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8)
2023(7002)
2022(5752)
2021(5431)
2020(4218)
2019(9776)
2018(9769)
2017(17879)
2016(10093)
2015(11302)
2014(11411)
2013(11197)
2012(10799)
2011(9840)
2010(10358)
2009(9578)
2008(9433)
2007(8433)
2006(7629)
2005(7232)
作者
(29743)
(24541)
(24152)
(23338)
(15802)
(11926)
(11354)
(9711)
(9330)
(8843)
(8507)
(8403)
(7925)
(7871)
(7788)
(7722)
(7288)
(7245)
(7142)
(7061)
(6388)
(5968)
(5905)
(5776)
(5528)
(5495)
(5492)
(5489)
(5047)
(4942)
学科
(44439)
经济(44370)
管理(26683)
(20267)
(16731)
企业(16731)
方法(16529)
数学(12775)
地方(12746)
数学方法(12483)
(12344)
环境(10989)
中国(10807)
(10669)
理论(10362)
业经(9280)
(9073)
金融(9072)
(8808)
(8663)
地方经济(7676)
农业(7408)
(7306)
(7261)
贸易(7256)
(7092)
银行(7081)
(6983)
(6863)
(6846)
机构
大学(147567)
学院(146626)
(58157)
经济(56637)
研究(53540)
管理(52290)
理学(43734)
理学院(43119)
中国(42323)
管理学(42221)
管理学院(41946)
(33043)
科学(33029)
(27780)
(27551)
研究所(24763)
中心(24137)
(23525)
(22529)
师范(22376)
(21878)
北京(21690)
财经(21234)
(19968)
业大(19518)
(19114)
(19101)
师范大学(18324)
经济学(17910)
农业(16760)
基金
项目(93376)
科学(73117)
研究(71125)
基金(65848)
(57427)
国家(56966)
科学基金(48118)
社会(43830)
社会科(41457)
社会科学(41446)
(36243)
基金项目(33927)
教育(33237)
(31070)
编号(29691)
自然(29648)
自然科(28720)
自然科学(28709)
自然科学基金(28152)
资助(27110)
成果(25483)
重点(21969)
课题(21473)
(20997)
(20633)
(18791)
国家社会(18335)
(17762)
(17558)
创新(17550)
期刊
(70616)
经济(70616)
研究(46566)
中国(32943)
教育(22703)
学报(20949)
(20314)
科学(20003)
(19836)
管理(19420)
大学(15946)
(14729)
金融(14729)
学学(14570)
技术(13936)
农业(13811)
财经(10171)
业经(10121)
经济研究(9933)
问题(9311)
国际(9236)
图书(8807)
(8799)
资源(8745)
(8669)
(8136)
统计(7885)
世界(7446)
(7299)
论坛(7299)
共检索到234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丁丁  刘国艳  
上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建立和形成关于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在此指导下相继开展了国家公园保护、矿区复垦、水权交易、绿色标识等方面类型多样的探索性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国"十一五"时期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高国力  丁丁  刘国艳  
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与国外的各类生态保护区域相似,系统、深入地了解国外关于各类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丘水林  靳乐山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但由于结构性经济政策缺位,致使生态保护红线区利益相关者面临经济利益损失,因此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实践探索存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位、市场化补偿手段应用性有限、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关注不足等问题。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关键性要素主要包括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条件性和有效性。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需瞄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制定差别化的补偿标准,配合使用不同补偿方式,精准有效监督补偿客体,构建补偿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世昌  肖文  李宇彤  
德国是较早重视生态保护并推行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家。通过生态补偿实施,德国用了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将一个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变成极具环境竞争力的国家,促进了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其生态补偿的理论、制度、特点与做法值得借鉴与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要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宁波  张正岩  刘望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耕地水平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耕地数量与质量持续下行,耕地生态环境遭受着严峻挑战,建立稳固且有效的耕地保护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耕地生态补偿是耕地保护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美国、德国及加拿大等国家耕地方面较为成熟的生态补偿实践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了在明确补偿主体、转变生产方式、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策启示,以期为完善中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宁波  张正岩  刘望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耕地水平的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耕地数量与质量持续下行,耕地生态环境遭受着严峻挑战,建立稳固且有效的耕地保护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而耕地生态补偿是耕地保护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本文阐述了美国、德国及加拿大等国家耕地方面较为成熟的生态补偿实践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提出了在明确补偿主体、转变生产方式、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策启示,以期为完善中国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倩  
生态补偿是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生态服务提供过程中各参与者的相关利益进行调节以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从而解决环境问题。使生态补偿从理论走向实践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内容。立足于国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从对比使用者付费项目和政府付费项目差异的角度对部分国外生态补偿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重视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发挥、重视中介机构的培养、明确生态补偿的环境目标、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和付费形式及采取多种措施注重项目的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王荣成  
