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7)
- 2023(3684)
- 2022(3096)
- 2021(2686)
- 2020(2179)
- 2019(5226)
- 2018(5005)
- 2017(9639)
- 2016(5330)
- 2015(6112)
- 2014(6103)
- 2013(6169)
- 2012(5971)
- 2011(5431)
- 2010(5771)
- 2009(5247)
- 2008(5148)
- 2007(4392)
- 2006(4021)
- 2005(3642)
- 学科
- 济(26356)
- 经济(26320)
- 管理(11066)
- 中国(10607)
- 方法(9168)
- 业(9020)
- 地方(8593)
- 数学(7807)
- 数学方法(7720)
- 城市(6151)
- 贸(6087)
- 贸易(6083)
- 企(5928)
- 企业(5928)
- 易(5868)
- 融(5826)
- 金融(5826)
- 财(5679)
- 世界(4939)
- 学(4791)
- 城市经济(4437)
- 农(4382)
- 环境(3976)
- 业经(3964)
- 发(3906)
- 银(3756)
- 银行(3750)
- 国际(3701)
- 理论(3681)
- 行(3654)
- 机构
- 大学(81219)
- 学院(77658)
- 济(35209)
- 经济(34260)
- 研究(32018)
- 管理(27436)
- 理学(23254)
- 理学院(22836)
- 管理学(22523)
- 中国(22384)
- 管理学院(22337)
- 科学(18395)
- 京(18174)
- 所(16111)
- 财(14887)
- 研究所(14637)
- 中心(13812)
- 范(12533)
- 师范(12419)
- 财经(11992)
- 院(11787)
- 北京(11618)
- 经济学(11568)
- 农(11351)
- 经(10990)
- 江(10848)
- 师范大学(10733)
- 上海(10647)
- 经济学院(10492)
- 业大(10181)
- 基金
- 项目(51949)
- 科学(41189)
- 基金(38541)
- 研究(37102)
- 家(33891)
- 国家(33653)
- 科学基金(28575)
- 社会(24934)
- 社会科(23711)
- 社会科学(23703)
- 基金项目(20278)
- 省(18013)
- 自然(17764)
- 自然科(17378)
- 自然科学(17377)
- 自然科学基金(17051)
- 划(16710)
- 教育(16400)
- 资助(15607)
- 编号(13705)
- 重点(12006)
- 发(11995)
- 成果(11666)
- 部(11579)
- 国家社会(10930)
- 课题(10456)
- 创(10140)
- 教育部(9951)
- 发展(9918)
- 展(9810)
共检索到123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祖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昌钧 张楠
本文根据“知识评价指标体系”,搜集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中国及北京、上海、广州1991至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算术平均、因子分析等统计工具,对六国及三城市的知识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研究中国及三大中心城市发展知识经济的主要差距以及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知识发展 知识经济 指标 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程骅 陈燕
门户型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本文运用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个门户型中心城市的区位商、城市外向型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和城市流倾向度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它们发展中的空间差异,指出了我国门户型中心城市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加强城市流强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以整体提升城市能级的对策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江华 邵帅 姜欣
加速推进城市化和实现能源总量控制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任务,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文章试图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来揭示城市化发展对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及中国现实。基于62个国家和中国30个省份的混合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框架下,就国际和国内的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考察,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情景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现实来看,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关系,这意味着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随着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而有所不同;而且,中国的能源消费对城市化的弹性系数要远大于国际水平。情景分析结果表明,中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家辉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上海金融业取得长足进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确立。但与伦敦、纽约等五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经济总量、金融业增加值、市场交易量、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员和其他软实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上海要紧紧抓住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利机遇,加快经济发展,调整金融结构,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机构集聚度,增强金融市场影响力,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实力比较 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帅新
本文基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立足国家中心城市开放合作平台、经贸交流合作、国际软实力等国际化特点,从开放载体、开放通道、对外经贸人文合作、国际化政策环境等四大类指标,构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后疫情时期国际经济社会交流合作尚处于恢复期,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明显分化,北京、上海等城市多数国际化指标领先;广州、重庆、成都、天津等城市部分国际化指标有一定优势;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多数国际化指标有一定劣势。根据对比结果,提出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提升对策:明晰城市国际化功能定位,优化提升开放载体功能,提升国际开放通道功能,建设国际化现代产业功能体系,持续增强城市国际化软实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谊
