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0)
- 2023(12919)
- 2022(10461)
- 2021(9573)
- 2020(7831)
- 2019(17840)
- 2018(17368)
- 2017(32865)
- 2016(17550)
- 2015(20124)
- 2014(19732)
- 2013(19794)
- 2012(18667)
- 2011(17014)
- 2010(17346)
- 2009(16155)
- 2008(16213)
- 2007(14426)
- 2006(13087)
- 2005(12475)
- 学科
- 济(91167)
- 经济(91065)
- 业(78469)
- 企(71615)
- 企业(71615)
- 管理(63749)
- 方法(33059)
- 业经(30248)
- 中国(28088)
- 农(26921)
- 财(26247)
- 数学(24601)
- 数学方法(24510)
- 地方(20578)
- 农业(19399)
- 贸(18994)
- 贸易(18977)
- 务(18714)
- 财务(18698)
- 财务管理(18680)
- 技术(18533)
- 易(18510)
- 制(17723)
- 企业财务(17655)
- 和(16051)
- 策(15882)
- 理论(15424)
- 融(14923)
- 金融(14923)
- 划(14859)
- 机构
- 学院(261220)
- 大学(254552)
- 济(123386)
- 经济(121426)
- 管理(102016)
- 研究(92497)
- 理学(85830)
- 理学院(84942)
- 管理学(84196)
- 管理学院(83672)
- 中国(75740)
- 财(56385)
- 京(55227)
- 科学(49638)
- 所(46194)
- 财经(43812)
- 研究所(41100)
- 中心(40685)
- 江(40131)
- 经(39897)
- 农(39834)
- 经济学(38204)
- 北京(36106)
- 经济学院(34435)
- 院(32970)
- 财经大学(32152)
- 州(32111)
- 范(31865)
- 业大(31841)
- 师范(31617)
- 基金
- 项目(159812)
- 科学(128739)
- 研究(123952)
- 基金(116854)
- 家(99510)
- 国家(98560)
- 科学基金(86081)
- 社会(82194)
- 社会科(78151)
- 社会科学(78135)
- 省(62034)
- 基金项目(60580)
- 教育(55741)
- 自然(51238)
- 划(51011)
- 自然科(50110)
- 自然科学(50099)
- 自然科学基金(49298)
- 编号(49198)
- 资助(47656)
- 发(40570)
- 成果(39589)
- 创(36869)
- 部(36558)
- 业(36282)
- 重点(36085)
- 课题(34975)
- 国家社会(34825)
- 发展(34195)
- 展(33620)
- 期刊
- 济(147455)
- 经济(147455)
- 研究(86485)
- 中国(58619)
- 财(45617)
- 管理(44887)
- 农(38521)
- 科学(33484)
- 学报(30311)
- 融(29869)
- 金融(29869)
- 教育(28590)
- 农业(26991)
- 技术(25814)
- 业经(24987)
- 大学(24717)
- 经济研究(24203)
- 学学(23201)
- 财经(22720)
- 经(19881)
- 问题(19222)
- 贸(18699)
- 国际(18114)
- 业(17394)
- 世界(17029)
- 技术经济(16049)
- 现代(13439)
- 商业(12958)
- 经济管理(12701)
- 经济问题(11988)
共检索到421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袁然
本文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与省市的国际人才流入数据相结合,研究国际人才流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人才流入可以显著促进中国企业研发投入,但这种效应因地区差异性和企业异质性有所不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结论稳健。因此,我们应重视国际人才引进,实行更为开放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降低国际人才流入壁垒,扩大国际人才的引进规模,充分发挥国际人才跨国流动的研发促进效应,加快推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承亮 王珺
企业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加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资记分牌(2019)》和调研数据,从研发经费投入及结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现状,并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已经是研发经费投入主体和执行主体;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具研发投资动力,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体;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较高,但研发经费投资规模和强度低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我国企业科学研究经费布局明显低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严重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企业基础研究占比偏低与创新特性、企业使命、发展阶段、企业能力、体制机制等因素有关,新时代应重点引导和激励更多企业向"爱迪生象限"和"巴斯德象限"跃升。
关键词:
企业 研发经费投入 基础研究 国际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浩 周亚如
基于中国各省份与国际人才来源地之间的双边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入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和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人才流入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调整中间品进口的种类和质量、提升企业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是国际人才流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来自于发达经济体、从事高级管理岗位和高级技术岗位、在中国长期工作的国际人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大,国际人才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无论是出口至国际人才来源地还是非国际人才来源地,国际人才流入均增加了企业出口高质量产品的比重、提升了高质量新产品的出口规模;企业自身或流入地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强化国际人才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本文揭示了国际人才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路径机制,为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海 肖兴志 尹俊雅
