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9)
- 2023(12587)
- 2022(11047)
- 2021(10460)
- 2020(8492)
- 2019(19912)
- 2018(20067)
- 2017(38190)
- 2016(21128)
- 2015(23887)
- 2014(24178)
- 2013(23707)
- 2012(21906)
- 2011(19481)
- 2010(19575)
- 2009(17463)
- 2008(17095)
- 2007(14911)
- 2006(13013)
- 2005(11552)
- 学科
- 济(76405)
- 经济(76306)
- 管理(59998)
- 业(54681)
- 企(46424)
- 企业(46424)
- 方法(35716)
- 数学(29969)
- 数学方法(29577)
- 财(21134)
- 农(20444)
- 中国(20150)
- 学(17945)
- 业经(17640)
- 理论(16330)
- 地方(16123)
- 贸(15106)
- 贸易(15096)
- 易(14671)
- 环境(14145)
- 制(14000)
- 和(13978)
- 务(13933)
- 财务(13866)
- 财务管理(13831)
- 农业(13599)
- 融(13365)
- 金融(13363)
- 企业财务(13062)
- 银(12795)
- 机构
- 大学(290471)
- 学院(290455)
- 管理(114308)
- 济(107916)
- 经济(105192)
- 理学(98185)
- 理学院(97105)
- 管理学(95373)
- 管理学院(94862)
- 研究(93339)
- 中国(70985)
- 京(62156)
- 科学(58614)
- 财(51797)
- 所(46919)
- 农(43506)
- 江(43148)
- 中心(43028)
- 研究所(42430)
- 业大(42414)
- 财经(41000)
- 北京(39730)
- 范(39699)
- 师范(39315)
- 经(37102)
- 州(36178)
- 院(34195)
- 农业(33938)
- 技术(33053)
- 师范大学(31555)
- 基金
- 项目(195285)
- 科学(151089)
- 研究(147142)
- 基金(137461)
- 家(118423)
- 国家(117344)
- 科学基金(100492)
- 社会(88037)
- 社会科(83213)
- 社会科学(83190)
- 省(77681)
- 基金项目(73267)
- 教育(68557)
- 自然(65201)
- 划(64775)
- 自然科(63572)
- 自然科学(63560)
- 编号(62723)
- 自然科学基金(62363)
- 资助(57116)
- 成果(51779)
- 课题(43393)
- 重点(43273)
- 部(42244)
- 发(41224)
- 创(40660)
- 项目编号(38921)
- 创新(37770)
- 大学(37251)
- 科研(37118)
- 期刊
- 济(120376)
- 经济(120376)
- 研究(86542)
- 中国(56199)
- 学报(44836)
- 管理(41199)
- 教育(40242)
- 科学(39870)
- 财(39614)
- 农(39140)
- 大学(33769)
- 学学(31089)
- 农业(27519)
- 技术(26987)
- 融(26867)
- 金融(26867)
- 业经(20004)
- 图书(19575)
- 财经(18650)
- 经济研究(18137)
- 经(15701)
- 理论(15609)
- 问题(15471)
- 实践(14655)
- 践(14655)
- 业(14118)
- 科技(13917)
- 现代(13260)
- 书馆(13228)
- 图书馆(13228)
共检索到429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幸泽林 易凤
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绿色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快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降碳项目的支持力度"。2014年国内首次推出的低碳"绿色债券"——"碳收益中期票据"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工作正式启航。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载体,"绿色债券"逐步得到认可,一些国家和组织使用"绿色债券"解决低碳项目投融资的实践也较为成功,研究国际"绿色债券"运作机制及成功案例,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机制,促进绿色金融工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环境保护 金融 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羽 陈晓琦
绿色债券作为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其创新理念贯穿于不同发展时期。我国绿色债券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较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丰富实践经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其标准体系、项目认定、激励机制、产品创新、监管制度、信息披露等关键要素暴露出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开展绿色债券发展与创新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债券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发展 创新 国际比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琰
绿色发展是将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新型发展,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绿色债券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中长期融资工具,不仅为绿色发展开辟了创新渠道,更是一国债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为解决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问题、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提供了必要支持。探索绿色债券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对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实现绿色债券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完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一带一路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董珂 谭静 许阳
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国际上开展了绿色城市广泛的实践活动。力图在中外实践的基础上构建起绿色城市理论的体系框架;明确绿色城市理论支撑、研究范畴与目标愿景,辨析绿色城市的定义内涵;构建绿色城市发展原则、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的全空间目标体系;提出完整的绿色城市的全要素技术体系;提出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评估监督的全过程标准体系;覆盖不同地域、规模、类型、专业领域的绿色城市的全领域示范体系。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陈旸 薛杨阳
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了浙江、广东、江西、贵州、新疆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本期专题邀请来自央行、试验区、金融机构和学界专家共同探讨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总结和交流实践经验,分析各地区与相关领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宣传绿色金融的理念、工具与方法,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速经济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
绿色转型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廖理 马骏
