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9)
2023(7903)
2022(6231)
2021(5512)
2020(4637)
2019(9970)
2018(9955)
2017(18828)
2016(9888)
2015(11484)
2014(11963)
2013(11507)
2012(10079)
2011(8827)
2010(8887)
2009(8321)
2008(8075)
2007(7367)
2006(6623)
2005(6081)
作者
(30482)
(25447)
(25398)
(24017)
(15794)
(12079)
(11573)
(10144)
(9655)
(9082)
(8603)
(8588)
(8089)
(8026)
(7901)
(7726)
(7673)
(7452)
(7193)
(7176)
(6505)
(6306)
(6295)
(5775)
(5726)
(5722)
(5688)
(5644)
(5230)
(5027)
学科
(47133)
经济(47107)
(32392)
管理(32035)
(27227)
企业(27227)
方法(17718)
数学(14847)
数学方法(14663)
中国(13843)
业经(13286)
(12557)
技术(11964)
地方(11913)
产业(11204)
(9089)
农业(8967)
(8170)
(7959)
(7434)
环境(7298)
(7003)
(6998)
(6917)
理论(6910)
银行(6906)
(6506)
(6467)
地方经济(6269)
(6224)
机构
学院(147571)
大学(145900)
(61044)
经济(59685)
管理(59440)
理学(51078)
理学院(50593)
研究(50150)
管理学(49663)
管理学院(49423)
中国(37767)
(31933)
科学(31665)
(25002)
(24922)
(23543)
中心(23343)
(22992)
业大(22716)
研究所(22712)
北京(20065)
财经(19867)
(18802)
(18515)
(18459)
师范(18273)
农业(18248)
(17904)
经济学(17712)
技术(17128)
基金
项目(102162)
科学(81113)
研究(74902)
基金(72229)
(62892)
国家(62423)
科学基金(54163)
社会(47721)
社会科(45499)
社会科学(45489)
(42524)
基金项目(38486)
(34300)
自然(33996)
自然科(33215)
自然科学(33202)
教育(32680)
自然科学基金(32602)
编号(29389)
资助(28352)
(24019)
重点(23178)
(22776)
成果(22580)
创新(21308)
(21190)
课题(20977)
国家社会(19952)
发展(19402)
(19082)
期刊
(69073)
经济(69073)
研究(40943)
中国(32398)
管理(24878)
科学(21546)
(21389)
学报(21389)
(19877)
技术(16846)
大学(16702)
学学(15663)
农业(15155)
教育(13934)
业经(12580)
(11589)
金融(11589)
科技(11545)
经济研究(10633)
财经(9448)
技术经济(9283)
问题(9076)
(8649)
(8572)
(8402)
统计(7899)
(7804)
论坛(7804)
现代(7552)
资源(7394)
共检索到220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晟春  逯万辉  李莉  李恒  
为了评价国防科技工业专利成果产业化绩效水平,本文在对国防单位专利实施应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国防单位专利实施应用指标体系,构建了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模型,设计了一套专利成果绩效评价系统,供用户使用。该系统可实现企业专利产业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包括指标体系权重的打分和计算)、企业专利产业化绩效评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这三大功能。通过该系统的操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评价的指标,并组织企业用户调查,得出并比较企业间专利产业化水平,从而发现企业专利产业化绩效方面需要改进的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义文  黄金明  
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是最大化满足国防建设需求。国防建设对各个不同产业需求与该产业的生产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就是为了均衡这种差异,以求达到供求平衡。这种调整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宏观层次的调整是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微观层次的调整是在同一产业内部进行。在调整优化过程中同时兼顾国防建设需求和企业利益。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汤薪玉  李湘黔  孙浩翔  
作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政策—技术—产业”4个维度分析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内在机理,提出完善基于系统耦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基于区位优势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基于完整价值链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形态以及构建基于军民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中英  孙开利  
文章通过研究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的基本内涵,提出国防科技工业的六大产业特点;利用“投入———产出”关系模型和“大道定理”,分析国防科技工业的产业关联结构,提出改善产业结构即合理的技术创新;最后从政策、企业角度研究合理提高技术创新的途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忠文  
强调了不论是面向国防的军品情报,还是面向社会的民品情报,都要实现产业化。 提出了实现国防科技情报产业化的6条标志。指出了国防科技情报产业化的过程分为形核阶段、吸 附阶段和扩散阶段3个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傅毓维  邵争艳  谷德斌  
众所周知,国防科技工业是为国家安全服务的产业,也就是生产武器装备的产业。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武器系统越来越复杂,研制周期越来越长,一个国防科技工业项目从拟定方案,中间经过研制、试验、生产,到部署新武器系统,一般要花12~15年,有的可能长达20年。整个过程资金密集,技术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姜喜龙  夏志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凌  
加入WTO,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国防科技工业的本质特征出发,分析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原   李仁传   张轩豪  
划清军民融合边界,判断哪些领域适合军民融合发展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军地活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有序发展的第一步。基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现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融合边界博弈模型,确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条件,并引入补贴惩罚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算例对博弈模型结论和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由风险成本、协同收益、补贴惩罚机制和初始状态决定,同时影响系统演化合作稳定状态的因素包括互补性可分享资源总量、协同性影响水平、合作风险系数和补贴惩罚机制,资源转化利用水平和合作成本系数不影响演化趋势,并且政府的补贴惩罚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军地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国平  
国防科技工业应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军工企业的优势,推动军工与地方经济的融合。本文指出了国防科技工业参与中部崛起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参与中部崛起的三个切入重点和三项推进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钦军  
文章认为,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是贯彻落实军委“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思想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着一些困境和矛盾,必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军情而且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为此,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增强平战结合能力。针对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清  王菲  李志祥  
国防科技工业秘密价值包括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国防科技工业秘密的特殊性,更多的研究是关注政治价值,而对经济价值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在全面分析国防科技工业秘密的特点和经济特性以及影响其经济价值的因素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角度对国防科技工业秘密的成本、收益和经济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秘密的管理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慧源  张跃东  林波  
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效率风险相关概念、根源等基本问题进行界定,从竞争与垄断、生产规模、分工、多元化等四个方面分析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风险的关系和发生机理。为规避军民融合资源效率风险,需遵循军民融合发展规律,健全融合管理机制,净化军民市场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慧  
"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是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国家发展战略、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质是政府主导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变迁的过程,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要求经济调控方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管理模式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调控手段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