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3)
- 2023(5618)
- 2022(4688)
- 2021(4447)
- 2020(3715)
- 2019(8603)
- 2018(8177)
- 2017(15954)
- 2016(8145)
- 2015(9691)
- 2014(9393)
- 2013(9710)
- 2012(9428)
- 2011(8625)
- 2010(8406)
- 2009(7833)
- 2008(7607)
- 2007(6450)
- 2006(5595)
- 2005(5269)
- 学科
- 济(45486)
- 经济(45449)
- 方法(19041)
- 业(18129)
- 管理(17246)
- 数学(15843)
- 数学方法(15789)
- 中国(14888)
- 企(14171)
- 企业(14171)
- 贸(12293)
- 贸易(12288)
- 易(12080)
- 农(10162)
- 业经(10075)
- 产业(9759)
- 地方(8509)
- 融(7746)
- 金融(7745)
- 制(7116)
- 关系(7091)
- 出(6860)
- 银(6736)
- 银行(6736)
- 行(6641)
- 和(6637)
- 财(6560)
- 农业(6392)
- 技术(6189)
- 结构(6134)
- 机构
- 大学(124473)
- 学院(122138)
- 济(66972)
- 经济(66244)
- 研究(49249)
- 管理(45149)
- 中国(38592)
- 理学(38591)
- 理学院(38151)
- 管理学(37888)
- 管理学院(37637)
- 京(26966)
- 财(26477)
- 科学(24590)
- 所(23777)
- 经济学(23200)
- 研究所(21669)
- 财经(21631)
- 经济学院(21015)
- 中心(20673)
- 经(20030)
- 北京(17927)
- 院(17252)
- 财经大学(16314)
- 范(15881)
- 师范(15808)
- 江(15409)
- 科学院(15168)
- 农(14915)
- 贸(14412)
- 基金
- 项目(79350)
- 科学(64328)
- 研究(61542)
- 基金(60556)
- 家(52119)
- 国家(51774)
- 科学基金(44043)
- 社会(43444)
- 社会科(41595)
- 社会科学(41591)
- 基金项目(30963)
- 省(26718)
- 教育(26542)
- 资助(25119)
- 自然(24359)
- 自然科(23820)
- 自然科学(23815)
- 划(23525)
- 自然科学基金(23463)
- 编号(22628)
- 中国(20074)
- 国家社会(19873)
- 部(19759)
- 发(19360)
- 成果(19021)
- 重点(18166)
- 教育部(17524)
- 发展(16941)
- 创(16805)
- 展(16708)
共检索到190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方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沿着从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这样一个轨迹发展的。而文化产业的出现,则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目前中国虽然在制造业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但却处在国际制造业的低端,获取的利润很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创造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占有更为有利的地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锦 陈争辉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关键词:
文化产业发展 就业总量效应 就业结构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童莹
文化产业国际化具有"观念性"、"经济性"和"共享性"三重属性。跨国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促进国际间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软联通",也能促进国际间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经济上的"硬联通"。根据场域理论,文化产业国际化不仅仅牵涉到产业空间布局,各主客体间还存在网络结构和关系互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场域性的冲突和竞争,如何实现各要素的协同,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重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经济场域、文化场域和社会场域,具体包括建立包容开放和文化互信的思想体系、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力提升模型及要素丰富的资本结构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佐 何继善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已有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剖析了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国际比较 文化产业 经济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有广#教授 盛蓓蓓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跻身世界经济大国行列,发展文化贸易,扩大中国文化出口,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如何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本国国情,结合文化产业外向国际化特点,提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方案,为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刘芳
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其GDP的25%左右,而中国目前仅为3%。美国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远高于其电影票房,而在国内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很多电影的衍生品收入竟然是零。面对如此巨大的数字鸿沟与实质差距,这里概述总结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史事历程与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该领域内当前实际状况给出了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具体举措和引领性作法,寄希望于以此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卓越。
关键词:
好莱坞奇迹 文化产业 爱迪生 文化强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若冰 郭叙 贺海 蔡克信
以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单位职工数据为基数,采用绝对集中度指标CR的测算方法,分析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集中度。研究结果表明:以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单位职工为测算基数的CR4指标值分别为2.11%、1.34%和0.39%,CR 8指标值分别为2.74%、1.80%和0.65%;据两组指标可知:资产规模的集聚程度最高,营业收入的集聚程度居中,单位职工集聚程度最低;整体而言,我国文化产业集中度水平较低,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最后提出落实文化强国战略,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集中度 CR指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亚娟 秦东方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01-2011年五个文化行业数据Theil熵的计算,得出中国各省区文化行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并不同程度受到周围省区的影响。文章通过五行业不均衡度对第三产业增长率的实证分析,表明图书馆业、博物馆业、艺术表演馆业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设施分布均衡对经济增长有利,图书出版业和录像制品发行业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业的集中分布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有利。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分布 空间相关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陆续出现过大众文化研究热、文化市场研究热、文化战略研究热和文化产业研究热等学术热点。虽然就学术渊源而言,脱胎于文化研究的文化产业研究天生就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特点,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形成跨学科范式,甚至超学科范式,直接决定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空间大小。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理论史 跨学科 学科范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淑芬 王艳芬 黄桂英
本文在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9—2011年中国各省市文化产业效率值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别探讨了影响东中西三大区域效率值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域在2009—2011年间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中部与西部。但是西部地区整体上有正在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的趋势。而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导致当前西部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低下的重要缘由。(2)文化科研条件、文化市场需求、文化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与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影响东中西三大类型区域效率表现的关键因素不同,依次分别是文化科研条件、文化市场需求、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DP矩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敏鉴
值得正视的是:美、日文化产业内容的核心价值并非产业自身的随意编撰,而是国家层面强国战略的着力设计。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动画题材就受到政府严格导向,夸耀军国主义,21世纪以来更是加大对动漫、游戏等内容产业的指导力度,2002年发布"知识产权立国宣言",出台《内容促进法》、《数字内容振兴战略》。美国把文化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丽 张延延 林秀梅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制造"和"文化服务"两大类细分行业的产业关联、波及效应与拉动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地位与作用,为制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关联 拉动效应 投入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影响因素 供求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淑芬 郭金花
在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在各省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发现:(1)中国内地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综合效率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偏低是主要原因。行业效率的提升仍需依赖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2)31省市文化子行业效率水平非均衡特征明显:文化制造业综合效率呈现"西低东高"阶梯式分布,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则整体呈现"低集中—高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而言,多数省市文化制造业有了较好发展,这与中国制造业率先获得发展相关;(3)2012—2013年,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及文化服务业行业效率增幅最大的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这体现了中国产业转移与文化产业差异化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