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6)
- 2023(9845)
- 2022(8225)
- 2021(7519)
- 2020(6035)
- 2019(13943)
- 2018(13512)
- 2017(25774)
- 2016(13440)
- 2015(15486)
- 2014(15148)
- 2013(15391)
- 2012(15168)
- 2011(14157)
- 2010(14272)
- 2009(13093)
- 2008(12834)
- 2007(11242)
- 2006(10332)
- 2005(9845)
- 学科
- 济(74324)
- 经济(74262)
- 业(31810)
- 管理(30627)
- 中国(25548)
- 方法(23686)
- 企(22582)
- 企业(22582)
- 地方(21854)
- 数学(20240)
- 数学方法(20159)
- 农(19516)
- 贸(17250)
- 贸易(17236)
- 易(16759)
- 业经(16623)
- 融(13871)
- 金融(13871)
- 农业(13076)
- 地方经济(12928)
- 银(12843)
- 银行(12833)
- 发(12740)
- 行(12657)
- 制(12294)
- 产业(12130)
- 学(11212)
- 环境(11208)
- 财(11048)
- 技术(10364)
- 机构
- 学院(199883)
- 大学(199688)
- 济(99971)
- 经济(98424)
- 研究(82963)
- 管理(71530)
- 中国(64878)
- 理学(59736)
- 理学院(58961)
- 管理学(58360)
- 管理学院(57969)
- 科学(45175)
- 京(44914)
- 所(42217)
- 财(41901)
- 研究所(38022)
- 中心(35733)
- 财经(32552)
- 经济学(32478)
- 农(31047)
- 北京(30004)
- 经(29747)
- 院(29644)
- 江(29596)
- 经济学院(29221)
- 范(28087)
- 师范(27877)
- 科学院(25568)
- 业大(24385)
- 财经大学(24090)
- 基金
- 项目(125820)
- 科学(100664)
- 研究(96184)
- 基金(92257)
- 家(79968)
- 国家(79349)
- 科学基金(67121)
- 社会(64601)
- 社会科(61616)
- 社会科学(61606)
- 基金项目(47597)
- 省(46631)
- 教育(42014)
- 划(39877)
- 自然(38724)
- 自然科(37830)
- 自然科学(37823)
- 资助(37819)
- 自然科学基金(37190)
- 编号(36922)
- 发(35006)
- 成果(30772)
- 发展(29493)
- 重点(29202)
- 部(29144)
- 展(29018)
- 国家社会(28221)
- 中国(27287)
- 课题(27091)
- 创(26431)
共检索到330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华
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并重、产业内和产品内垂直分工快速发展和发达国家主导的特点。中国已经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未来五到十年,国际垂直产业分工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但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将会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将会继续提升,有望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并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产业分工 产品内分工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国际分工日益呈现出超越国家边界和产业边界,向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分工深化的趋势。由于跨国公司不仅控制着遍及全球的分子公司,还通过分包合同影响着东道国地方制造商的活动,一国在特定产业的优势地位往往得益于该产业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在当地的集聚,传统的国际贸易指标已经无法真实反映一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真实分工地位。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依然是中国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的优势所在,也是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基本动因,由此决定了中国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充当全球加工厂的现实地位。
关键词:
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 中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当代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国际分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不利的被动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发展中国家要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化比较优势为发展升势;深入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自主参与国际分工,以创新促动产业的升级。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 地位 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
研究目标:测度与比较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经济地位与技术地位演变特征,明确中国产业的发展差距。研究方法:从总值视角下的中国产业出口结构、出口贸易环节的价值获取能力以及基于生产工序的出口技术含量三个维度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的中间产品出口占比增长缓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高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高科技产品的加工组装特征明显。第二,从动态变迁来看,2000~2014年中国产业经济地位整体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技术地位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第三,中国低和中等技术制造行业攀升全球价值链比较明显,甚至某些行业近年来已经赶超发达国家,但其出口技术含量低于美、日、德、韩等发达国家。第四,中国高技术制造行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地位和技术地位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2008年尤其是2012年以来不断上升,表现出向发达国家弱收敛趋势。研究创新:基于总值贸易与增加值贸易,从经济地位和技术地位角度全面评价了中国不同等级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价值:本文对于决策部门评价中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成效,研判中美发展差距,制定贸易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业获得了高速增长,纺织服装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在世界纺织品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世界纺织服装第一大国。加入WTO后,外资和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促进了纺织服装业的要素流动,加快了中国纺织服装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步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磊 杨倩雯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金融市场因素引发一国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变迁的作用机理,并采用中国横向经济区域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和对比了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的规模与效率对不同区域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效果。结果发现,各类金融因素都是影响各区域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高低的显著原因,并且效率指标的作用大于规模指标。但是,不同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且对各类金融市场的依赖程度存在着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化出现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新变化。除了苏联解体这样的政治性事变导致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之外,促使世界工业化基本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首先是国际经济格局特别是产业发展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其中,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是这一变化的最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崛起成为加速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巨大引擎。中国工业化进程不仅表现得惊人的快速,往往被称为"压缩式的工业化",即在一个相对很短的时期内完成其他国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而且突出地具有区别于,甚至是相反于其他国家的许多特点。当前,中国工业正处于进军世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关键阶段。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化而在其过程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瑞峰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与专业协作将进入更高阶段。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呈现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垂直分工扩展、多极化等新趋势。在未来十年内,随着服务贸易地位的提升,发展中国家将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是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形成的重要力量,但也面临着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低端的尴尬局面。在"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战略背景下,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生明 王岳平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分工格局由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二重国际分工"逐渐演变为目前的由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三种不同发展层次类型国家之间的"三重国际分工",为了了解不同类型国家在新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及变化特征,文章从产品技术层次和价值链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近十多年来的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TC)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RAC)指数及其变化特征,以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在国际分工地位及变化特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准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2011年3月底之前,土地储备机构必须与其下设或挂靠的从事土地开发相关业务的机构彻底脱钩。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都不得直接从事土地一级市场开发。这是国土资源部在细化"两整治一改革"目标时提出的一项具体任务。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土地储备过程中,土地整理、一级开发的模式和格局将产生重大的变化。更多企业将有机会"分享"土地一级开发这块蛋糕,而土地一级开发的效率也有望得到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雪
随着中国加工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不断遭到挑战,发展服务外包以助推中国经济,日益受到关注。作为国际外包的承接国,中国是否能够通过主动获得技术外溢效应来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关键是保证该理论的基本前提之一—人力资本的存量在现实中得到充分实现。基于此,本文分析通过提高服务外包水平以提升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路径。
关键词:
服务外包 人才短板 国际分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高举 周俊子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法,从单位出口品所能带来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和就业量出发,度量了中国代表性省市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样本范围内,中国高技术产业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得到了提高,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都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并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了更强的带动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提升速度整体上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但在2002年之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的生产效率加速提升;中国整体及代表性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快速上升,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所致,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表现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但中西部代表性省份在2002年之后加速上升,与东部代表性省(市)趋于收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新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小涓
本文研究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问题。发展滞后是当前状况,今后将呈现出何种态势?受发展阶段、中国体育产业需求特点和相关供给要素的共同影响,体育需求快速增长,体育供给动力强劲。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体育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支柱产业,为国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与快乐服务,并在全球竞争中有出色表现。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大改革创新和开放力度,同时加强监管与引导。体育还有更多方面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要在发展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