成本对FDI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成本、贸易成本是FDI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这表明"向底线赛跑"的破坏性地方竞争策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商引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馨  
在分析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及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互动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0~2009年19个省际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外资与服务业外资区位决策的影响因素,发现二者存在相互追逐的关系,制造业外资较为关注经济发展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而服务业外资较为关注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景守武  夏咏  彭标  徐娟  
利用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际的面板数据,选取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显示:金融抑制的系数为正值,金融抑制促进了我国FDI的持续流入,并且FDI与金融抑制之间呈倒"U"型关系,金融抑制的存在,挤压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迫使其参与国际的筹资活动,从而促进FDI的持续流入。对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城市化、政府干预、基础设施和开放水平的提升都有助于FDI的持续流入,但是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成本的提升阻碍了FDI的进一步流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定胜  曾懿亮  谢康佳男  
本文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劳工部、日本厚生劳务省、香港政府统计处、欧盟统计局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所做的相关调查统计为基础,选用了我国31个省、直辖市2000-2011年的数据,从国内各省份层面分析论证了劳动力成本对FDI流入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地区劳动力成本即工资水平的高低对FDI的引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有别于以前学者的结论是,这种影响机制并不是单调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而是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对于FDI的引进具有双重效应,具体表现为先因人力资本储备提高而受到促进,进而投资成本超过阈值后受到抑制。其次,本文将通过实证结果解释2012和2016年我国FDI呈现负增长的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田彬彬  
现有文献表明,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对于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同,相比于劳动密集型的公司,一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于技术密集型的跨国投资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因而会改善一国的FDI质量。本文以中国1998—2007年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FDI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行业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提高对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FDI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改善中国FDI的质量和优化FDI结构的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芳芳  冯帆  
制造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服务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服务业的开放能否提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是研究的重点。文章基于2004—2014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总体来讲,我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开放对其影响有所差异。把制造业创新效率进一步分解为创新的“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后发现,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技术进步”则存在门槛效应,即适度的服务业开放对能显著提升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进步”,但当开放水平过高时统计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服务业开放通过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创新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通过锁定效应阻碍了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进步”。该研究为我国如何有效扩大服务业开放从而促进制造企业提升创新效率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颖  陆善勇  
在我国从高速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综合优势战略理论为基础,从交易效率的构成、交易效率是分工演进和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并运用2000—2018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交易效率对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交易效率对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硬件交易效率、软件交易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会通过交易效率共同促进创新水平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易效率相对东部地区较低,其对创新的影响效应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江丽  刘厚俊  
本文通过引入FDI效应,拓展了人力资本内生增长模型,从FDI嵌入城镇经济的规模和深度两方面探究了FDI对城镇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效果;并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验证了FDI对城镇人力资本积累总量增加和结构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是:FDI空间集聚对城镇人力资本积累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制造业FDI空间集聚对人力资本总量增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服务业FDI空间集聚对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更有裨益;FDI渗透度对城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即开放程度越深,开放经济发展越好,城镇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就越大。本文政策含义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开放门槛和优化开放战略,以促进城镇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结构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巍  马慧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中国地级市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表明: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进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该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相对于其他地区和产业,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地区、沿海地区和交通网络中心地区,对交通依赖度较高的"交通密集型产业"、缴税较少和效率较低的"非期望产业",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此外,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开放均能促进企业进入,且两者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是相互强化的。地方政府应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协同;在积极推进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协同改善影响营商环境的其他各种因素;积极对接国家交通网络布局,合理布局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薛新红  张华容  王忠诚  
本文使用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中国2004-2013年国民经济三大部门的细分产业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挤出了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本身对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忽视金融市场作用会使挤出效应增强;金融机构储蓄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可以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特别是当私人部门信贷增长时这种缓解作用会显著增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产品市场对国内投资产生了挤入效应,其中与产品生产与流通相关性较强的产业,其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国内投资。因此,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应该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修岩  刘茜  
基于1996—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从区域自身的开放程度以及相邻地区的开放程度考察贸易开放对区域城市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区域内部的城市集中,相邻地区贸易开放程度的扩大会造成本地区城市集中度的下降,同时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规模对城市集中度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沁筑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提出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而后利用中国28个省域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双向直接投资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通过比较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将各省域分为同步型、双向直接投资驱动型与企业创新驱动型。同时,分析中国省域双向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时序变化趋势。然后,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协调、磨合、阻抑三个阶段。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看,整体耦合度不高,但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从省域层面看,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且各地区耦合协调阶段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