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1)
- 2023(13146)
- 2022(11514)
- 2021(10515)
- 2020(9303)
- 2019(21825)
- 2018(21623)
- 2017(41919)
- 2016(22507)
- 2015(25702)
- 2014(25913)
- 2013(25801)
- 2012(24173)
- 2011(21953)
- 2010(22809)
- 2009(21423)
- 2008(21071)
- 2007(19169)
- 2006(17235)
- 2005(15720)
- 学科
- 济(116270)
- 经济(116182)
- 管理(64131)
- 业(62030)
- 企(51267)
- 企业(51267)
- 方法(48597)
- 数学(42994)
- 数学方法(42317)
- 中国(26997)
- 农(26379)
- 地方(25082)
- 财(24450)
- 贸(22685)
- 贸易(22671)
- 易(22032)
- 学(21837)
- 业经(21714)
- 制(18717)
- 农业(17578)
- 理论(16527)
- 地方经济(15445)
- 和(15371)
- 银(15247)
- 银行(15211)
- 融(14743)
- 金融(14741)
- 行(14522)
- 策(14187)
- 务(13884)
- 机构
- 大学(333449)
- 学院(333259)
- 济(147171)
- 经济(144183)
- 管理(126670)
- 研究(115859)
- 理学(108487)
- 理学院(107235)
- 管理学(104986)
- 管理学院(104366)
- 中国(88041)
- 京(70604)
- 科学(69331)
- 财(65890)
- 所(59936)
- 农(55160)
- 研究所(54005)
- 江(51965)
- 财经(51957)
- 中心(51928)
- 业大(47725)
- 经(46864)
- 经济学(46071)
- 北京(44867)
- 农业(42933)
- 范(42927)
- 师范(42536)
- 经济学院(41220)
- 院(41188)
- 州(40917)
- 基金
- 项目(212367)
- 科学(166736)
- 基金(153759)
- 研究(153493)
- 家(133868)
- 国家(132812)
- 科学基金(113441)
- 社会(97681)
- 社会科(92680)
- 社会科学(92649)
- 省(83236)
- 基金项目(79934)
- 自然(73158)
- 教育(72215)
- 自然科(71568)
- 自然科学(71547)
- 自然科学基金(70253)
- 划(69765)
- 资助(65646)
- 编号(61945)
- 成果(50924)
- 重点(48268)
- 部(47436)
- 发(46409)
- 课题(43707)
- 创(43462)
- 教育部(40888)
- 创新(40589)
- 科研(40568)
- 国家社会(40137)
- 期刊
- 济(168074)
- 经济(168074)
- 研究(101576)
- 中国(67498)
- 财(52331)
- 学报(50991)
- 农(49880)
- 管理(49399)
- 科学(47472)
- 大学(38784)
- 学学(36414)
- 教育(34994)
- 农业(32935)
- 技术(31867)
- 融(30959)
- 金融(30959)
- 经济研究(28353)
- 财经(26585)
- 业经(25298)
- 经(22995)
- 问题(22007)
- 统计(20262)
- 贸(20180)
- 技术经济(19220)
- 业(18657)
- 策(17948)
- 国际(17073)
- 决策(16463)
- 商业(16094)
- 世界(15940)
共检索到514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严剑峰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怎样安排国防支出才能有利于国防和经济建设,这是国防经济学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文章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经济总量制约国防支出、国防支出又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通过数字模拟比较了三种国防支出战略对于经济增长和国防资本积累的不同影响,对现实中的很多问题给予了解释,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万珺 陈晓和
文章首先将国防支出纳入Solow增长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假定国防支出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与现有实证分析不同,文章基于1952-2008年中国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尝试运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模型来分析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3.434%时,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的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且这种负面作用较为显著;当该比例高于3.434%时,该比例的增加将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然,该比例并非越低越好,也并非越高越好,其局部最优规模由次级门槛值决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蕾
本文把保险业的特殊性和公司治理的一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一个保险公司治理的数理模型。正文第一部分介绍模型的框架并建立起基本的前提假定,第二部分分析保险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的行为策略以及保险公司内外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和经营的不确定性以揭示保险公司治理问题的本质,第三部分对模型进行扩展,探讨多种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机理以显示保险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关键词:
保险公司 公司治理 特殊性 数理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杰 陈渤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历来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模型变量、数据样本的不同,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Feder-Ram模型是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使用最多的模型,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该模型对中国20年来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适度增加国防支出对于现阶段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结论。这对目前总需求不足状况下的国防支出增长政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国防支出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景倜 罗春香
本文在对国内外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方法和结论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费德尔一拉姆理论模型,对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在发展中国家,国防开支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发达国家,国防开支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结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喆 彭斯达 黎明
经济增长与军费开支之间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但不同国防战略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尚未形成明确共识。本文考察了中国与美国军费开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用以分析不同国防战略文化背景下中美军费开支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差异。采用协整的自回归分布滞后边界测试(ARDL)用于确定长期效应,矢量误差校正模型(VECM)被用于分析变量之间的短期效应。结果表明军费开支对美国长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军费开支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未能出现显著关联。
关键词:
国防战略 军费支出 经济增长 ARDL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俊
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直接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索洛增长核算方程清晰而又简明地表达了这一思想,但其过于严峻的假设条件大大降低了该模型对经济增长事实的解释力和政策含义。本文对索洛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放松,并在借鉴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索洛模型进行扩展,从而得出一个具有较强适用性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模型 生产要素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五六
采用门槛Feder-Ram模型研究我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发现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国防负担"门槛结构下的非对称关系,形成了"国防负担"较重(1954-1981年)与较轻(1982-2010年)两个区域。劳动力、投资要素是两区域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国防支出显著性的正外部性、负规模性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国防负担"较轻区域逐渐变得不显著。现阶段适当提高"国防负担"、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会有助于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本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重新阐释了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分析表明,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实际上是一个AK模型,这一点是以几何图示给出的刘易斯模型所无法揭示的。另外,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形成的微观机制上的AK类型的持续增长,也被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忽略。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AK模型 跨期决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六
文章利用最新发展的贝叶斯VAR模型(BVAR)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互动关系,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发展状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部分影响因素,且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累积效应,总体影响较大;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全球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发展的冲击的长期累积效应较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加强 刘璐 郭犇
通过构建一个最大经济增长率下的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东部、中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应该削减竞争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中部地区要合理配置财政支农支出资金,提高支农支出的产出弹性,而西部地区支农支出远未达到最优支出规模,因此,更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东、中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西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小;东、中、西部的行政管理支出均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这表明,三个地区行政管理支出有很强的产出弹性,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干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地方财政 支出结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世伟 冯娟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主体的转轨经济模型,用于分析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动态关联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入差距经历一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实施适度的累进税政策会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同时,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国璋 魏梅 冯等田
本文从鲍莫尔的"成本病"说起,建立了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首先从理论上通过模型推导出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的决定因素,然后利用协整方程解释了我国各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机理和结构偏离问题。通过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三次产业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的是第一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会引起各产业就业份额减少;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会导致第一次产业就业份额增长率的降低和二、三次产业就业份额增长率上升。第三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的增长最快。资本劳动比的增长对就业份额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资本劳动比每增加1%,将会使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下降约0.44个百分点。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 弹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闫衍
中国区际经济增长与生产率:一个赶超模型的计量分析闫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100872)按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区际经济增长过程存在某种趋同倾向,即发达地区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其累积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将会趋缓,而不发达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