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8)
2023(15513)
2022(13392)
2021(12565)
2020(10611)
2019(23858)
2018(23828)
2017(45373)
2016(24795)
2015(27978)
2014(27648)
2013(26765)
2012(24526)
2011(22002)
2010(22168)
2009(20530)
2008(19991)
2007(17811)
2006(15667)
2005(13943)
作者
(70454)
(58404)
(58114)
(55168)
(37191)
(27997)
(26278)
(22755)
(22165)
(21067)
(19956)
(19748)
(18703)
(18501)
(18064)
(17867)
(17368)
(17297)
(16795)
(16694)
(14556)
(14439)
(14042)
(13387)
(13122)
(13094)
(13041)
(12813)
(11733)
(11582)
学科
(90116)
经济(89983)
管理(79246)
(73375)
(63515)
企业(63515)
方法(38852)
数学(32613)
数学方法(32214)
(26685)
中国(26147)
(24491)
(22785)
业经(22551)
技术(21398)
(20803)
地方(18152)
理论(17650)
(17030)
银行(16981)
(16760)
财务(16684)
财务管理(16643)
(16166)
(16147)
农业(16000)
企业财务(15777)
(15670)
金融(15662)
(15490)
机构
大学(344171)
学院(342534)
管理(136350)
(132606)
经济(129498)
理学(117375)
理学院(116056)
研究(114189)
管理学(114134)
管理学院(113494)
中国(86121)
(73971)
科学(70596)
(64376)
(56886)
(53799)
中心(51871)
(51864)
研究所(51409)
业大(50697)
财经(50363)
北京(46738)
(45681)
(44962)
师范(44512)
(42082)
农业(41879)
(41592)
经济学(39087)
技术(37824)
基金
项目(234241)
科学(184435)
研究(174394)
基金(168256)
(146045)
国家(144799)
科学基金(124773)
社会(108754)
社会科(102894)
社会科学(102871)
(92918)
基金项目(89401)
自然(80252)
教育(79982)
自然科(78372)
自然科学(78351)
(77481)
自然科学基金(76940)
编号(71384)
资助(67997)
成果(58929)
(52341)
重点(52167)
(51106)
课题(49941)
(49404)
创新(48197)
(45931)
项目编号(44653)
国家社会(44253)
期刊
(149017)
经济(149017)
研究(103043)
中国(73991)
学报(54242)
管理(53420)
(50622)
科学(49714)
(48894)
教育(44315)
大学(41424)
学学(38724)
农业(33558)
技术(31186)
(30792)
金融(30792)
财经(24657)
业经(24650)
经济研究(22935)
(21042)
科技(19941)
问题(18568)
图书(18386)
(17555)
理论(17024)
技术经济(16690)
(16102)
实践(15585)
(15585)
现代(15518)
共检索到513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超  
首先,对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执行主体的基本构成及其相应的功能进行分析,明确国防工业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其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是自主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而国防科研院所和高校处于辅助性地位;其次,对各创新主体的内在连接机制进行分析,明确各创新执行主体通过技术连接,构成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执行主体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赵富洋  
知识产权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制度保证。文章在明晰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和国防知识产权内涵的基础上,对国防知识产权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和研究了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和国防知识产权保护的关联作用。从意识、法律、管理和人才四个方面提出了在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姜喜龙  夏志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建民  侯光明  张勇  王俊鹏  
在分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特征,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特点、现状和未来要求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防科技工业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和有利因素;认为国防科技工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与其他行业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不同,并提出了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运行配套条件;提出了由传统模式向这一新模式转型的建议,其包括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自主创新战略、加速成果转化和建立良性的人才管理机制等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赣州  范肇臻  
从技术转移角度讲,国防科技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是通过技术扩散产生的,技术创新是由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扩散带来的创新效应发挥作用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转移存在的障碍,考察了美国军工技术溢出传导途径的成功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防技术对于民用技术传导机制,即"由军及民"转化机制、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机制、各级政府政策投入机制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颖  
文章在明晰国防科技知识产权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对知识产权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并根据影响提出了我国国防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钦  周德群  
2000年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若干的科研成果,文章在有关成果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法等方法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科研创新能力,结论认为:我国科技工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在最近这几年不断提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距离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还有较大的差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莽  王九云  王一刚  
本文分析了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保障的四个特点,并探讨了对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保障过程中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岩  
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体制的再认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政策研究室朱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经过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广大职工的努力拼搏,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在我们这样一个当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技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红  员智凯  
新时期中国国防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本文从民用科技资源为国防科技创新服务的视角,研究和解决管理机制和政策机制等问题,使民用科技更好地发挥为国防建设服务的优势和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旭东  李东  
国防科技工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国防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国防科技工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的多个领域,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国家国防利益,又要保证体制的效率。国防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国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围绕这个核心,通过完善金融供给体系和改革国防采购体制,完成国防投融资体制的重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慧  
"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政府主导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变迁的过程,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要求经济调控方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管理模式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调控手段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转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湘黔  周德  林琳  黄麟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摆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和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原   李仁传   张轩豪  
划清军民融合边界,判断哪些领域适合军民融合发展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军地活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有序发展的第一步。基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现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融合边界博弈模型,确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条件,并引入补贴惩罚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算例对博弈模型结论和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由风险成本、协同收益、补贴惩罚机制和初始状态决定,同时影响系统演化合作稳定状态的因素包括互补性可分享资源总量、协同性影响水平、合作风险系数和补贴惩罚机制,资源转化利用水平和合作成本系数不影响演化趋势,并且政府的补贴惩罚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军地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