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2)
- 2023(4473)
- 2022(3978)
- 2021(3892)
- 2020(3505)
- 2019(8083)
- 2018(8460)
- 2017(17431)
- 2016(9235)
- 2015(10604)
- 2014(10459)
- 2013(10395)
- 2012(10149)
- 2011(9215)
- 2010(9421)
- 2009(9083)
- 2008(8834)
- 2007(7978)
- 2006(7354)
- 2005(6938)
- 学科
- 济(36044)
- 经济(35997)
- 管理(25729)
- 业(22886)
- 方法(16941)
- 企(16879)
- 企业(16879)
- 数学(14652)
- 数学方法(14531)
- 中国(12626)
- 财(11409)
- 贸(10091)
- 贸易(10087)
- 易(9949)
- 农(9843)
- 制(9281)
- 银(9135)
- 银行(9129)
- 融(8849)
- 金融(8849)
- 行(8797)
- 业经(8232)
- 税(6542)
- 务(6348)
- 财务(6333)
- 财务管理(6319)
- 农业(6273)
- 税收(6062)
- 和(6028)
- 收(6027)
- 机构
- 大学(137768)
- 学院(133463)
- 济(58806)
- 经济(57613)
- 管理(51829)
- 研究(44383)
- 理学(43082)
- 理学院(42677)
- 管理学(42215)
- 管理学院(41959)
- 中国(37627)
- 财(31636)
- 京(29870)
- 财经(24595)
- 科学(23129)
- 经(22266)
- 所(21986)
- 中心(21106)
- 北京(19745)
- 研究所(19297)
- 江(18921)
- 经济学(18776)
- 财经大学(18184)
- 范(17406)
- 师范(17323)
- 经济学院(17210)
- 农(16520)
- 州(15994)
- 院(15517)
- 业大(15234)
- 基金
- 项目(77774)
- 研究(61875)
- 科学(60503)
- 基金(56543)
- 家(47700)
- 国家(47338)
- 科学基金(39646)
- 社会(39177)
- 社会科(37243)
- 社会科学(37235)
- 基金项目(29336)
- 编号(27855)
- 教育(27646)
- 省(27049)
- 成果(25506)
- 划(23750)
- 资助(23529)
- 自然(22679)
- 自然科(22044)
- 自然科学(22034)
- 自然科学基金(21626)
- 部(18565)
- 项目编号(18450)
- 课题(16829)
- 国家社会(16731)
- 重点(16702)
- 教育部(16372)
- 发(16365)
- 性(16021)
- 人文(15949)
共检索到212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登宪 王志华 乔丽华
保护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征信立法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国外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立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欧美个人数据保护体制。通过借鉴这些国际经验和做法,为我国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保护 立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涛
大数据时代来临,个人隐私与数据效用之间的张力也随之出现。数据匿名化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也致力于发挥数据的最大效用。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文献及公开资料进行分析,对欧盟个人数据匿名化的立法背景与立法内容进行考查,对欧盟个人数据匿名化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得出对我国个人信息匿名化的启示。研究发现,欧盟个人数据匿名化是以"情境化"的个人数据概念为前提,并确立了个人数据匿名化的有效性标准,即数据控制者与任何第三方均不能通过"一切"、"可能"和"合理"的手段来识别数据主体,同时强调对匿名数据的风险评估。中国有必要借鉴欧盟的经验,完善"个人信息"的法律概念,建立个人信息匿名化之有效性标准,强化匿名信息之风险性评估。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登宪 王志华 乔丽华
保护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征信立法的核心内容。对国外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立法进行梳理,探讨欧美个人数据保护体制,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为我国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信息保护立法 征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宇飞 王雄飞
对金融行业的个人数据保护,欧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护消费者基本权利和促进商品、人员和服务的自由流动之间寻求平衡。欧盟对金融行业个人数据保护的立法包括三个层次:通过宪法性渊源,确定了个人数据受保护的基本人权地位;一般性立法和特别法。正在制订中的《征信管理条例》应当在立法理念、个人信息分类、各主体权利义务配置等方面对欧盟的立法进行借鉴。
关键词:
金融 个人数据 保护 征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朝兵
个人信用信息是能够反映特定个人的信用状况的各种信息资料的总和,在性质上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在个人信用信息隐私的立法保护上,主要存在欧盟的统一立法和美国的分散立法两种立法模式。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立法应当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并借鉴欧盟和美国立法中的合理之处,确立统一立法与行业立法并举的折中模式。通过统一立法确立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最低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的行业立法,以健全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隐私保护 立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姜盼盼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当事人同意面临着外溢效应和无限授权效应的实践难题,通过考察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法发现,其对当事人同意的立法规定是:以积极肯定的方式表示同意;当事人同意须为自主同意、特定同意、知情同意和明确同意;对未成年人的同意有特殊的规定。