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2)
2023(8082)
2022(6785)
2021(6477)
2020(5614)
2019(13190)
2018(13575)
2017(27073)
2016(14579)
2015(17157)
2014(17300)
2013(17214)
2012(15821)
2011(14406)
2010(15034)
2009(13965)
2008(13709)
2007(12518)
2006(11180)
2005(10193)
作者
(41451)
(34060)
(33782)
(32404)
(21558)
(16166)
(15612)
(13176)
(12704)
(12599)
(11350)
(11226)
(10901)
(10791)
(10543)
(10194)
(10102)
(10092)
(9882)
(9661)
(8769)
(8338)
(8204)
(7819)
(7746)
(7730)
(7594)
(7518)
(6883)
(6712)
学科
(65653)
经济(65595)
(42521)
管理(42206)
(34016)
企业(34016)
方法(30437)
数学(26768)
数学方法(26217)
中国(18747)
(18130)
业经(14502)
(14244)
贸易(14236)
(13946)
(13898)
(13286)
地方(12874)
(11603)
银行(11592)
农业(11405)
理论(11366)
(11137)
(11041)
金融(11038)
产业(10691)
技术(9998)
(9651)
(9628)
(8606)
机构
学院(215538)
大学(211892)
(91658)
经济(89734)
管理(83856)
理学(71421)
理学院(70757)
管理学(69356)
管理学院(68980)
研究(66177)
中国(52864)
(44903)
(43459)
科学(37226)
财经(33960)
(32874)
(32292)
(30454)
中心(30404)
北京(29215)
研究所(28967)
经济学(28110)
(27274)
(27026)
(26968)
师范(26819)
业大(26723)
经济学院(25446)
财经大学(24934)
(23662)
基金
项目(129798)
科学(101840)
研究(99788)
基金(91813)
(77453)
国家(76839)
科学基金(66353)
社会(62066)
社会科(59040)
社会科学(59025)
(51736)
基金项目(47226)
教育(47053)
编号(43154)
(42552)
自然(40821)
资助(39901)
自然科(39865)
自然科学(39859)
自然科学基金(39126)
成果(35441)
课题(29884)
(29100)
重点(28779)
(28719)
(27081)
项目编号(26458)
创新(25266)
教育部(25093)
人文(25008)
期刊
(104853)
经济(104853)
研究(66731)
中国(41054)
管理(33127)
(32174)
教育(26334)
(25304)
科学(25170)
学报(24937)
技术(22850)
(21787)
金融(21787)
大学(20142)
业经(19129)
学学(18625)
经济研究(17492)
农业(17213)
财经(16310)
问题(14745)
(14167)
(13366)
统计(12992)
国际(12626)
商业(12439)
技术经济(11889)
(11519)
理论(10901)
图书(10604)
决策(10456)
共检索到328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娅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中国东部地区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集聚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双向需求",一方面东部地区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向国际分工体系高端环节攀升,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可以将国际产业链转移模式运用到中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战略中,延伸在国内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在区域间的传递和转移,拉动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以产业转移来协调产业升级,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国民  
延伸模式是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在回顾延伸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产业发展的延伸模式,即从产业链延伸视角看,将延伸模式分为位移延伸、平移延伸和混合移动延伸;从延伸产业前后的相关性视角看,将延伸模式分为相关延伸和无关延伸等,并构建数学模型实证了产业间的延伸不是无止境的,需要一定的"度",同时还以我国钢铁产业为例探讨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延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国民  
延伸模式是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在回顾延伸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产业发展的延伸模式,即从产业链延伸视角看,将延伸模式分为位移延伸、平移延伸和混合移动延伸;从延伸产业前后的相关性视角看,将延伸模式分为相关延伸和无关延伸等,并构建数学模型实证了产业间的延伸不是无止境的,需要一定的"度",同时还以我国钢铁产业为例探讨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延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国民  
延伸模式是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在回顾延伸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产业发展的延伸模式,即从产业链延伸视角看,将延伸模式分为位移延伸、平移延伸和混合移动延伸;从延伸产业前后的相关性视角看,将延伸模式分为相关延伸和无关延伸等,并构建数学模型实证了产业间的延伸不是无止境的,需要一定的“度”,同时还以我国钢铁产业为例探讨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延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来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分工也正经历着从产业间到产业内,再到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新趋势不但拓宽了经济开放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分工参与度,也使产业升级具有了有别于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内涵和实现途径。本文通过对国际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地方产业升级内涵的探讨,结合上海汽车产业在当代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分析,提出了促进上海汽车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和对策思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绍东  
在以产品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新国际分工体系中,寻求合理的产业链治理模式是本土企业和理论界孜孜以求的目标。以产品技术结构演变作为分析基点,本文探讨本土企业产业链治理模式的选择问题,对产品建构特征影响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内在机制进行概括,并提出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稳定背景下构建"柔性"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贺志骏  
