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6)
2023(9193)
2022(7836)
2021(7707)
2020(6380)
2019(14810)
2018(14657)
2017(28347)
2016(15001)
2015(17265)
2014(16752)
2013(16599)
2012(15654)
2011(14372)
2010(14746)
2009(13610)
2008(13375)
2007(11761)
2006(10660)
2005(9853)
作者
(40401)
(33484)
(33482)
(32107)
(21628)
(15938)
(15125)
(13011)
(12782)
(12227)
(11453)
(11121)
(10973)
(10865)
(10749)
(10380)
(10091)
(9737)
(9724)
(9500)
(8635)
(8028)
(7992)
(7736)
(7603)
(7505)
(7453)
(7359)
(6678)
(6667)
学科
(60998)
经济(60917)
管理(43468)
(42627)
(34652)
企业(34652)
方法(24213)
中国(20785)
数学(20676)
数学方法(20457)
(18363)
(17712)
贸易(17701)
(17433)
(15678)
(13445)
业经(13408)
(13403)
(11979)
银行(11976)
(11585)
(11563)
金融(11562)
农业(11535)
地方(10557)
理论(9919)
技术(9618)
(9499)
(9375)
(9247)
机构
学院(213503)
大学(213138)
(100487)
经济(98724)
管理(84057)
研究(77709)
理学(71504)
理学院(70781)
管理学(70017)
管理学院(69596)
中国(62534)
(46021)
(45550)
科学(40462)
(37748)
财经(35914)
中心(34571)
研究所(33861)
(32922)
经济学(31281)
(30990)
北京(29903)
(28660)
经济学院(28014)
(27777)
(27676)
师范(27494)
财经大学(26649)
(24646)
业大(24528)
基金
项目(133420)
科学(107359)
研究(103743)
基金(99404)
(85366)
国家(84690)
科学基金(72962)
社会(67899)
社会科(64546)
社会科学(64532)
基金项目(50902)
教育(48050)
(47535)
自然(44283)
自然科(43349)
自然科学(43340)
自然科学基金(42656)
编号(42267)
资助(41742)
(41594)
成果(36005)
(32138)
重点(29809)
(29603)
课题(29541)
国家社会(28952)
教育部(28373)
(28102)
中国(27835)
(27212)
期刊
(113077)
经济(113077)
研究(71235)
中国(44997)
管理(33689)
(33660)
科学(27076)
(26609)
教育(26056)
(25478)
金融(25478)
学报(24349)
大学(20032)
经济研究(19423)
农业(18500)
学学(18469)
技术(18415)
财经(18208)
业经(16934)
国际(16927)
(16900)
(15797)
问题(14817)
世界(13950)
(11177)
技术经济(10490)
(10387)
论坛(10387)
现代(10010)
图书(9251)
共检索到336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詹欣  陈伟忠  金以萍  
在套利成本的约束下,简单的国际套利行为难以直接发生,国际套利者可能采取主动式套利行为创造缺口、实现套利。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变化等种种现象,背后都存在着国际主动式套利行为的作用力。本文通过构建国际宏观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因素冲击行为这一概念来描述主动式套利行为;再通过相应的博弈分析,来揭示国际主动式套利行为的内在机理,并对主动式套利行为存在的可能性作出证明;通过分析当前中国潜在的主要国际主动式套利风险,进而深入探究中国应对国际主动式套利行为的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薇薇  王彧婧  王向新  
2011年下半年和2015年下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两次停滞均与在岸、离岸市场间的套汇套利方向逆转密切相关,这很容易让人过分关注它的负面影响。但套汇套利并不是人民币国际化停滞的"因",而是在国内金融改革远未完成情况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果"。套汇套利是离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它可能成为突破美元垄断、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器。只有遵循改革次序的基本共识和谋求货币区域合作,才能积极应对套汇套利冲击,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俞光明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交易品种与交易手段逐渐多样化,量化套利交易、高频程序化交易等先进的投资理念在我国有了应用的空间。但由于国内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依然是中小散户投资者,他们在交易通道、信息获取和专业分析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本文试图以证券市场上华夏50ETF与华泰柏瑞300ETF这两个流动性非常好的ETF基金品种为例,通过对历史交易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探讨一种适合中小投资者参与对冲套利交易的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洋  
资本市场做空机制的引入使得投资者不再局限于单向做多的策略,而是可以通过套利对冲,获得稳定的收益。本文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可行的几种套利策略,包括期现套利策略、统计套利策略、定向增发套利、大宗交易套利以及并购套利,对多策略套利方法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冰华  冯芸  
经典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买入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并同时卖出相应份额的标的正股,旨在挖掘可转债市场被低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利用改进的Tsiveriotis和Fernandes([1])可转债理论定价模型,发现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可转债在发行日存在显著的低估现象,平均定价误差率约为-6.09%。随后,再利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沪深市场可交易的共41支可转债和标的正股等日度历史数据,构造了两类可转债套利策略,此两类套利策略分别获得了0.299%和0.263%月度平均收益率。最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冰华  冯芸  
经典可转换债券套利策略的核心思想是买入可转换债券(可转债)并同时卖出相应份额的标的正股,旨在挖掘可转债市场被低估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本文利用改进的Tsiveriotis和Fernandes~([1])可转债理论定价模型,发现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可转债在发行日存在显著的低估现象,平均定价误差率约为-6.09%。随后,再利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在沪深市场可交易的共41支可转债和标的正股等日度历史数据,构造了两类可转债套利策略,此两类套利策略分别获得了0.299%和0.263%月度平均收益率。最后,本文还发现可转债套利策略与沪深300股票指数、可转债公募基金和可转债指数的收益率均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可转债套利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另类投资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征   陈印  
