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5)
- 2023(14872)
- 2022(12302)
- 2021(11174)
- 2020(9253)
- 2019(20966)
- 2018(20936)
- 2017(40901)
- 2016(21942)
- 2015(24821)
- 2014(24889)
- 2013(24871)
- 2012(23375)
- 2011(21172)
- 2010(21890)
- 2009(20939)
- 2008(20965)
- 2007(19346)
- 2006(17771)
- 2005(16682)
- 学科
- 济(104791)
- 经济(104638)
- 业(91944)
- 企(81466)
- 企业(81466)
- 管理(81413)
- 方法(37230)
- 业经(33859)
- 财(32634)
- 农(32541)
- 中国(30836)
- 数学(27762)
- 数学方法(27566)
- 制(26273)
- 地方(24852)
- 农业(22863)
- 务(21672)
- 财务(21636)
- 财务管理(21598)
- 技术(21003)
- 企业财务(20410)
- 贸(20059)
- 贸易(20041)
- 易(19499)
- 银(19324)
- 银行(19302)
- 行(18678)
- 体(18527)
- 融(18513)
- 金融(18509)
- 机构
- 学院(328797)
- 大学(323281)
- 济(146434)
- 经济(143555)
- 管理(129588)
- 研究(110049)
- 理学(109132)
- 理学院(108054)
- 管理学(106890)
- 管理学院(106259)
- 中国(88940)
- 财(73216)
- 京(68729)
- 科学(59361)
- 财经(56010)
- 所(54727)
- 江(52547)
- 经(50454)
- 中心(49572)
- 农(48606)
- 研究所(48066)
- 北京(44341)
- 经济学(44248)
- 州(41868)
- 财经大学(40967)
- 业大(40844)
- 范(40578)
- 师范(40262)
- 经济学院(39796)
- 院(39376)
- 基金
- 项目(197468)
- 科学(157943)
- 研究(153341)
- 基金(142715)
- 家(120228)
- 国家(119066)
- 科学基金(104099)
- 社会(100087)
- 社会科(95122)
- 社会科学(95102)
- 省(78386)
- 基金项目(74733)
- 教育(68972)
- 划(63854)
- 编号(62934)
- 自然(62449)
- 自然科(60946)
- 自然科学(60932)
- 自然科学基金(59907)
- 资助(57704)
- 成果(52265)
- 发(47802)
- 部(44466)
- 创(44395)
- 课题(44190)
- 重点(43925)
- 制(42875)
- 国家社会(40956)
- 创新(40632)
- 业(40583)
- 期刊
- 济(179689)
- 经济(179689)
- 研究(107595)
- 中国(71125)
- 财(58917)
- 管理(56324)
- 农(47604)
- 科学(40420)
- 融(39118)
- 金融(39118)
- 学报(38357)
- 教育(34952)
- 农业(32315)
- 业经(31849)
- 大学(31387)
- 技术(30451)
- 学学(29409)
- 财经(28711)
- 经济研究(27738)
- 经(24872)
- 问题(24032)
- 贸(20673)
- 国际(19405)
- 技术经济(18617)
- 业(18558)
- 商业(17536)
- 现代(17436)
- 世界(17266)
- 经济管理(16027)
- 理论(15464)
共检索到529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小明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的影响、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基本原则与战略思路、加快我国制造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我国制造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庆华
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本国高新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正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因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市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晶
: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天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必须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发展面向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天津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相伴随而建立的这种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出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天津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天津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天津制造业基地 发展战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根荣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产业。上海装备制造业是上海工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也是上海工业化水平与经济科技总体实力的重要体现。21世纪以来,在中国入世和上海申博成功的背景下,上海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上海装备制造业日益融入国际市场,尽快实行产业转型,即装备制造业由制造型产业转变为制造-服务型产业,成为上海装备制造业应对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上海装备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黎波 李德辉 甘嵩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方式的全面升级,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竞争。如美国推动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推动高端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升级;德国推动"工业4.0"战略;英国和法国分别实施了"高价值制造"和"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全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人杰
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支撑下, 中国的通信制造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二十余年,同时也为今后数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通信制造业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就市场而言,要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志来
为尽快走出危机,同时抓住新技术革命的难得机遇,重新占据国际制造业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欧美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确定,同时倒逼我国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及提升投入效率;另一方面则会加速弱化我国制造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的中心—外围世界分工体系的变革。对此,我国除加快制定、落实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外,还需做好高端制造业发展基础工程,发挥中小微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构建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开展政产学研用多部门跨界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剑 方晓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供应链管理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先进管理模式,也是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以前对供应链的研究只是局限于供应链的某个层面,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效率和合作伙伴选择上,没有从战略角度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制造业物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制造业供应链发展战略,在添补理论空白同时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 供应链 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燕云 曹容宁
文章从国际制造业转移对民营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要求着手,分析了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与产业集群的影响,最后提出常州民营制造业发展要以产业集群的形式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思路与具体设想。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常州民营制造业 产业集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产业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龙
目前,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着重发展处于技术链高端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省耗绿色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
关键词:
制造业 增长方式 发展战略 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针对当前国内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些误区,结合世界城市制造业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我国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跳出制造业谈制造业",充分利用"城市"的区位要素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融合趋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真正使城市制造业成为城市、城市及其腹地的产业升级与创新主体。
关键词:
城市 制造业 战略 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宏伟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关键词:
产业梯度 产业双向转移 中国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袭著燕 孙林岩
以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动力机制,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发生的四次调整都是国家独立和安全、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改革与发展内在规律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等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发展战略 调整 动力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苗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