我国应借鉴欧盟立法经验:严格限制默示同意,当事人同意原则上采用明示同意;当事人同意应为实质化,提倡同意的"四要件"生效模式;对于未成年人的同意,建立行之有效的确认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亚芹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和运行以来,个人征信业正逐步成长壮大。由于征信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信用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在促进征信业发展中,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注重个人信息主体征信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
个人征信 权益保护 法律制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丽玲 杨蕙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人数据信息的挖掘与保护意义凸显。信息增值理论、大数据理论为个人数据信息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信息伦理理论则为个人数据信息的开发利用行为指明了社会规范;而隐私权理论与删除理论更为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与具体方法。文章提出"个人数据信息开发与保护并行"的观点。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信息开发 信息保护 大数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毅菁
指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客观地改变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认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仅无法解决在具体实施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无法赶上世界"数据民主"的浪潮。立足我国立法现状,结合大数据发展趋势,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珂
我国的立法已远远滞后于网络业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数据侵害他人隐私权的现象时常发生。笔者通过介绍个人数据定义及其法律特点,个人数据侵权的方式和法律构成要件,通过比较研究美国法和欧盟法保护个人数据的各种具体的制度,分析两种立法模式的利弊,提出中国个人数据侵权的立法建议,希望能推动中国《个人数据法》的立法进程。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侵权方式 立法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鹂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愈发频繁,对其监管也逐渐成为各国个人信息保护管理的重点领域。澳大利亚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通过对澳大利亚联邦和州层面的数据保护立法和个人数据跨境流动制度情况进行梳理研究,为我国个人数据跨境流动监管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苏江 姬明
法制是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但我国的征信体系立法建设较为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征信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征信立法进程。比较美国、欧洲征信立法的内容和特点,根据我国征信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征信立法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征信立法 国际比较 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帆
由于征信具有严重依赖法律与监管的特征,所以健全的征信体系仰仗着征信法律的完善。征信立法的核心是保护数据主体尤其是消费者的权益,而消费者的首要权益是享有数据保护的各项权利。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数据保护法律最为严格的欧洲征信国家的征信立法背景、实践情况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欧洲 征信立法 数据保护 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弓永钦 王健
数据外包业务是我国国际服务外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外包层次和竞争水平的机会所在。数据外包业务包括大量个人数据的处理,涉及隐私保护问题。目前,7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针对个人数据的跨境流动进行了立法保护,以我国8个主要发包国(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为例可以看出,接包国是否具有隐私保护立法和是否加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隐私规则体系成为发包国(地区)的重要考虑因素。为了保证数据外包业务的健康发展,我国应尽早颁布全国性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律或加入区域跨境隐私规则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梦寻
受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影响,全球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进入了全新阶段,域外个人信息犯罪立法也随之展现重新识别个人数据行为犯罪化、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类型围绕个人信息权利不断细化、个人信息犯罪的刑罚力度明显增强等新的特征。域外个人信息犯罪的立法变化表明:个人信息犯罪刑事法网日益严密,罪的设置围绕个人信息权利展开成为刑法规制的主要思路,刑的加重成为个人信息犯罪刑罚设置的未来趋势。这为我国个人信息犯罪的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