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4)
2023(7784)
2022(6496)
2021(5833)
2020(4570)
2019(10615)
2018(10084)
2017(19609)
2016(10494)
2015(12076)
2014(12080)
2013(12380)
2012(12158)
2011(11206)
2010(11671)
2009(10775)
2008(10716)
2007(9791)
2006(8962)
2005(8788)
作者
(32835)
(27083)
(26999)
(25397)
(17599)
(13047)
(12284)
(10550)
(10519)
(9851)
(9287)
(9174)
(8927)
(8828)
(8548)
(8463)
(7978)
(7899)
(7820)
(7714)
(7018)
(6684)
(6625)
(6297)
(6096)
(6088)
(6087)
(6044)
(5595)
(5362)
学科
(54417)
经济(54370)
(25918)
管理(25775)
(18991)
企业(18991)
中国(18496)
地方(17802)
方法(15798)
(14746)
(13078)
金融(13078)
数学(13053)
数学方法(12976)
业经(12477)
(12000)
贸易(11986)
(11542)
(11453)
银行(11441)
(11381)
(11219)
地方经济(10063)
(9751)
农业(9717)
(8946)
(8869)
教育(8405)
环境(8291)
(7519)
机构
大学(158535)
学院(158438)
(72887)
经济(71234)
研究(65415)
管理(56560)
中国(50931)
理学(46073)
理学院(45508)
管理学(44895)
管理学院(44586)
(36187)
科学(34827)
(33412)
(33263)
研究所(29418)
中心(28743)
(26645)
(26139)
财经(24993)
北京(24301)
(23612)
(22598)
(22575)
师范(22380)
经济学(22256)
(21293)
农业(20390)
业大(20119)
经济学院(19727)
基金
项目(92863)
科学(72907)
研究(71862)
基金(65385)
(56146)
国家(55632)
科学基金(47045)
社会(45118)
社会科(42893)
社会科学(42884)
(36384)
基金项目(33394)
教育(32876)
(30671)
编号(29535)
自然(28081)
资助(27467)
自然科(27436)
自然科学(27429)
自然科学基金(26933)
(26695)
成果(25158)
课题(22159)
发展(22037)
(21656)
重点(21373)
(20776)
(19345)
(18420)
国家社会(18385)
期刊
(94659)
经济(94659)
研究(59503)
中国(42454)
(25834)
(24284)
金融(24284)
管理(23822)
(23743)
教育(23523)
科学(20604)
学报(20553)
农业(17831)
大学(16215)
业经(15541)
经济研究(15021)
学学(14910)
技术(13876)
财经(13000)
国际(12596)
问题(12091)
(11883)
(11306)
世界(10388)
(9815)
商业(8531)
理论(8078)
(7994)
技术经济(7895)
经济管理(7755)
共检索到276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琛德  
近年来,国际交易所交易衍生品市场呈现出金融衍生品成为市场主导、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交易所股份制改造蔚然成风、交易所清算业务走向合并和另类衍生品层出不穷等五大趋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佟珺  
交易确认是交易后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人工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确认平台完成。由于人工确认的不及时可能导致交易失败从而增大交易成本和风险,近年来电子交易确认在国际O T C衍生品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梳理和区分了交易确认的概念,回顾了电子确认平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交易确认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期货市场发展战略课题小组  黄运成  曹汝明  李庆应  邢精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衍生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强。在全球衍生品交易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交易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欧美几大交易所集团控制全球衍生品交易的新格局。基于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新机遇与挑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定金融促进法规、成立金融促进委员会、加强监管协调、推动交易所集团化、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投资银行及积极开发成熟产品增加市场深度等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张志勇  
本文详细分析了场外金融衍生市场的特点,以及场外衍生品走向场内清算的两个原因:金融危机后政府监管部门意识到对场外衍生品监管的必要性;由于场内清算具有的优点使得场外衍生品也有走向场内清算的自身需求。交易所应当关注国际金融体系的这个重要变革,充分认识到场外衍生品进入场内清算的规模和速度;意识到变革将使得场内和场外交易的界限更加模糊化;积极适应这种变革以减少场外衍生品交易中面临的风险;意识到变革对于国内企业从事衍生品交易具有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金梅  雷电发  
2006年,亚太地区许多交易所市场的衍生品交易在成交量和收益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增长。韩国的Kopsi股指合约目前仍是世界上交易最活跃的合约。同时,位于日本、印度、香港等地的交易所迅速赶上,每年增速都超过了50%。此外,亚太地区陆续成立了新的交易所,开发了新的合约以满足广泛的保值需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剑  
衍生品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出现了新的格局,并呈现新的趋势,表现在不同种类衍生品明显分化,发达国家衍生品市场份额下降,新兴市场国家衍生品交易快速崛起,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等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各国衍生品市场的竞争对策,明确指出中国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积极促进衍生品和相关市场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进一步提升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此稳步增加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嵬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分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目前,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占据了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中心地位,但是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我国并不适合该种模式。文章通过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优势的分析后,提出了发展交易所金融衍生品的几点策略,以供我国在进行金融衍生品市场培育与发展中作为参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建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成长,金融不断完善,衍生品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此次金融危机暴发后,金融衍生品最早成为被归咎的对象。中国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后发展国家,这就提出了危机对中国衍生品发展的启示和未来如何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场内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然后提出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衍生品的启示,最后对中国场内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马可·谢赫  
近年来,衍生品市场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最快的市场。衍生品交易所在实行电子化交易、不断提供新的产品组合方面进展迅速,同时交易所之间开始加速整合和全球化。中央对手方清算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上均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新的基于因特网的市场也越来越对衍生品交易所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粟勤  
一、动因金融衍生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推动的:(一)各国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和跨境证券交易的上升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在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先后放松了金融管制,开放了国内金融市场,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种种限制,在很大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金融市场整体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本金规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约18万亿美元,其中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约10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遭受重创,过度复杂的产品、过高的交易杠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控制市场系统性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力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对于完善金融市场整体的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名义本金规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约18万亿美元,其中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约10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遭受重创,过度复杂的产品、过高的交易杠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控制市场系统性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明  于渤  
各国和地区的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全球各衍生品市场也在修订其法律法规,最明显的特征为:很多国家将衍生品同其他金融产品(现货产品)置于同一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内;市场需求是推动衍生品监管立法的最主要动力;证券与其他衍生品(包括商品衍生品、金融衍生品)的法律适用范围得到明确界定。本文综合比较了各主要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构架,期望有所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建刚  
中国金融市场在这些年发展迅速,衍生品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此次金融危机暴发后,金融衍生品最早成为被归咎的对象。中国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作为后发展国家,这就提出了危机对中国衍生品发展的启示和未来如何发展中国衍生品市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近20多年来中国场内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提出了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发展场内交易衍生品的启示,对中国场内交易衍生品市场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玉红  霍天翔  冯宗宪  
文章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行追溯,论证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金融创新发展的必然,是风险管理的必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新生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