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7)
2023(5725)
2022(4798)
2021(4534)
2020(3773)
2019(8642)
2018(8466)
2017(16192)
2016(9089)
2015(10151)
2014(10532)
2013(10305)
2012(9560)
2011(8569)
2010(8814)
2009(7950)
2008(8196)
2007(7517)
2006(6583)
2005(6208)
作者
(26130)
(21535)
(21316)
(20501)
(14029)
(10521)
(9983)
(8320)
(8076)
(8003)
(7267)
(7264)
(7100)
(7085)
(6835)
(6663)
(6503)
(6361)
(6183)
(6131)
(5500)
(5341)
(5171)
(5123)
(5066)
(5040)
(4800)
(4739)
(4436)
(4407)
学科
(33114)
经济(33066)
管理(27022)
(26498)
(21848)
企业(21848)
方法(14308)
(11778)
数学(11508)
数学方法(11365)
中国(10208)
(9273)
(8258)
金融(8257)
(8254)
财务(8241)
财务管理(8217)
理论(8161)
(8126)
企业财务(7884)
(7757)
(7640)
银行(7632)
业经(7474)
(7375)
贸易(7372)
(7264)
(7222)
农业(6565)
地方(5907)
机构
学院(128609)
大学(127511)
(50610)
经济(49311)
管理(45067)
研究(43057)
理学(37750)
理学院(37281)
管理学(36595)
管理学院(36337)
中国(34614)
(27336)
(26879)
科学(25734)
(22362)
财经(20899)
(20438)
(20406)
研究所(19953)
中心(19931)
(18940)
北京(17462)
(17262)
业大(17244)
师范(17070)
(17068)
经济学(16126)
农业(15887)
财经大学(15572)
(15406)
基金
项目(78447)
科学(60722)
研究(58436)
基金(55884)
(48672)
国家(48240)
科学基金(40663)
社会(35971)
社会科(33975)
社会科学(33964)
(30444)
基金项目(28972)
教育(28159)
自然(25925)
(25687)
自然科(25325)
自然科学(25318)
自然科学基金(24890)
编号(24145)
资助(23844)
成果(20886)
重点(17930)
(17836)
(17522)
课题(17444)
(16560)
(16222)
大学(15351)
教育部(15177)
创新(15051)
期刊
(58966)
经济(58966)
研究(40085)
中国(29029)
(22618)
学报(20281)
(18435)
科学(18004)
教育(17917)
管理(17071)
(15573)
金融(15573)
大学(15376)
学学(14320)
农业(12234)
技术(10935)
财经(10547)
经济研究(9472)
业经(9093)
(9076)
国际(8522)
(7983)
问题(7898)
财会(7031)
(6909)
(6379)
图书(6087)
世界(5869)
现代(5826)
商业(5714)
共检索到201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荣芳,何晋秋  
本文从发展的可持续性内涵出发 ,给出判断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评判标准 ,然后在描述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现状及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得出其具有不可持续性的结论 ;文章的第二部分 ,通过首次引入人力资本带的概念 ,分析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具有不可持续性的原因 ;最后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解决该问题的可能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勇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的"资本"内涵,同时针对人力资本核算中基期存量和折旧等几个关键性基础指标进行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重新估算中国人力资本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估算并分解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7年中国纯粹技术进步对增长贡献并不显著,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贡献。人力资本对增长贡献率为10.8%,人力资本进步对增长贡献显著。但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过低,导致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联合贡献率转低,加起来为12%,说明中国与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主的创新型增长模式存在差距,如何保证增长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聃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当代人类发展模式转变的生态选择基础。提出了人类─生物─环境相互依存的"生态中心论"的整合发展模式──生态发展。文章讨论了生态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分析了生态发展模式的动态特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月琴  李兰英  楼涛  罗亚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红莉  张海亮  
文章论述了我国干旱区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内涵,概括了我国干旱区农业功能现状、类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方式;最后探讨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当遵循的高效、安全、生态、地域分工以及技术和综合协调原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涂立桥  
我国赤字财政可持续性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税收水平能够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赤字财政可持续的原因以及当前的财政风险,认为我国今后应采取相对谨慎的赤字财政政策,税务机关应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持续平稳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德华  
90年代洞庭湖区大水灾不断,与50年代相比,雨情偏小、水情恶化、灾情放大。从若干基本关系的分析入手,诊断其变化、问题及成因,反思抗洪救灾实践,探讨水灾的可持续性防治对策:第一,要正确处理水沙关系,水沙兼治,治沙为本。为此,要建立长江上游地区和四水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和加快四水控制性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建立高洪水风险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第二,要正确处理江湖、湖垸关系,南控北引,湖垸易位。为此,要建设三峡工程,三口建闸,四水建库,联合调度;要开辟荆南分洪道,实行南北分流;有计划地向江汉平原和湖区低洼地区引洪放淤。第三,要正确处理堵疏关系,堵疏结合,以疏为主。为此,要抓紧制定河湖疏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建宇  白婷  
为实现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的宏伟目标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我国着重通过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光伏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形式。现阶段,光伏扶贫存在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或补贴;光伏发电不稳定,电网消纳困难;偏远、分散特征导致光伏扶贫项目的后期管护难度大;收益分配及监督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应综合考虑贫困地区电力需求和光照条件,审慎推广光伏扶贫;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光伏扶贫项目;积极探索光伏农业新业态;建立并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产品研发。为保证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还需解决好产业扶贫与产业发展、前期投资与后期管护、财政补贴与政策支持的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康涛  王海权  
关于我国财政赤字可持续性的探讨叶康涛王海权近年来,如何控制我国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已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九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基本消灭财政赤字。但从我国财政收支现状来看,要想完全消灭财政赤字,至少在现阶段还不现实。何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金林  唐卓  蔡高根  
一、我国房产税征管及改革现状分析(一)国内房产税征管现状。我国现行房产税设立于1986年,是从原房地产税中分离出来的,以城镇房产为课税对象,按房产原值(减除一定比例)或租金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者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当时设置该税的目的是调节占有房产所形成的收入差别,并约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度扩张。①目前,除了西藏,其余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均开征了房产税。目前,我国房产税税收总量较小,2010年仅占地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伏润民  王卫昆  缪小林  
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发行债券以外的其他形式举借了大量的政府债务,债务规模的持续膨胀将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危机、经济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本文的目的是在综合评价国内外债务风险和可持续性规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地方政府的横向类比债务风险区间划分方法和单一主体当期可持续性债务预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西部某省129个县(市、区)风险区间划分和单一主体A市的可持续债务规模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晓辉  
本文旨在探讨人力资本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指出人力资本是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主体与核心 ,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最终受益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姬便便  王忠贤  赵丽娟  
城镇养老保险对于城市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养老金支付危机 ,中国实行了统账结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 ,但这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收不抵支、隐性债务加大、覆盖面小、养老保险金收缴难的困境。建议调整养老保险金给付政策及退休年龄 ,由国家财政负担转制成本 ,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以确保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