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5)
- 2023(14064)
- 2022(12062)
- 2021(11392)
- 2020(9472)
- 2019(22055)
- 2018(21812)
- 2017(41539)
- 2016(22719)
- 2015(26172)
- 2014(26259)
- 2013(26245)
- 2012(25068)
- 2011(22978)
- 2010(23431)
- 2009(21831)
- 2008(21914)
- 2007(20338)
- 2006(17854)
- 2005(16540)
- 学科
- 济(100384)
- 经济(100285)
- 管理(65066)
- 业(64506)
- 企(50694)
- 企业(50694)
- 方法(41727)
- 数学(35766)
- 数学方法(35390)
- 中国(30242)
- 农(29504)
- 财(25486)
- 贸(23408)
- 贸易(23396)
- 易(22817)
- 业经(21956)
- 制(20548)
- 地方(20149)
- 学(19806)
- 农业(19565)
- 技术(18341)
- 银(17279)
- 银行(17246)
- 融(16834)
- 金融(16830)
- 行(16574)
- 理论(16204)
- 和(15126)
- 策(14776)
- 环境(14151)
- 机构
- 大学(338691)
- 学院(338209)
- 济(148874)
- 经济(145871)
- 管理(125014)
- 研究(120514)
- 理学(105188)
- 理学院(103977)
- 管理学(102412)
- 管理学院(101742)
- 中国(93679)
- 京(72827)
- 财(69828)
- 科学(69666)
- 所(62060)
- 研究所(55551)
- 中心(54903)
- 农(54151)
- 财经(54087)
- 江(53460)
- 经(48948)
- 北京(47179)
- 经济学(46957)
- 范(45871)
- 师范(45483)
- 业大(45341)
- 州(42746)
- 院(42389)
- 经济学院(42378)
- 农业(42288)
- 基金
- 项目(208726)
- 科学(163606)
- 研究(158447)
- 基金(149842)
- 家(129338)
- 国家(128272)
- 科学基金(108594)
- 社会(100082)
- 社会科(94987)
- 社会科学(94962)
- 省(80191)
- 基金项目(77435)
- 教育(73040)
- 划(67744)
- 自然(66417)
- 编号(65167)
- 自然科(64820)
- 自然科学(64801)
- 自然科学基金(63677)
- 资助(62666)
- 成果(55378)
- 部(47692)
- 重点(47396)
- 发(46834)
- 课题(46047)
- 创(43516)
- 国家社会(41809)
- 教育部(41039)
- 性(40818)
- 创新(40778)
- 期刊
- 济(172090)
- 经济(172090)
- 研究(109787)
- 中国(72130)
- 财(54741)
- 农(49893)
- 学报(49355)
- 管理(47267)
- 科学(46002)
- 教育(41857)
- 大学(37592)
- 融(35366)
- 金融(35366)
- 学学(34714)
- 农业(33721)
- 技术(32749)
- 财经(28288)
- 经济研究(28066)
- 业经(26466)
- 经(24581)
- 问题(23210)
- 贸(22502)
- 国际(20930)
- 业(18952)
- 技术经济(18900)
- 图书(18111)
- 世界(17959)
- 坛(16303)
- 论坛(16303)
- 理论(15794)
共检索到533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李娇
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也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技术的转移引导本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笔者通过研究依托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转移机制,并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实现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的国际转移要采取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等对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健康升级。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技术转移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国际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近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它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带有全球普遍性。由于国际技术转移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往活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天义
受投资效率和积累率两个分力制约的系统力——经济增长,是推动科学技术在国际间有规律流动的驱动力.国际技术转移对技术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消极影响也是存在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德智 秦超 赵德森
受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储备等因素的制约,除了新加坡,我国相比东盟十国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资源优势,存在有国际间技术"势差",决定了我国能够成为技术输出国面向东盟进行技术转移。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面向东盟技术转移时面临的供需信息不畅、金融服务不完善、跨国技术转移服务人才缺乏和技术转移风险较高四个方面的主要障碍及成因,在技术转移一般过程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网络服务支持系统的概念框架,框架包括跨国技术转移信息采集发布、转移技术预测与评估、谈判支持、技术转让支持和后期技术服务五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在全球经济继续低速、复苏步伐缓慢的背景下,我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拓展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空间,是调整优化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我国在新阶段提高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向西开放战略,对于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具有积极而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金成 蔡翼飞
东西部的经济合作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采取国家统调统配方式或者是一平二调方式,而应主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即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利益驱动机制来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阶段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类型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几类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虽然不同,但都在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关于大学技术转移及其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在国家新型技术转移体系中,大学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促进技术转移意义重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
关键词:
技术转移 促进行动 科技中介 发展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名 王茤祥
目前缺乏从技术转移本质与特征理论视角研究技术转移发展对策,为此,系统分析技术转移的驱动因素、运动机理、构成要素与过程等4个本质维度,以及利益性、势差性和重复性等3个特征维度,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转移发展实践。研究显示,美日韩政府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案、法律和计划等,保护有关参与者利益,制约技术转移的无限制重复;长期稳定的较高水平R&D投入产生大量可供转移转化的技术成果,并在国家宏观层面整合的科研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技术转移势差;通过建立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商业孵化器等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多主体联合,驱动技术转移运动。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技术转移逻辑框架,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制度创新等推动中国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永奇 彭月兰
立足欠发达地区的实际,从技术引进的战略选择、技术选择、技术转移模式选择、技术转移主体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技术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加强 李建强
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给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上海市为例,研究高校技术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上海高校技术转移的现状与特点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6所,其中包括9所"211工程"建设学校和4所"985工程"建设学校,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丽峰 高志前
南非技术转移促进体系有四个主要特点,遵循国际惯例,采用基金方式管理;关注中小企业与弱势群体;强化产学研结合和企业联盟的设立;对公共财政资助项目的成果商业化提供支持。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拓展企业创新资源渠道;探索我国科技合作基金管理模式;加强与南非中小企业的合作,加强两国科技人才的援助与交流。
关键词:
技术转移 南非 基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熊才平 丁继红 葛军 胡萍
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体现了"信息—知识—智慧"的转移逻辑。在起点公平阶段,通过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互换和异地同步互动教学,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在过程公平阶段,通过智能化的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推送,促进海量信息的精准获取,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个性化;在结果公平阶段,通过知识协作建构迁移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习者获得自适应发展和客观科学的评价。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三个不同阶段构成了内在融贯的统一体,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认知建构的"信息—知识—智慧"内化流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淑英 田艳丽
通过对河南省当前物流产业的SWOT分析,结合河南省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形势、新机遇下的经济特点,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与河南省物流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类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和金生 司云波
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是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现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美、日、法三大科技强国技术转移实践经验,得出我国可以通过建立国家级的技术转移行政部门、在各研究型高校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加大对中介机构的资金支持等途径来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长发 龚黎君
●现实中,东西部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未发生●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政策落差,促进梯度转移在2010年7月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然而,看似西部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实质上我国区域援助政策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