在新冠疫情冲击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6—2022年的市级面板数据,在综合测算产业链延伸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于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提升作用,相较于未采用该模式的地区,采用该模式的地区农民收入提升约12%。(2)异质性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北方林区和南方林区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3)疫情背景下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城镇化率的单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超过门槛值50.12%时,产业链延伸程度对农民增收的正向效应会加强。(4)在机制检验方面,疫情冲击下产业链延伸模式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保障农民增收韧性,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文章创新性地完善了产业链延伸模式的概念,丰富了产业链延伸对于脱贫的作用机理,为深入探讨外生冲击与农民收入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基于研究结论与讨论,提出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提高地区城镇化水平以及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等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瑞  
产业链延伸对河南乡村旅游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增强了乡村旅游经济的集聚效应,完善了乡村旅游系统的各项功能,协调了乡村旅游系统的整体发展。产业链延伸视阈下河南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应该让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多元化协作营销的运用,创建以旅游节为主线的体验营销,推行立足于乡村品牌形象和目标市场的整合营销,还应该因地制宜的组合多样化的乡村旅游营销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瑞  
产业链延伸对河南乡村旅游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结构优化,增强了乡村旅游经济的集聚效应,完善了乡村旅游系统的各项功能,协调了乡村旅游系统的整体发展。产业链延伸视阈下河南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应该让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多元化协作营销的运用,创建以旅游节为主线的体验营销,推行立足于乡村品牌形象和目标市场的整合营销,还应该因地制宜的组合多样化的乡村旅游营销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震清  
[目的]以产业链延伸为视阈,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模式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将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法,针对四川地区影响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出游动机、出游时间、客户群体、交通条件、消费水平和结构、旅游项目、农林资源、综合服务、外部环境、基础设施、当地经济状况、乡村旅游综合性价比、乡村旅游目的地区位条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考量产业链延伸视阈下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由此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实际中出现的经营模式与当地实际(如地理区位、农业资源等)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震清  
[目的]以产业链延伸为视阈,开展乡村旅游营销模式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将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文章通过调查分析法,针对四川地区影响乡村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出游动机、出游时间、客户群体、交通条件、消费水平和结构、旅游项目、农林资源、综合服务、外部环境、基础设施、当地经济状况、乡村旅游综合性价比、乡村旅游目的地区位条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考量产业链延伸视阈下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由此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实际中出现的经营模式与当地实际(如地理区位、农业资源等)的不匹配问题。[结果]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影响因素乡村旅游景区吸引力的因素主要以农林自然资源、综合服务能力、交通条件等方面为主。[结论]四川省产业链延伸视阈下的营销模式重点应从产业角度,构建三产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阳  丁日佳  
本文将产业链与盈利模式两个理论分析工具有效结合,从两个维度对我国动漫产业盈利模式进行解析。时间维度上通过详细论述"五联动"产业链构成要素,比较分析在其影响下我国动漫产业盈利模式较之前取得的进步。空间维度上选取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两个标杆产业,将我国改进后的动漫盈利模式与之对比,从利润点、利润源等五个方面归纳出我国动漫产业盈利模式中有待提高的症结所在。最后,根据症结提出五条盈利模式提升路径,以期为我国动漫产业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阳  丁日佳  
本文将产业链与盈利模式两个理论分析工具有效结合,从两个维度对我国动漫产业盈利模式进行解析。时间维度上通过详细论述"五联动"产业链构成要素,比较分析在其影响下我国动漫产业盈利模式较之前取得的进步。空间维度上选取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两个标杆产业,将我国改进后的动漫盈利模式与之对比,从利润点、利润源等五个方面归纳出我国动漫产业盈利模式中有待提高的症结所在。最后,根据症结提出五条盈利模式提升路径,以期为我国动漫产业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雅丽  范秀荣  
借鉴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于西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虞蔚  
城市是第二和第三产业集聚中心。我国城市大部分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第二产业尤为重要。1985年全国工业职工总数为5,246.3万人,其中3,522.6万人集中于295个设市城市的市区中,即近三分之二的工业职能集中于城市。从城市的十二大行业职工人数相对比重分析:295个城市全部职工人数为6,740.2万人,其中工业职工占一半以上,可谓城市产业之“大头”。因此在讨论城市职能时,有必要对各城市工业,特别是其主导部门的分工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