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7)
- 2023(6660)
- 2022(5598)
- 2021(5368)
- 2020(4729)
- 2019(10641)
- 2018(10361)
- 2017(20403)
- 2016(11242)
- 2015(12408)
- 2014(12416)
- 2013(12493)
- 2012(11730)
- 2011(10201)
- 2010(10449)
- 2009(9424)
- 2008(9716)
- 2007(8493)
- 2006(7232)
- 2005(6788)
- 学科
- 济(38875)
- 经济(38828)
- 管理(35843)
- 业(34876)
- 企(28223)
- 企业(28223)
- 财(27614)
- 方法(18466)
- 数学(15949)
- 数学方法(15802)
- 制(14478)
- 农(14079)
- 务(13523)
- 财务(13516)
- 财务管理(13459)
- 财政(13106)
- 企业财务(12969)
- 中国(12319)
- 贸(11665)
- 贸易(11662)
- 易(11472)
- 银(11441)
- 银行(11426)
- 融(10935)
- 金融(10934)
- 行(10832)
- 政(10547)
- 体(10103)
- 体制(9086)
- 学(9064)
- 机构
- 大学(151896)
- 学院(151840)
- 济(64333)
- 经济(63034)
- 管理(55594)
- 研究(53758)
- 理学(47519)
- 理学院(46964)
- 管理学(46228)
- 管理学院(45938)
- 中国(43892)
- 财(41102)
- 科学(32363)
- 京(31868)
- 所(28862)
- 财经(28416)
- 农(27788)
- 经(25850)
- 研究所(25781)
- 中心(24742)
- 江(23141)
- 业大(22317)
- 农业(22062)
- 财经大学(21153)
- 经济学(20412)
- 北京(20300)
- 院(19238)
- 经济学院(18528)
- 州(18098)
- 范(17765)
- 基金
- 项目(98400)
- 科学(76637)
- 基金(72169)
- 研究(69938)
- 家(63984)
- 国家(63478)
- 科学基金(53483)
- 社会(44272)
- 社会科(42232)
- 社会科学(42220)
- 基金项目(37644)
- 省(37418)
- 自然(35044)
- 自然科(34321)
- 自然科学(34311)
- 自然科学基金(33741)
- 教育(32030)
- 划(31975)
- 资助(30785)
- 编号(26910)
- 成果(22930)
- 部(22762)
- 重点(22629)
- 性(20968)
- 发(20432)
- 创(20125)
- 科研(19613)
- 教育部(19239)
- 课题(19222)
- 创新(18967)
共检索到238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易华
面向零售客户的理财业务(国外一般称为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全球回报丰厚、增长迅速的金融服务领域,而全球股票市场表现不佳和低利率环境使兼具资本保值和增值特点的结构性个人理财产品迅速升温,成为个人理财市场上的一大亮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永绯
2007年以来,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迅猛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关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挑战,以及其监管盲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认为,监管部门应从督促商业银行提高产品风险监管能力、改进监管手段和完善监管手段入手,对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进行监管。
关键词: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 金融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会颖 刘庆娜
近年来,理财产品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规模增长快、产品种类多、利润占比大等显著特点。据统计,2011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22379款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同比增长97.0%,创出历史新高,发行规模超过15万亿元,远远超过2010年全年的7.05万亿元。可见,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金融业创造利润的重要增长点和拓展业务的战略重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弊端(一)银行理财产品现状银监会要求银行在报表附注中必须披露中间业务各项余额等信息,但并没有给出中间业务的分类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各银行都侧重于突出自身的优势项目,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海滨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理财产品功能也不断演化,在优化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创新特色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现有利率市场体系,影响着货币信贷调控效果。中央银行应该全面看待银行理财产品功能演化的多方面作用,引导并发挥其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自发于市场的创新力量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理财产品市场在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下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肖立晟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自发性的市场化行为,满足了居民的财富管理和企业的资金需求,并间接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理财产品风险总体可控,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一方面,在理财产品业务链中,银行的负债主要为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而资产多为中长期贷款。一旦不能继续滚动发展理财产品,则会触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理财产品银行将大部分债券类理财产品投放到中低评级的"城投债"资产中,潜在的违约风险不容忽视。未来需要进一步合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信息披露、明确各相关方的法律关系,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创新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川
金融理财产品监管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监管领域。对于效果导向型监管、将理财产品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将标准化理财产品视为金融工具以及设立独立的理财投资者保护机构等问题,在我国还未形成监管共识。因此,相关监管和立法机构需要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范围、行业治理、违法行为惩戒、投资者保护和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和规范。
关键词:
金融监管 理财产品 制度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燕 张冬妮
本文旨在通过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介绍,阐明该类产品的产生背景以及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思路。
关键词:
结构性 外汇理财产品 银行 风险 收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翟立宏 张星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产生发展与现状评析近年来,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币种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个人外汇投资需求也逐渐增强。2003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宽松的个人购汇新政策,居民个人外汇存款增加。为在快速增长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莹 李舒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交易特征融为一体的新型理财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部分。从目前看,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还缺乏相应的衍生工具市场,商业银行投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定,发展还远不成熟,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创新的障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结构性理财产品 金融创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一一阳光理财B计划,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标志着中国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存款的高收益,使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之后十二年间,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为背景,以银行利率市场化为契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性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末,41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年末存续共计53163款理财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超
保理(保付代理)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缩影,在满足商业保理公司的融资需求、拓宽公众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信用风险的分散与传递过程中,交易主体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最终也会扩散到投资者身上。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保理理财产品的业务模式、法律关系以及存在法律的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风险的防范建议以及如何实施对该类产品监管的意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琳 于涛 姜道奎
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三者角度出发,对三者博弈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构建互联网理财产品质量监管三方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揭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结合博弈模型的结果为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出建议,以提高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质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顾青
理财产品并表核算的制度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33号准则"),商业银行是否能"控制"其发行的理财产品,是判断该理财产品是否应被纳入合并范围的标准。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即,判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永利 王婧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理财产品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而监管规定相当薄弱,没有对关联交易进行范围界定,更不用说提出系统有效的监管措施。虽然关联交易有时有积极作用,但不当关联交易存在巨大风险,实施监管很有必要。借鉴国内外针对基金以及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对于理财产品关联交易,建议建立投资者同意制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当关联交易的投资者救济机制等监管措施,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关联交易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