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2017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浙江、江西、
关键词:
绿色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把握新一轮经济金融发展机遇、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既是全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平衡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经济必然催生绿色金融。对银行业而言,发展绿色金融,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与实现自身盈利的最佳结合点,也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平 郭青华 许玥玥
中国与欧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布了绿色金融分类标准的主要经济体。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实践体,2021年9月发布的“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框架是目前国际绿色债券最新和最先进的实践框架。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碳中和债券的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欧盟绿色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碳中和债券的规模、品种和发行主体均有待扩大,碳中和债券与经济周期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性有待整合,碳中和债券绩效导向和外部报告审查力度有待提高。今后在中欧绿色对话和合作的大背景下,对照“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标准,我国应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意规避绿色金融风险、强化碳中和债券的政策协调和经济杠杆作用、加强绩效评估和多部门协同监管、推动与国际标准对接并加快国际合作,以进一步推动碳中和债券发展,从而强化我国在引领可持续金融国际共识和国际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碳中和 “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闫柯旭
由于绿色产业融资的巨大需求、绿色项目产生的环境收益及绿色发展享受的政策红利,绿色债券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绿色债券具有"债券性"和"绿色性"双重特性。较高的信用水平保障了绿色债券的偿还性,市场的高度认可支持了绿色债券的流通性,环境信息的披露提高了绿色债券的安全性,环境收益的持续增强了绿色债券的收益性。绿色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绿色资产创造了可持续的综合效益。通过直接量化、间接比较和定性评价三种环境效益评价模式,可为绿色债券发展趋势的预测和环境效益的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语洋
按“贴标”与“非贴标”、“五年规划”与“30·60”纵横两个维度,文章将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展历程划分为非贴标绿债服务绿色发展、贴标绿债起步并快速发展、“双碳”目标下绿色债券新发展三个阶段。当今中国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已成为服务国民经济低碳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可以预期,在包括绿色债券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强有力支持下,中国“30·60”“双碳”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岩
绿色债券是针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新兴金融工具。近年来,能源节约和环保的呼声愈高,多数国家已将绿色债券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推力量。我国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较晚,系统理论研究也较少,更无法实现金融投资评价。基于此,本文以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作为绿色债券研究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绿色债券市场结构和绿色债券差异,丰富了我国绿色债券理论,也为我国今后推广绿色债券,完善绿色债券市场提供了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国际比较 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岩
绿色债券是针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新兴金融工具。近年来,能源节约和环保的呼声愈高,多数国家已将绿色债券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主推力量。我国债券市场发行绿色债券较晚,系统理论研究也较少,更无法实现金融投资评价。基于此,本文以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作为绿色债券研究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绿色债券市场结构和绿色债券差异,丰富了我国绿色债券理论,也为我国今后推广绿色债券,完善绿色债券市场提供了实践性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国际比较 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遥 徐楠
中国发展绿色债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践,可缓解节能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助于拓展金融机构业务空间以及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发展中国绿色债券的可行性在于其具备稳定的顶层设计基础、积极的政策环境基础、良好的市场基础、潜在的投资者基础。中外绿色债券在发展路径、项目分类覆盖范围、募集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第三方认证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统一对绿色债券的界定和项目分类;对募集资金使用实施特殊管理;绿色债券应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鼓励绿色认证;出台激励措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谊成 刘小瑜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至此,围绕“碳中和”及”碳达峰”转型的金融创新序幕拉开,各部门从完善碳金融相关制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行业监管政策也逐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其中,金融市场工具创新主要以绿色(碳中和)债券、绿色(碳中和)信贷、绿色(低碳)指数、绿色(低碳)基金及设立支持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抓手。“碳中和”金融实际上是绿色金融的一个子集。我国自2015年起一直致力于引导金融支持绿色减排领域,尤其是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梦瑶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成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债券标准是衡量债券是否具备绿色属性的准则,也是确保绿色债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石。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绿色债券标准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提出绿色债券标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完善标准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