分析了温州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提出应当培育三大核心功能:第一,构建制造业垂直分工体系,强化生产性服务功能;第二,发展独占性资源产业,提升流通服务功能;第三,培育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强流通服务功能。最后,结合温州的发展现状及区位优势,提出了建立区域协调机制,重构产业体系与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三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心城市 核心功能 温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司可 路洪卫 彭玮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受多种条件共同影响的系统工程,在消费市场亟需提质扩容的背景下,各种条件如何搭配才能更好地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现实问题。构建多维度理论模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4个世界一线城市的数据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营商环境是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三种模式,即高企业入驻和优营商环境组成的商业金融模式,高国际来访和优营商环境组成的国际交往模式,高企业入驻、优营商环境、高国际来访和高环境宜居组成的文化宜居模式。基于此,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从吸引优质跨国企业集聚、促进城市人口双向流动、展示城市特有文化魅力等方面着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秋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探究了数字经济对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明显缩小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经济差距,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创新差距是数字经济影响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经济差距的重要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经济差距的影响存在基于城市区位和中心城市规模的异质性。相比于远离中心城市的外围城市,数字经济更能显著缩小中心城市与其紧靠的外围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另外,当中心城市规模过大,对周围城市的数字资源形成了过度集聚时,数字经济对城市间经济差距的作用不再呈明显的缩减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琪延 王博
本文通过构建世界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统计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对北京、伦敦、纽约、巴黎、东京5个世界中心城市的城市文化竞争力及城市文化竞争力核心要素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北京在5大中心城市中的优势和特色、劣势和短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北京文化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世界中心城市 文化竞争力 熵权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赟赟 马文军
旨在建立"四个中心"的上海,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不仅要以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发展,还要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目标。本文在对现有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分析比对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性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同时也为上海均衡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宋炳林 陈琳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上海为参照,对杭宁苏合甬等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进行国际化水平比较研究。评估效果显示,苏州凭借经济国际化领域的较大优势,综合得分排名首位;杭州、南京、宁波各有所长,分列二至四位;合肥则亟需以经济国际化为引领,带动城市国际化的全面提升。结合定量分析,归纳总结长三角各中心城市国际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并提出全面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开放水平、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 都市圈中心城市 国际化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庆均 易露 唐菁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的高级形态载体。从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和消费满意度五个维度构建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TOPSIS法对其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收敛性分析、修正的引力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25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为样本,剖析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2017—2022年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城市间发展差距大且呈现出梯队层级分布态势;从各维度看,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消费满意度四个维度发展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消费繁荣度涨幅最大,到达便利度发展水平较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间发展的绝对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追赶效应使得相对差距缩小;从空间格局看,城市初步形成了北部“北京+天津”集聚圈、南部“广州+深圳”集聚圈以及以上海为首的长江联系带的“两圈一带”总体空间网络格局,表现出“高者全局集聚、低者局部扩散”的集散效应特征,城市间有着“核心城市占据主导,边缘城市结构优化”的非均衡空间联系。因此,应立足城市比较优势、深入挖掘并梯次培育特色消费增长点,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把握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多层级优化城市消费资源空间配置,重视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圈扩容、结构优化的消费空间发展格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芳东
对世界银行2011年一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的研究发现,我国"两岸四地"价格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价格总水平最高的是香港,其余依次是澳门、大陆和台湾地区;分项目看,服务类价格水平差异较大,而商品类价格水平差异较小;从趋势看,2005~2011年大陆、澳门价格水平上升,香港、台湾地区价格水平下降,相互之间差距缩小。在剔除价格水平差异因素之后,大陆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与其他三地存在较大差距。研究表明,影响"两岸四地"货币购买力和价格水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通胀率、汇率、经济全球化、竞争优势等。此外,需注意国际比较项目因调查数据质量问题、比较方法缺陷可能引起比较结果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雄 宋丕丞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城市交易功能广域化、国际化的集中体现,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国家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密不可分。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具备了发展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条件。通过对北京经济与商贸发展在国内及国际上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可知,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商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同时北京的经济总量、商业资源供给、地区影响力方面在国内具有优势;在国际城市比较中,北京既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也存在诸多不足,包括经济总量与人均量、商业特色、服务业水平等方面。基于比较分析,北京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迈进过程中,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完善商贸...
关键词:
北京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