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6)
- 2023(10766)
- 2022(9585)
- 2021(8984)
- 2020(7743)
- 2019(17710)
- 2018(17944)
- 2017(34457)
- 2016(18780)
- 2015(21384)
- 2014(21536)
- 2013(21356)
- 2012(19387)
- 2011(17192)
- 2010(17060)
- 2009(15512)
- 2008(15023)
- 2007(13047)
- 2006(11343)
- 2005(9743)
- 学科
- 济(74835)
- 经济(74754)
- 管理(57261)
- 业(55968)
- 企(47184)
- 企业(47184)
- 方法(38373)
- 数学(33230)
- 数学方法(32730)
- 农(19673)
- 财(18561)
- 中国(17570)
- 学(17302)
- 技术(17167)
- 业经(16174)
- 地方(14649)
- 农业(13795)
- 理论(13269)
- 和(12709)
- 贸(12476)
- 贸易(12469)
- 务(12229)
- 财务(12157)
- 环境(12135)
- 财务管理(12126)
- 易(12102)
- 制(11901)
- 企业财务(11491)
- 划(10765)
- 教育(10014)
- 机构
- 大学(268691)
- 学院(266910)
- 管理(111489)
- 济(101217)
- 经济(98823)
- 理学(97321)
- 理学院(96278)
- 管理学(94476)
- 管理学院(94012)
- 研究(85925)
- 中国(62134)
- 京(57633)
- 科学(56120)
- 财(44025)
- 所(43314)
- 农(43080)
- 业大(42644)
- 研究所(39776)
- 中心(39080)
- 江(37733)
- 北京(36323)
- 财经(36077)
- 范(34942)
- 师范(34647)
- 农业(33752)
- 经(32753)
- 院(31561)
- 州(31134)
- 技术(30011)
- 经济学(28705)
- 基金
- 项目(189889)
- 科学(148611)
- 研究(137390)
- 基金(136677)
- 家(119178)
- 国家(118221)
- 科学基金(101810)
- 社会(84406)
- 社会科(80004)
- 社会科学(79977)
- 省(75116)
- 基金项目(73358)
- 自然(67951)
- 自然科(66358)
- 自然科学(66342)
- 自然科学基金(65105)
- 教育(63039)
- 划(62913)
- 资助(57002)
- 编号(56368)
- 成果(44615)
- 重点(42016)
- 部(41372)
- 创(39511)
- 发(39494)
- 课题(38450)
- 创新(36841)
- 科研(36455)
- 教育部(35087)
- 大学(34851)
- 期刊
- 济(106287)
- 经济(106287)
- 研究(74468)
- 中国(48199)
- 学报(43235)
- 科学(40264)
- 管理(39435)
- 农(37941)
- 财(32699)
- 大学(32401)
- 学学(30447)
- 教育(30028)
- 农业(27291)
- 技术(26897)
- 融(17989)
- 金融(17989)
- 业经(17362)
- 财经(16449)
- 经济研究(15993)
- 图书(15541)
- 技术经济(15466)
- 科技(15297)
- 业(14130)
- 经(13852)
- 理论(13608)
- 问题(13448)
- 实践(12776)
- 践(12776)
- 统计(12754)
- 资源(12364)
共检索到375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海超
在阐明国防军工技术转移效益评价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将模糊综合评价引入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成功度评价之中,提出了科学的国防军工技术转移效益评价方法。
关键词:
国防军工 技术转移 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守军 李柏洲 唐文献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研究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技术发展特征。提出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国防军工技术转移模型,并深入阐述各参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国防军工技术转移的过程。最后,从政府层面、行业界限以及第三方引导等方面提出实现国防军工技术转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大山,李小宁
国防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对于国防的社会需求必须通过公共选择来表达。军工产品的供给是通过高度垄断军工产品市场来实现的。在垄断条件下,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实现军工产品的有效供给。针对市场的局限性,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政府应当监控国防专用资产的使用,组织基础研究,控制垄断产品的价格。尽管有政府的一定干预,但只要制度设计合理,军工企业仍然可以和应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大力开发民品,在保证实现国防目标的同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
关键词:
国防工业 企业改革 公共经济学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继翔 彭金龙 王广亚
国防军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但当前我国国防军工业的传统筹融资渠道具有一定局限性,已制约其发展。要解决军工业的金融资本问题,产融结合是必经之路,而建立财务公司正是国防军工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军工业 金融资本 产融结合 财务公司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娜 喻菁 陈捷捷
科技情报对国防军工科研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科研创新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文章分析了目前国防军工科研单位科技情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国防军工科研单位科技情报工作的思路和框架,包括培育多维度的情报人才队伍,与科研设计人员协同开展情报研究,注重战略情报跟踪研究和临时性情报咨询的均衡协调发展,以及建立系统、完善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朱德
自六十年代我国试验成功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后,我们的国防工业的水平开始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但十年动乱使我们既没有跟上世界新的技术发展,也没有能够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国防工业的方针、管理进行有效的调整,致使国防工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党中央于1979年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对于这个方针的理解和贯彻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开始只着眼于一些任务不饱满的军工厂找点活干,以解决机器设备和人员闲置的问题。以后各军工厂都去“找米下锅”,但因为不懂得经营管理,对市场情况不了解,以致盲目上了一些民用产品,经济效益并不高。后来将一些主要民品生产列入了计划,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才使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逐步走上了正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进 付惠