在"空间管制"和"功能区划"的管理模式下,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外部作用"或"外部性"非常明显,如果获益者不补偿,区域协调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面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个科学命题和重大实践,生态补偿还要同时解决人地关系中的区域关系,这就是区域生态补偿问题。区域生态补偿是从"区域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和操作生态补偿,关注于区域主体,关注于区域尺度上的"生态-经济"过程和资源环境问题,并通过相应的区域政策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整个生态补偿尺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区域生态补偿,区域制度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强势的地方政府和异常活跃的地方经济,及其形成的"行政经济区域",以及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爱敏  葛颜祥  耿翔燕  
构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行为选择不同,影响到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与实施,进而对水源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利益诉求,将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受偿者与补偿者,二者在生态补偿中的行为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利用博弈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受偿者与补偿者的支付矩阵,分析了在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中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选择机理,给出了双方行为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从而得出了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优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补偿者的风险偏好、监管成本以及受偿者不保护生态环境的超长收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纪昌品  欧名豪  
区域协调与利益补偿是实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经济发展带来的耕地面积减少、区域间耕地保护压力与机会成本差异、区域间耕地保护责任与义务不对等等方面阐述了耕地保护区域协调的客观性与必要性,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益补偿区域协调的基本思路,并从补偿/受偿区域确定、补偿途径选择、补偿标准测算、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对区域间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的具体运作做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区域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有较强的现实必要性,各区域的实际情况也具备了进行协作的基础,同时需要在制度层面为耕地保护利益补偿的区域协调提供必要的保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鹏  
运用文献回顾以及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土地使用管制的目的、功能、手段、效果、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土地使用的限制是目前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突出和新的问题。研究认为,必要的管制是有益的,但是要审慎运用管制手段,并注重对权利主体的利益保护和必要的补偿。土地使用管制是政府配置土地资源、干预土地市场的一种方式。纠正土地使用的外部性、提供公共产品是管制的主要目的。土地使用管制的存在是必要的,但是人们必须注意加强对其效果的研究。这些效果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土地使用管制本身是有成本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使用管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具有弹性化和市场化。由于管制而给有关主体造成的影响可通过税、费或者补偿的方式予以再调整,以维护社会公平,并达到特定的社会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宁  王磊  张建清  
流域生态补偿是保护流域生态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博弈论中静态博弈和动态演化博弈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流域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决策行为及深层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域生态补偿中,仅依靠上、下游政府间的自主选择无法实现上游政府采取"保护"策略、下游政府采取"补偿"策略这一社会所期盼的最优策略,必须引入中央政府进行干预,构建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上游政府、下游政府的行为,使得上游政府选择"保护"策略、下游政府选择"补偿"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某承  熊英  伦飞  张永勋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欧盟是全球最先发起农业生态补偿的地区,学习其先进经验在探索中国GIAHS生态补偿机制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探讨建立GIAHS生态补偿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欧盟农业生态补偿的补贴政策,并从每年的农业转换面积占比、农民进入与退出比例方面分析了欧盟农业生态补偿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缺陷,发现补贴政策虽然在激励各成员国从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转换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法保障农户持续地从事该行业。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GIAHS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寒凝  殷高峰  
自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中国银保监会接管以来,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经营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资产规模大、贷款不良率偏高、计提的风险准备难以有效覆盖不良贷款、风险较高的非标投资规模及占比偏大、资本充足率偏低等风险。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一旦面临破产清算,相关利益人的保护机制问题势必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案例远不及美国丰富。因此,美国应对商业银行市场清退事件,并对相关利益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