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8)
2023(6102)
2022(5312)
2021(4741)
2020(3956)
2019(9104)
2018(8757)
2017(17303)
2016(9196)
2015(10256)
2014(9864)
2013(10028)
2012(9326)
2011(8468)
2010(8593)
2009(7480)
2008(7089)
2007(6202)
2006(5453)
2005(4842)
作者
(26260)
(22261)
(21874)
(20868)
(13827)
(10625)
(10115)
(8484)
(8229)
(7697)
(7362)
(7348)
(6965)
(6953)
(6919)
(6746)
(6504)
(6449)
(6217)
(6206)
(5457)
(5265)
(5265)
(4987)
(4941)
(4874)
(4728)
(4641)
(4497)
(4420)
学科
(45154)
经济(45128)
(23227)
方法(20076)
管理(19494)
数学(17910)
数学方法(17795)
(15432)
企业(15432)
(15049)
贸易(15048)
(14768)
(13323)
(12561)
地方(10592)
中国(10232)
业经(9871)
产业(9849)
农业(9279)
(8719)
出口(8716)
出口贸易(8716)
(8420)
技术(7273)
(6869)
(6307)
金融(6304)
环境(6241)
地方经济(6100)
(5704)
机构
大学(132511)
学院(132432)
(64545)
经济(63575)
管理(50718)
研究(47884)
理学(44452)
理学院(43922)
管理学(43305)
管理学院(43076)
中国(34656)
(27750)
科学(27744)
(25317)
(24044)
(23517)
研究所(21570)
经济学(21417)
中心(21340)
业大(20950)
财经(20703)
经济学院(19765)
农业(19071)
(19032)
(18968)
(17118)
北京(16918)
(16828)
师范(16673)
财经大学(15503)
基金
项目(93656)
科学(75487)
基金(70389)
研究(67012)
(61994)
国家(61591)
科学基金(53052)
社会(45903)
社会科(44123)
社会科学(44116)
基金项目(37754)
(35953)
自然(33195)
自然科(32499)
自然科学(32492)
自然科学基金(31950)
(30256)
教育(29469)
资助(28374)
编号(25273)
(21908)
(21109)
重点(21100)
国家社会(20486)
(19952)
成果(18961)
创新(18744)
教育部(18174)
发展(18087)
人文(17997)
期刊
(65852)
经济(65852)
研究(39455)
中国(23613)
(21359)
学报(19832)
科学(19234)
管理(17174)
(16692)
大学(15454)
农业(15244)
学学(14689)
(11575)
经济研究(11546)
国际(11130)
技术(10798)
业经(10526)
(10235)
金融(10235)
问题(10225)
财经(9798)
教育(9547)
(8892)
(8711)
世界(7853)
技术经济(7644)
统计(7280)
(6556)
科技(6514)
商业(6368)
共检索到192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伟  郭杰浩  
文章应用索洛余值法,基于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京津冀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构建反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解析。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对邻近地区有负向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形成;从直接效应看,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与经济密度指标均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从间接效应看,仅人力资本指标对邻近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学涛  王振华  张广胜  
效率提升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结构红利可能成为效率提升的源泉。本文运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整理2001-2014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揭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表现出"U型"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表现出"倒U型"关系。同时采用四种方法对以上结论进一步检验,发现以上结论仍然稳健。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政府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王美霞  
采用1999-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就知识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改进和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知识资本对本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相邻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最为显著,对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公共资源支配应重点向基础教育、科技等领域倾斜,实现区域之间的科技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知识资本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王美霞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1999-2014年中国农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对中国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FDI对农业TFP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FDI不仅能促进本地区TFP提升,还能促进相邻地区TFP提升;FDI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改进都具有抑制作用;FDI对本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相邻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俞超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引入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分析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影响;省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加强。同时,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污染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面效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祝甜  
加大信息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物流数字化发展对推动物流降本提效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用面板因子分析方法对物流信息化水平进性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物流信息化对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物流信息化规模和物流宏观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的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直接效应中,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增的积极影响,且对周边地区均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从各分指标来看,在东、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规模及宏观环境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积极影响,但东部地区不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为正,西部地区宏观环境并不具有正向直接促进效应,但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为促进我国物流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从加大物流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政策协调力度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红梅  张宁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6~2015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借助标准差椭圆和重心模型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客观反映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趋势;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呈现出不断扩散的趋势;效率重心位于河南和湖北境内,先后经历的迁移过程为东南→西北→西南;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6个影响因素对其产生了不同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其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是现阶段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炜  张豪  王丰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溢出机理与效应及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紧密联系。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总体上具有空间正向溢出效应,但区域差异明显,西部地区电信网络基础表现为"负溢出";电信网络基础和信息服务水平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电信网络基础的影响更大;电信网路基础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中西部次之,信息服务水平则相反。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其空间溢出的特点,加强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适度考虑其内部结构,不仅要加强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应的服务水平也要同步提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王美霞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1999-2014年中国农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对中国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FDI对农业TFP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FDI不仅能促进本地区TFP提升,还能促进相邻地区TFP提升;FDI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改进都具有抑制作用;FDI对本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相邻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辉平  王增涛  王美霞  
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1999-2014年中国农业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对中国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FDI对农业TFP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FDI不仅能促进本地区TFP提升,还能促进相邻地区TFP提升;FDI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农业技术效率改进都具有抑制作用;FDI对本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相邻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越越  
本文从低碳视角出发,借助方向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同时考虑能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物流产业实际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进一步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考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物流产业存在明显的空间竞争效应,相邻地区或交通网络可覆盖的相近地区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产生负向溢出;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会提高本地区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相邻地区存在负向抑制效应;能源、信息基础设施仅对本地区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积极影响;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对本地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在地区间也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银西阳  贾小娟  李冬梅  
[目的]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农业绿色化和现代化发展。[方法]基于1998—2018年中国省域农业发展数据,引入空间因素,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边区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财政支农、工业化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城市化、对外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论]应把握省域农业空间关联规律,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农业产业,并从财政支持、城镇化、工业化、自然灾害和农业开放水平等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保庆  
本文从服务贸易进口、FDI流入和积聚效应等方面扩展了CH模型,并以APEC17个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国内R&D、国际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得出了3个具有稳健性的一般性结论:(1)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积聚效应;(2)本国R&D资本存量有助于提升技术效率,但是能否促进技术进步则依赖于R&D投入强度;(3)通过服务贸易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物流业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物流业越发达,市场经济便越繁荣,因此物流产业可以被视作经济增长的"润滑剂"和"加速器",其重要作用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基于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构建杜宾模型来对我国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结果表明:我国相邻区域之间的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中、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生产率较低,缺少发达地区为其提供的推动力;人力资本与信息技术对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与交通基础设施相比更加显著;我国物流产业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竞争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