在考虑声誉资本的基础上,依据研发投入结构将企业分为研究型与试验型企业,采用数理模型对如何缓解企业研发投入结构失衡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发现,试验型企业质量提升会促使其进行基础、应用研究,而研究型企业质量提升对其研究投入形成抑制。我国公共服务不完善、贫富不均与消费观扭曲的状况愈发严重,进而形成了创新绩效上的"马太效应"。此外,声誉效应会加大企业从事研发的动力。因此,调整企业研发投入结构时,政府一方面可以完善声誉甄别机制,引导企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在创新初期适当参与基础、应用研究,同时应加强现有专利保护制度,健全质量甄别机制,引导消费观念调整,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诱使企业踏上研究型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玄兆辉 吕永波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民营企业的优势地位不断增强。然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没有真正确立,其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的质量仍有待提升,企业研发投入中仍存在着许多关键的结构性问题,包括研发强度低、科学研究的比重低、高技术研发占比低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 研发投入 科学研究 高技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朱瑞雪 刘秀玲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利用国际先进的研发资源,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才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该文分析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发展现状,总结了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模式选择,进而提出了中国企业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
研发 国际化战略 企业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苏依依 张玉臣 苏涛永
以市场份额、金融杠杆、产业类型与时间为调节变量,构建企业研发回报率的权变模型。通过2005~2014年间中、美、德、日、韩、印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企业研发回报率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印两国企业仍较难从研发投入中获取收益;但中国企业的研发回报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影响企业研发回报率的因素视具体国家情境而定。
关键词:
研发回报率 权变视角 跨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震宁 李东红 王以华
本文在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动因、结构分类和发展趋势的文献回顾基础上,进行企业的调查访谈并根据"目的性"抽样和竞争性解释的原则,选取典型的中国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挖掘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过程的动因、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经验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鼓励高技术企业进行研发国际化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战略导向 政治关联 创新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研发国际化 战略导向 政治关联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雨 吴先明 周伟
基于2007—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数据,实证分析跨境并购与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关系,并整合制度观点,分析产权异质性和东道国(地区)异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跨境并购整合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稳健。第二,基于产权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跨境并购规模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正向影响仅在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第三,基于东道国(地区)异质性分组检验发现,当东道国(地区)为发达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规模和跨境并购股权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当东道国(地区)为发展中国家(地区)时,跨境并购对并购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丰富了现有理论成果,对中国工业企业跨境并购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尹志锋 郭家宝 申媛 邓仪友
提升专利实施水平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基于2019年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开展海外研发对其发明专利实施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海外研发有利于提升企业发明专利的实施水平,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海外研发主要通过改善专利质量来提升企业的专利实施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海外研发对专利实施水平的正向影响,在研发方式为跨国联合研发、研发地点为欧洲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企业应通过调整创新战略、积极开展海外研发以提升专利质量,进而带动专利实施水平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苏欣 王砚羽 谢伟
随着中国企业从"制造商"向"投资家"的转变,建立海外研发机构进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创新成果,成为中国企业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转型升级道路。尽管现有研究已经充分认识到后发国家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的动机和组织管理特征有别于发达国家企业,但遗憾的是针对后发企业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的详细分析还没有系统展开,研究结论比较分散。以此为切入点,对比式地梳理国外企业和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机构设立动机、进入模式、战略定位和组织形式等若干海外研发组织与管理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机构的潜在研究方向。结论有利于弥补已有海外技术投资领域对新兴市场企业关注不足的缺陷,可为未来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机构的实证研究提供文献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荣佳 原毅军 徐凯
本文重点检验了技术溢出、研发目标对合作研发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研发与输入溢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输出溢出而言,水平溢出会抑制企业间的合作(包括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而垂直溢出却会促进企业间的垂直合作,且这种积极作用不会受到水平溢出的影响;研发目标对企业间合作研发模式选择也具有显著影响,当企业旨在提高研发成果的成功率和利用率时,更倾向于选择垂直合作;当企业进行重大技术开发或重大创新时,更倾向于选择水平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