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1)
2023(3469)
2022(3031)
2021(2705)
2020(2401)
2019(5428)
2018(5353)
2017(10856)
2016(5704)
2015(6704)
2014(6528)
2013(6821)
2012(6756)
2011(6131)
2010(6332)
2009(5716)
2008(5523)
2007(5017)
2006(4406)
2005(4035)
作者
(17320)
(14477)
(14392)
(13674)
(9014)
(6917)
(6582)
(5638)
(5390)
(5243)
(4804)
(4779)
(4749)
(4537)
(4445)
(4378)
(4231)
(4215)
(4106)
(4103)
(3772)
(3549)
(3470)
(3268)
(3241)
(3240)
(3181)
(3128)
(2995)
(2910)
学科
(29013)
经济(28992)
(14903)
管理(12573)
(10613)
企业(10613)
方法(9526)
(8399)
产业(8301)
地方(7480)
业经(7451)
数学(7358)
数学方法(7307)
中国(6954)
(6829)
贸易(6828)
(6637)
(5955)
金融(5953)
农业(5938)
结构(5312)
(5310)
(5264)
技术(4999)
地方经济(4709)
(4649)
(4544)
(4299)
银行(4277)
(4177)
机构
学院(85908)
大学(85117)
(40645)
经济(39997)
研究(35363)
管理(30798)
中国(26696)
理学(25995)
理学院(25649)
管理学(25360)
管理学院(25194)
科学(19997)
(19037)
(18847)
研究所(16947)
(16625)
中心(15265)
(14140)
财经(12984)
(12903)
(12709)
北京(12557)
经济学(12399)
(11742)
业大(11624)
(11213)
经济学院(11204)
师范(11132)
科学院(11127)
农业(11076)
基金
项目(55230)
科学(43573)
研究(41195)
基金(39657)
(34911)
国家(34676)
科学基金(28859)
社会(26385)
社会科(25222)
社会科学(25218)
基金项目(20966)
(20905)
(17987)
自然(17518)
自然科(17047)
自然科学(17046)
教育(17040)
自然科学基金(16751)
编号(16398)
资助(15951)
(13859)
成果(13450)
重点(13031)
(12209)
发展(11617)
(11607)
课题(11497)
(11467)
国家社会(11201)
创新(10921)
期刊
(48440)
经济(48440)
研究(27852)
中国(17816)
(13441)
科学(12557)
管理(12328)
学报(12191)
(11150)
农业(9374)
(9326)
金融(9326)
大学(9091)
国际(8876)
学学(8603)
经济研究(8146)
业经(8028)
(7724)
教育(7071)
问题(6819)
技术(6562)
财经(6445)
世界(6003)
(5831)
(5398)
资源(4853)
商业(4621)
技术经济(4426)
科技(4364)
现代(4275)
共检索到137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俊文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展开分析,进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规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产业资本的跨国流动和转移是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常见现象,产业资本跨国转移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整合利用其它国家的优势生产要素,其转移的载体是跨国公司,其转移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原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所转移的产业也不相同。在国际产业分工更加深化的条件下,国际产业资本将向具有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集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原小能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国际产业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一是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第二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跳跃性;第三是生产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第四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给链整体搬迁趋势;第五是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俊文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当今国际产业转移有它的基本规律,其变化趋势利用“头脑”与“躯干”的价值差异,实现“价值链拆分”和“产业空间分割”,实现“头脑产业”和“躯干产业”的国际分工;将品牌经营和加工制造相分离;利用生产线上的前后向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以支柱产业带动相关联产业向移入国集聚并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杜晓君  
制造业国际转移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一制造行业、制造产品、制造部件、制造区段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制造业国际转移浪潮方兴未艾,给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来了战略机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30多年来在其资源配置转型过程中处在一个不断选择和优化配置方式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老百姓的选择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是一个"帕累托改进"意义上的累进过程,采取边际增量改革举措、尊重教育收益滞后性规律与强调改革的稳定性原则是保持转型期持续制度创新节奏的原因,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趋势取决于符合高等教育成长规律约束力量的均衡。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呈现如下趋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提供方式多样化,在高等教育资金分配选择中更加强调采取"绩效配置"方式,大学高层合作模式的需求多元化,扩大高等学校自主权成为必然,等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燕  牛冲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  杨丹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准确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李军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个用地少、要素集聚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星星  黄俊  
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推动着知识资本的全球转移与配置,跨国公司成为知识资本国际转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规律及转移内容为线索,研究分析了二战以来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发展历程,及其在产业、主体、转移路径三方面的演进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呈现三大发展变化趋势,在规模上知识更系统、转移力度更大且步伐更快;在转移形式上由单向、直线模式向网络化扩散与共享发展;在转移态度上更加开放、主动,并谋求在动态管理中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星星  黄俊  
跨国公司生产和经营的国际化推动着知识资本的全球转移与配置,跨国公司成为知识资本国际转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规律及转移内容为线索,研究分析了二战以来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发展历程,及其在产业、主体、转移路径三方面的演进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知识资本国际转移呈现三大发展变化趋势,在规模上知识更系统、转移力度更大且步伐更快;在转移形式上由单向、直线模式向网络化扩散与共享发展;在转移态度上更加开放、主动,并谋求在动态管理中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晋平  王桂枝  
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企 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条件下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比较优势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对贸易及其投资的调节作用,来自国外的产业转移规模和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冬林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了产业国际化转移的进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带来了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的转移,并不断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发展竞争地位的变化,而跨国公司成为产业转移的载体和知识、技术转移的媒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贞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国际外包市场迅速发展,业务外包成为跨国公司进行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方式和新趋势。中国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宣明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上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有经济与交易经济相统一的社会经济形态。由于共有与交易这两种不同的产权流转方式是生产方式系统或复杂所有制结构的自然产物,故这个社会经济形态具有共有性与交易性有机统一的本质特征,以及共有经济与交易经济辩证平衡机制的基本规律,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客观基础。在此规律的作用下,共有经济日益壮大直至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