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6)
2023(15000)
2022(12661)
2021(11697)
2020(10115)
2019(22503)
2018(22249)
2017(43964)
2016(23155)
2015(25647)
2014(25089)
2013(24704)
2012(22536)
2011(19977)
2010(19786)
2009(18074)
2008(17153)
2007(14837)
2006(12559)
2005(10663)
作者
(65953)
(54959)
(54715)
(51928)
(34703)
(26455)
(24898)
(21559)
(20712)
(19279)
(18363)
(18195)
(17222)
(16944)
(16906)
(16786)
(16610)
(16348)
(15759)
(15647)
(13513)
(13307)
(13304)
(12504)
(12443)
(12220)
(11997)
(11798)
(10981)
(10898)
学科
(93519)
经济(93419)
(68234)
管理(67710)
(54636)
企业(54636)
方法(45892)
数学(40763)
数学方法(40297)
(26308)
(25306)
中国(25214)
业经(20985)
(20491)
贸易(20484)
(20052)
(18268)
农业(17307)
(17235)
地方(16261)
(16073)
银行(16026)
技术(15734)
(15603)
(15592)
金融(15589)
财务(15563)
财务管理(15530)
(15328)
企业财务(14773)
机构
学院(327295)
大学(327161)
(139022)
经济(136621)
管理(130855)
理学(115031)
理学院(113889)
管理学(112052)
管理学院(111466)
研究(105429)
中国(78542)
(66211)
科学(64150)
(62863)
(55951)
财经(51597)
(51559)
业大(51067)
中心(48964)
研究所(47376)
(47180)
农业(44631)
(44533)
经济学(43493)
北京(40435)
经济学院(39734)
(38985)
财经大学(38908)
师范(38457)
(38135)
基金
项目(230588)
科学(182934)
基金(171126)
研究(162961)
(151138)
国家(149940)
科学基金(129125)
社会(107085)
社会科(101937)
社会科学(101913)
基金项目(91056)
(89107)
自然(84992)
自然科(83109)
自然科学(83082)
自然科学基金(81616)
(75856)
教育(74478)
资助(69172)
编号(63218)
重点(51733)
(51528)
(49695)
成果(49147)
(49133)
创新(46001)
国家社会(45551)
科研(45226)
教育部(44387)
人文(43595)
期刊
(138202)
经济(138202)
研究(88413)
学报(53470)
中国(51826)
(49288)
科学(48453)
管理(46616)
(46606)
大学(40612)
学学(38965)
农业(33647)
(28925)
金融(28925)
技术(26837)
教育(25194)
财经(24961)
业经(24456)
经济研究(23913)
(21503)
问题(19777)
(17548)
(17336)
商业(16466)
国际(15834)
科技(15688)
统计(15515)
技术经济(15418)
(15330)
理论(15141)
共检索到452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兵   杨璐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生产基地产业转移规模数据,从产业链纵向关联视角考察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前向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下游环节产业链韧性程度,而后向溢出效应则对上游产业链韧性起到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前向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提升下游企业生产效率、制定合理生产决策,进而对下游产业链韧性产生影响;后向溢出效应主要通过替代上游企业自主研发、抑制上游企业创新动力进而对上游产业链韧性产生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国际产业转移梯度和产业类别均会对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产生异质性效果。同时,从长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在产业链纵向关联下所发挥的正向溢出效应更加明显。此外,国际产业转移会推动国内产业链关联企业相继转移,形成产业间集聚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优化国际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纵向协同建设,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程度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东  刘洋  周柯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环节。产业链韧性表现为产业链的抵御风险能力与恢复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应有序推进补链、延链、固链、强链等。数字经济时代,新要素、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为产业链韧性提供了新动力。目前,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还存在着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导致产业链不完整、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产业链不稳、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业链不强等问题。鉴于此,应依托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加快打造新型数字示范平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注重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向更完整、更稳定、更强健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早日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铭璐   张树山   谷城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研究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智慧物流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和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样本期后期(2015—2021年)、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智慧物流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缓解行政壁垒,促进市场整合,从而增强产业链的资金可得性和上下游关联关系,提高产业链韧性。因此,在我国产业链韧性需要迫切提升的关键阶段,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完整且有韧性的产业链;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市场整合作为提升产业链韧性的着力点,更好发挥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萍   何瑞石   宋晓松  