虽然股指期货迟迟没有推出 ,但是金融工具的多样化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资本市场推出股指期货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因此 ,本文对推出股指期货后机构投资者如何利用这一金融工具进行指数套利展开研究。本文将从中国股市无做空机制这一特有现象入手 ,提出在中国股市进行指数套利的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澄  王峰  刘祥东  刘磊  
本文利用我国国债期货的真实数据首先从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两个方式出发对我国国债期货的套利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市场中存在套利机会;其次分别利用静态套期保值模型和动态套期保值模型对我国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国债期货可以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最后,分别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国债期货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成立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特征的蝶式套利交易策略,实证分析发现,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的水平、斜率以及曲率因子能够更好的刻画收益率曲线的形态特征,且斜率与曲率因子均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和均值回复特性。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蝶式套利交易策略,进行策略回测和情景分析,发现可以获得更为稳定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债券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成立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特征的蝶式套利交易策略,实证分析发现,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的水平、斜率以及曲率因子能够更好的刻画收益率曲线的形态特征,且斜率与曲率因子均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和均值回复特性。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蝶式套利交易策略,进行策略回测和情景分析,发现可以获得更为稳定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债券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国良  陈璋  龙少波  
本文通过构建MS-VAR模型划分不同区制,实证研究了各种套利因素对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非线性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造成这种非线性关系的原因。经过测算,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存在高波动性和低波动性两种状态,而且实证结果也表明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着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在相关变量中,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始终是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但国内外利差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则表现得不确定。本文认为,造成这种非线性关系的原因有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国际金融危机和中国技术进步方式转变。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子舜  
分级基金在设计上借鉴了结构化产品的分级理念,通过对基金净资产的分解,将基金份额分成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子份额,以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和条款特征等方面对分级基金的投资价值进行全面解析,实证研究分级基金折溢价、杠杆、折算套利机制与机会,并通过模拟交易在真实环境下测试套利策略的运行情况。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中较为活跃的融资型分级基金大部分存在溢价交易,但由于溢价套利涉及到的相关交易成本较高,加上套利过程中母基金净值波动风险并不能完全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因此高频套利的alpha收益并不显著,且净值回撤较大。另一方面,实证发现通过预测上折而建立的B份额事件套利单次收益高达3...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山磊  郑柏茹  
上证50ETF期权的上市宣布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步入期权时代。期权是一种企业、银行和投资者等进行风险管理的有力工具,是市场上最活跃的金融衍生品之一,其定价方法及交易策略相对期货及其他衍生品比较复杂及多变。本文首先对我国股票期权运行状况进行简要分析。随后,在评述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期权自身的价格性质,着重介绍期权价格凸性无风险套利策略及其应用。最后,对我国资本市场和期权市场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阳   马超  
本文采用配对交易方法设计出我国黄金期权的套利策略,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运用AU2006所对应的全部认购黄金期权合约存续期内(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5月25日)的5分钟高频收盘价数据,选取形成期内通过协整检验的15对配对组合,采取4+1的窗口模式,将形成期内通过遍历方法取得的最优开仓、平仓以及止损阈值应用于交易期。实证结果表明:(1)本文构建的基于协整模型的配对交易策略在黄金期权市场上具有盈利性。(2)4+1窗口模式能够被应用于以黄金期权为标的的配对交易策略,即4个月的形成期数据或样本内数据能够刻画配对组合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统计特征。(3)基于5分钟收盘价高频数据能够最大程度捕捉“价差偏离”及“价差回复均值”,相较于日收盘价数据,其套利机会更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王国俊  
为了弥补传统统计套利策略的缺陷,提高金融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文章探究一种基于BP-GARCH模型的统计套利策略,对资产配对选取、交易比例确定、交易信号确定都进行了修正,利用BP神经网络具有拟合非线性连续函数的特性来应对配对股间线性关系的波动性,采用动态协整模型用数据的动态非均衡过程来逼近经济数据的长期均衡过程,并在考虑信息变化的前提下,提出基于未来n期价差波动的交易信号的确定模型,对价差序列波动性进行拟合。通过统计套利策略在我国A股银行业的研究表明:基于BP-GARCH的统计套利策略在收益率和风险控制上明显优于传统统计套利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