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1)
2023(12878)
2022(11081)
2021(10154)
2020(8837)
2019(20116)
2018(19868)
2017(39464)
2016(21629)
2015(24197)
2014(24086)
2013(24113)
2012(22795)
2011(20801)
2010(20922)
2009(19585)
2008(19471)
2007(17775)
2006(15412)
2005(13930)
作者
(66885)
(55846)
(55823)
(53061)
(35371)
(27072)
(25398)
(21848)
(20762)
(19938)
(18881)
(18404)
(17801)
(17652)
(17528)
(17446)
(17338)
(16534)
(16164)
(16075)
(14120)
(13871)
(13694)
(12789)
(12592)
(12420)
(12404)
(12366)
(11297)
(11216)
学科
(91977)
经济(91879)
(60927)
管理(59004)
(47394)
企业(47394)
方法(42836)
数学(37700)
数学方法(37378)
(26233)
(24932)
中国(24821)
(20559)
贸易(20553)
(20053)
(19912)
业经(19847)
(19578)
地方(17363)
农业(17340)
(16456)
银行(16391)
(15915)
金融(15911)
(15656)
(14910)
财务(14889)
财务管理(14850)
技术(14202)
企业财务(14118)
机构
大学(323926)
学院(322006)
(136756)
经济(134148)
管理(120569)
研究(112798)
理学(104545)
理学院(103329)
管理学(101644)
管理学院(101064)
中国(84208)
科学(70765)
(68041)
(63453)
(63133)
(59422)
研究所(54296)
业大(52665)
农业(50785)
财经(50669)
中心(50543)
(47110)
(45963)
经济学(42956)
北京(42775)
(40061)
(39857)
师范(39485)
经济学院(39255)
财经大学(37680)
基金
项目(214012)
科学(166945)
基金(156116)
研究(148921)
(139391)
国家(138267)
科学基金(115764)
社会(95498)
社会科(90758)
社会科学(90728)
(83239)
基金项目(83225)
自然(76375)
自然科(74589)
自然科学(74560)
自然科学基金(73288)
(71315)
教育(67513)
资助(63971)
编号(58047)
重点(48989)
(47803)
(46937)
成果(46904)
(44523)
科研(41902)
创新(41775)
计划(41404)
课题(40244)
教育部(40116)
期刊
(145498)
经济(145498)
研究(91877)
学报(58731)
(56662)
中国(56079)
科学(51184)
(47531)
大学(42752)
管理(41880)
学学(40901)
农业(37912)
(30806)
金融(30806)
教育(25952)
财经(25474)
经济研究(24693)
业经(24397)
技术(24262)
(21917)
问题(20866)
(20161)
(18638)
国际(16845)
(16367)
商业(16230)
技术经济(16214)
科技(15324)
统计(15126)
理论(15062)
共检索到466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文祥  
应用多元回归方法,针对1983—2007年期间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阶段性影响,而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表明我国产业在承接高层级的国际产业转移存在一些障碍,从而强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和次序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昊  范德成  
文章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灰色聚类和D-S证据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因子进行阶段性分析,将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因子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2002—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2年,2013—2015年。结论显示:第一阶段中,要素驱动因子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最重要的驱动力,然而从第二阶段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渐渐不再明显,尤其是土地资源;同时,在这一阶段中,投资驱动因子仅对第一产业发展起推动作用,已难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从第三阶段起,创新驱动因子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到第四阶段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最重要的驱动因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振华  刘欣欣  陈艳  
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国际贸易和吸收FDI两条基本路径出发,探究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选用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的特征。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而产业结构升级的门限效应形成主因则在于区域差异与发展失衡。现阶段中国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区域的结构优化和价值链攀升,也要注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区域的均衡发展。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范文祥  李将军  
本文在探讨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最优耦合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新技术研发企业比率、市场经营环境优劣度等因素对省级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耦合性具有差异性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飞  
国际产业转移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两种主要方式。文章以我国1983-2006年的数据,对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第二产业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是第二产业比例的Granger原因。因此,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柳彦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关于侨务工作的论述中指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华侨华人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江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说,"邑商"是广东三大商帮之一的"广州帮"重要组成部分,而"邑商"的组成无论是过去、现在以至未来,华侨华人都是重要的组成,在经济、科学、文化等众多领域推动着江门发展。对"邑商"产业结构进行研究,进一步发掘"邑商"文化、弘扬"邑商"精神,有利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创新,探寻侨乡经济发展文化原动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琴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上,选取1983-2007年外商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越多,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注重外资引进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承接环境,实现利用外资产业政策的转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元笃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方向、跳跃式的特点,完全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线性单向转移模式。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制造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传统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迫切需要找到新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各种模式的特点,并对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凌翔  
本文通过国外几个典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历程,结合理论分析,认为城市产业发展受其要素条件约束,表现出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规律,即自然要素主导型阶段、资本要素主导型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结合我国城市数量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城市优化产业结构中应根据城市自身的要素条件状况有区别地进行,努力创造条件促进高层次要素的聚集,其中特别要注重技术和制度的自主创新环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元礼  张宇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效应分析,指出我国应通过扩大对国际转移产业的吸纳规模,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志友  
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是同产业结构的演变处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之中。适应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顺向性”和“逆向制”两种不同态势以及产业结构阶段性变化的需要,分别采取具有不同物质内容的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从而使外资战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有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的差异,又会形成各国贸易战略阶段性发展的具体形态。上述理论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的相互关系;也为不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选择的调整外贸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董宁  郑玉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雯  盛烨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本文利用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就资金、人才和技术三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一步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三种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态影响,有力地论证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