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6)
- 2023(8119)
- 2022(7211)
- 2021(6411)
- 2020(5852)
- 2019(13672)
- 2018(13480)
- 2017(26858)
- 2016(14708)
- 2015(17080)
- 2014(17098)
- 2013(17383)
- 2012(16827)
- 2011(15435)
- 2010(15621)
- 2009(14642)
- 2008(14631)
- 2007(13517)
- 2006(11711)
- 2005(10655)
- 学科
- 济(67686)
- 经济(67621)
- 业(39040)
- 管理(37406)
- 方法(30591)
- 企(29953)
- 企业(29953)
- 数学(26354)
- 数学方法(26121)
- 农(19055)
- 中国(16312)
- 财(15350)
- 学(14679)
- 地方(14350)
- 业经(14287)
- 贸(14269)
- 贸易(14267)
- 易(13848)
- 农业(12808)
- 制(12381)
- 融(11342)
- 金融(11338)
- 产业(10521)
- 和(10341)
- 银(10262)
- 银行(10213)
- 行(9770)
- 理论(9526)
- 技术(9490)
- 环境(8477)
- 机构
- 大学(223481)
- 学院(221571)
- 济(95089)
- 经济(93178)
- 研究(82191)
- 管理(80731)
- 理学(68804)
- 理学院(67983)
- 管理学(66802)
- 管理学院(66404)
- 中国(61408)
- 科学(51072)
- 京(48473)
- 农(44855)
- 所(44306)
- 财(41648)
- 研究所(40197)
- 中心(37033)
- 业大(36079)
- 农业(35857)
- 江(34213)
- 财经(32889)
- 北京(31004)
- 经(29686)
- 经济学(29527)
- 院(29135)
- 范(28256)
- 师范(27878)
- 州(27118)
- 经济学院(26829)
- 基金
- 项目(143327)
- 科学(110570)
- 基金(102255)
- 研究(101574)
- 家(90897)
- 国家(90174)
- 科学基金(74595)
- 社会(62860)
- 社会科(59638)
- 社会科学(59617)
- 省(56256)
- 基金项目(54022)
- 自然(48610)
- 划(48165)
- 自然科(47408)
- 自然科学(47388)
- 自然科学基金(46555)
- 教育(45784)
- 资助(43012)
- 编号(40898)
- 成果(34127)
- 重点(33162)
- 发(32627)
- 部(31895)
- 创(29478)
- 课题(28857)
- 计划(27806)
- 科研(27790)
- 创新(27649)
- 教育部(26502)
- 期刊
- 济(106439)
- 经济(106439)
- 研究(65337)
- 中国(43784)
- 农(40842)
- 学报(39643)
- 科学(34938)
- 财(31785)
- 大学(28944)
- 管理(28799)
- 农业(27554)
- 学学(27318)
- 融(20884)
- 金融(20884)
- 教育(20664)
- 技术(18329)
- 经济研究(17387)
- 业经(17256)
- 财经(16580)
- 业(15352)
- 问题(14932)
- 经(14455)
- 贸(13989)
- 国际(13740)
- 技术经济(11790)
- 世界(11501)
- 版(11285)
- 商业(10782)
- 统计(10777)
- 理论(10525)
共检索到336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原小能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国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一是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第二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跳跃性;第三是生产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第四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趋势;第五是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产业资本的跨国流动和转移是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常见现象,产业资本跨国转移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整合利用其它国家的优势生产要素,其转移的载体是跨国公司,其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原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所转移的产业也不相同。在国际产业分工更加深化的条件下,国际产业资本将向具有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集聚。
关键词:
产业资本 国际转移 理论基础 规律 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俊文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展开分析,进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晓君
制造业国际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一制造行业、制造产品、制造部件、制造区段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制造业国际转移浪潮方兴未艾,给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来了战略机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 杨丹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准确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俊文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当今国际产业转移有它的基本规律,其变化趋势利用“头脑”与“躯干”的价值差异,实现“价值链拆分”和“产业空间分割”,实现“头脑产业”和“躯干产业”的国际分工;将品牌经营和加工制造相分离;利用生产线上的前后向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以支柱产业带动相关联产业向移入国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贞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国际外包市场迅速发展,业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方式和新趋势。中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
国际外包 跨国公司 全球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英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把部分服务业转移到印度、菲律宾、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的物资和人才,服务业国际转移趋势自此兴起并急剧发展。本文以美国的情况为例,采用服务贸易额和其他相关数据,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动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预测,以期对其内在的变动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释。
关键词:
国际服务业转移 动因机制 发展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星星 黄俊
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推动着知识资本的全球转移与配置,跨国公司成为知识资本国际转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规律及转移内容为线索,研究分析了二战以来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发展历程,及其在产业、主体、转移路径三方面的演进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呈现三大发展变化趋势,在规模上知识更系统、转移力度更大且步伐更快;在转移形式上由单向、直线模式向网络化扩散与共享发展;在转移态度上更加开放、主动,并谋求在动态管理中创新。
关键词:
知识资本 国际转移 演进规律 发展趋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星星 黄俊
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推动着知识资本的全球转移与配置,跨国公司成为知识资本国际转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规律及转移内容为线索,研究分析了二战以来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发展历程,及其在产业、主体、转移路径三方面的演进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呈现三大发展变化趋势,在规模上知识更系统、转移力度更大且步伐更快;在转移形式上由单向、直线模式向网络化扩散与共享发展;在转移态度上更加开放、主动,并谋求在动态管理中创新。
关键词:
知识资本 国际转移 演进规律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毕吉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冬林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了产业国际化转移的进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带来了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的转移,并不断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发展竞争地位的变化,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转移的载体和知识、技术转移的媒介。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勇 黄子恒 杜帅 吴斌 孙欣如
国际产能合作是基于国际产业分工与产业发展的全球化内在需求,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开发合作等方式,将产业发展布局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扩展至另一个国家和地区,重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与资本链,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组合。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大浪潮表明,通过国家间及区域间的产能合作有助于帮助后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先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合作共赢,再造全球经济增长新引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倡导的国际产能合作是国际分工、全球化的必然选择,符合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遍及29个细分行业的498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投资数据,对2000—2010年期间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行业分布上,产业转移大致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进行;在地区选择上,产业转移沿着"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海外地区"的顺序梯度进行;要素成本、区位环境和制度环境因素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内陆地区既要加快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区位劣势以有效降低要素运输成本,又要提高政府效率以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的有序转移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上市公司 微观数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俊江 李一鸣
在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承接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DI)、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离岸外包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产业转移由垂直分工向垂直与水平复合型分工方式发展。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更加积极,由被动地接受边缘产业或环节向主动"走出去"转变。同时,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高行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海外高新技术在我国市场形成垄断;重视独立自主研发,提高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