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加快推动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一环。新时期,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锻铸工作在科技研发、产业自主可控、联农带农能力、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产业结构缺失、产业创新能力弱化、基础要素供给不足和分工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应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结构,突破农业要素供给制约,健全农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构建农业安全与韧性管理机制,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向更加完善与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实现农业产业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益  郝晓燕  韩一军  
以1998-2016年的小麦和面粉月度价格数据,实证分析小麦产业链纵向价格传导和市场整合。首先在线性假设前提下验证面粉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然后建立基于小麦价格的LSTR1和面粉价格的LSTR1模型,实证分析小麦和面粉价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面粉价格对小麦的影响力度要强于小麦价格对面粉的影响,在非线性制度下,面粉价格变动对小麦影响更大。因此,市场主体要注意把握麦粉价格在不同区制之间的转换规律,合理调控小麦生产和加工市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有祥  张国武  
非寿险公司作为保险产品的供给者处于该产业链的核心位置,其经营成本则分布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之中。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非寿险纵向产业链中的机动车辆保险产业链研究的较多,但对于非车险纵向产业链整合研究的较少。本文就此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通过整合非寿险纵向产业链,可以减少我国非寿险行业发展中非理性价格竞争,引导非寿险公司从产业和战略角度,进行产业整合、资源整合,从而提升非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非寿险行业获得良性的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宏  郁义鸿  
本文认为,我国煤电产业链受到内生的纵向外部性和外生的需求强波动性的影响,政府在对其制定规制政策时必须基于这两种特性。同时,在评价规制政策有效性时需要以产业链整体效率为基准。本文归纳了7种煤电纵向价格规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产业链规制”的概念。我们认为,将对电价的规制延伸到对电煤价格的规制是现阶段我国煤电产业链价格规制的最优选择。这不仅可以解决煤炭纵向价格双轨制带来的矛盾,还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确保规制延伸的有效性,本文还对相关辅助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樊玉然  李一鸣  
产业链纵向治理结构应顺应当今纵向产业组织垂直解体和网络化的趋势,向企业网络组织演进。为充分发挥企业网络组织的高效率,本文重点探讨该组织的稳定运行机制和高效运行机制以及这两种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稳定运行机制着眼于抑制合作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高效运行机制以激励机制设计为主要手段,着眼于合作剩余的最大化。企业网络组织的稳定运行是其高效运行的基础和保证,而高效运行反过来促进其稳定运行,并使该组织实现真正的长期稳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琼宇  
抓住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机遇,提升我国产业链发展韧性,是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产业数字化发展对全产业链发展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数字化有利于带动我国产业链发展韧性的提升,其中对于东部省份影响最大。流通数字化能够通过数据支持、产业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支持三种路径赋能我国产业链发展韧性的改善。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快我国流通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其它产业与数字流通业深度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晔  
文章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韧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省份更强,同时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抵抗力的赋能效应更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韧性间存在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燕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可理解为产业链供应链在遭遇外部冲击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迁时表现出的安全发展能力、抗冲击能力、自我调整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体现,较强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国家经济韧性的基础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我国总体已形成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但在新形势下也暴露出局部脆弱性问题。这既有外源性因素,也有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结构性矛盾和阶段性特征等内在原因。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格局为重要战略引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全球化组织协同能力,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强产业链生态化集群化建设,积极主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国内外布局,努力构建安全可控、开放多元、协同高效及富有创新力、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璐   丛林   赵君彦  
本文基于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产业数字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加大产业数字化发展支撑,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因此,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省份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物流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东部及中部地区相对明显。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市场化水平间接作用于数字物流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