军队与学校的合作是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显示,德国联邦国防军与学校合作是为了提升青少年群体对军队的认可度,学校方面则希望以此加强学校的政治教育。双方的合作主要由德国国防部和文教部设定框架,由青年军官和学校具体实施。合作的形式有:校内合作活动,如举办讲座和专家讨论会;校外合作活动,如组织考察旅行、角色模拟游戏和参观部队;教师培训合作,包括培训正式教师和见习教师。合作在内容上聚焦和平与安全政策以及军队的使命与任务等主题。德国军队与学校的合作特点表现为:制度框架规范,合作原则明确,执行人员专业,合作主题广泛,合作形式多元,教学方法得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世和
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是多快好省建设“四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使军工技术向深度、广度发展的迫切需要。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帮助民用工业开发新领域。同时,又可促进兵器工业打基础、上水平、增效益,提高全面的应变能力。兵器工业近几年来,已将冲压、旋压、冷挤压、深孔加工、精细化工、红外、微波、激光、车辆动力制造工艺、理化分析等国内较先进的技术向民用转移,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事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静
随着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分析兴起,引发了开源情报(OSINT)一次新的革命。探索开源情报的特点及在国防技术转移中的应用,对加速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开源情报在国防技术转移中的应用及方法。开源情报具有获取信息容易、获取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获取成本有着比较优势等特点,在国防技术转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合理分工责任明确的开源情报体系,形成与科研体系布局密切协作的联合攻关模式,促进开源情报在协同创新和国防技术转移中实现有序流动,是开源情报得以快速利用的有效途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人淮 郭玮
国防工业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因此,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也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集中体现。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问题,指出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主要体现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综合效益。最后,借助模糊集算法、经济贡献率法、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评估方法。
关键词:
国防工业 军民融合 效益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蔡业泉 黄建新
本文首先论述了关键技术项目选择评价的必要性,提出了国防科技预先研究项目选择的一般原则,并结合"九五"国防关键技术项目计划的制订工作,建立了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多层次加权模糊综合评判进行关键技术选择的方法、程序和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玲 王尔大
国外对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正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受到时间、成本等约束条件的影响,不可能对资源价值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价,因此效益转移方法(Benefit Transfer Method)应运而生,成为目前国外自然资源价值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通过建立效益转移数据库,应用目前国外最流行的基于Meta分析的函数效益转移方法,对我国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湖泊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通过Meta函数效益转移的样本外有效性检验,平均效益转移误差为26.64%,转移值与"真实值"之间在统计上没有显著的差异。统计检验的结果表明,效益转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资源价值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斌 裴大茗 李占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与技术转化是两个概念,两方面同等重要,近期更侧重于快速能力转化和联合能力转化。美国围绕国防技术转移与转化制定了一系列顶层战略和法律法规,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设置了完整的技术转移与转化计划,有力支撑了军民一体化的国防工业基础建设,促进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与转化顶层战略、组织架构以及2010—2012财年国防技术转移与转化计划的分析,为中国国防技术转移与转化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尚洪 李斌 王然 吕建荣
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内涵是激励创新成果产出、有效配置资源、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支撑保障。美国高度重视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组织运营体系和保障体系,是其保持军事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美国在战略层面、政策法规层面、管理体制层面、运行机制层面进行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其给中国带来的启示,为中国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国防领域 知识产权 技术转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尚洪 李斌 王然 吕建荣
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内涵是激励创新成果产出、有效配置资源、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支撑保障。美国高度重视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组织运营体系和保障体系,是其保持军事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本文梳理美国在战略层面、政策法规层面、管理体制层面、运行机制层面进行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其给中国带来的启示,为中国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国防领域 知识产权 技术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