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5)
- 2023(3534)
- 2022(3095)
- 2021(2852)
- 2020(2610)
- 2019(6023)
- 2018(6228)
- 2017(13511)
- 2016(7036)
- 2015(8266)
- 2014(8278)
- 2013(8695)
- 2012(8451)
- 2011(7813)
- 2010(8035)
- 2009(7688)
- 2008(7424)
- 2007(6832)
- 2006(6296)
- 2005(5791)
- 学科
- 济(36032)
- 经济(36001)
- 业(19596)
- 管理(16800)
- 方法(14401)
- 企(13300)
- 企业(13300)
- 数学(12502)
- 数学方法(12459)
- 中国(11738)
- 农(10658)
- 贸(9666)
- 贸易(9662)
- 易(9474)
- 产业(8910)
- 制(8401)
- 业经(8243)
- 银(7543)
- 银行(7534)
- 地方(7439)
- 融(7371)
- 金融(7369)
- 行(7334)
- 财(7284)
- 农业(6880)
- 结构(6006)
- 技术(5871)
- 出(5506)
- 体(5490)
- 和(5011)
- 机构
- 学院(110467)
- 大学(110154)
- 济(55250)
- 经济(54339)
- 管理(42258)
- 研究(37646)
- 理学(35732)
- 理学院(35423)
- 管理学(35155)
- 管理学院(34961)
- 中国(30150)
- 财(26373)
- 京(23245)
- 财经(20630)
- 所(18582)
- 科学(18558)
- 经(18521)
- 经济学(17934)
- 经济学院(16472)
- 研究所(16338)
- 中心(16322)
- 江(15591)
- 北京(15511)
- 财经大学(15176)
- 农(13255)
- 范(13148)
- 院(13121)
- 师范(13077)
- 州(12951)
- 贸(12558)
- 基金
- 项目(62786)
- 研究(50356)
- 科学(49566)
- 基金(44991)
- 家(37266)
- 国家(36990)
- 社会(33163)
- 社会科(31744)
- 社会科学(31739)
- 科学基金(31216)
- 省(23914)
- 基金项目(23721)
- 教育(21802)
- 编号(21130)
- 划(19872)
- 资助(18594)
- 成果(17811)
- 自然(16845)
- 自然科(16361)
- 自然科学(16356)
- 自然科学基金(16058)
- 发(15719)
- 部(14845)
- 课题(14380)
- 重点(13855)
- 国家社会(13825)
- 发展(13724)
- 展(13538)
- 创(13267)
- 性(13187)
共检索到172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元礼 张宇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效应分析,指出我国应通过扩大对国际转移产业的吸纳规模,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振华 刘欣欣 陈艳
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国际贸易和吸收FDI两条基本路径出发,探究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选用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的特征。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而产业结构升级的门限效应形成主因则在于区域差异与发展失衡。现阶段中国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区域的结构优化和价值链攀升,也要注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区域的均衡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郁德强 左世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重要的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于优化我国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戴庆华 牟永红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过分注重引进国外资本的规模,忽视了技术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陷入困境和面临潜在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技术的现状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误区及潜在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技术学习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文祥
应用多元回归方法,针对1983—2007年期间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阶段性影响,而产业发展拐点的出现表明我国产业在承接高层级的国际产业转移存在一些障碍,从而强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和次序性。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元笃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方向、跳跃式的特点,完全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前的线性单向转移模式。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制造产业转移目的地的传统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迫切需要找到新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本文分析了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和各种模式的特点,并对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东道国产业升级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东道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艳红 宋波
作为一种新的分工形式,产品内分工为资源更为灵活、有效的配置提供了更好的方式。在产品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构建国内价值链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将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助于形成产品内、多元化区域分工体系,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用俊
在全球生产体系下,我国区际间的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商务成本的地区差异又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的区域流动,从而会影响到产业转移的实现。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要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应该积极的降低交易成本,加大人才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的力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妥燕方 孔令池
基于国内外双维度视角研究产业转移对制造业技术升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转移促进制造业技术升级,对外直接投资抑制制造业技术升级,且结论具有明显的行业与地区异质性;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将给制造业技术升级带来困难,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则与之相反,而内陆产业转移技术升级效应较沿海地区更为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升级效应在交通基础条件好、市场容量大、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尤为明显,其与国内产业转移主要依靠资源再配置、资本与知识扩散效应推动制造业技术升级;市场分割将弱化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技术升级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董宁 郑玉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建伟
产业特性不同,产业在国际范围内转移的规律和特征也各不相同。分析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垂直型产业间转移、水平型产业内转移和协作型产品内转移三种类型。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三种产业转移类型对一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影响有所不同,或表现为形式上的低端环节固化,或表现为形式上的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从参与国际分工的要素条件和分工收益来看其差别却不大。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在实质上实现产业升级面临诸多阻碍,但是产业间转移规律的差异,尤其是国家根植性和区域生产协作网络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的作用,对于我国跳出国际产业转移陷阱、实现产业升级有着重要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尹亚红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从人民币跨境贸易与投资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主要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FDI以及人民币ODI三种途径助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最后,本文提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跨境贸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雪琴
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全球布局发生重大调整。一方面,由于区域制造业综合成本的变化,推动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我国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已逐步改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低端转移,呈现产业结构和转移方式双调整的特点。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既要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GVC)中的位次并主导构建优势产业链条,同时也要构建我国国家产业价值链(NVC),推动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常晓鸣 周萍 阙彬 袁静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实现国内产业的转移,是我国保持经济增长、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将深刻改变我国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路径。为消除国际需求急剧下滑而带给我国制造业的冲击,强调国内自身价值链和产业链构成,是我们未来可能的路径选择之一。推动国际国内产业有序转移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在于东中西部地区加强自身市场体系和制度环境建设,降低产业交易成本;其次,建立和巩固与东部相关产业的技术经济联系,力争形成完整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最后,以东部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主体为核心,推动以技术创新带动的功能升级和产业链升级,最终实现全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