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2)
- 2023(6740)
- 2022(5636)
- 2021(5273)
- 2020(4423)
- 2019(10132)
- 2018(10069)
- 2017(19119)
- 2016(10201)
- 2015(11054)
- 2014(10795)
- 2013(10297)
- 2012(9239)
- 2011(8389)
- 2010(8772)
- 2009(8608)
- 2008(7711)
- 2007(6495)
- 2006(6160)
- 2005(5784)
- 学科
- 济(38938)
- 经济(38895)
- 业(30375)
- 管理(26573)
- 融(25717)
- 金融(25717)
- 企(25114)
- 企业(25114)
- 银(23375)
- 银行(23355)
- 行(22713)
- 中国(18008)
- 方法(16570)
- 数学(15219)
- 制(15174)
- 数学方法(15092)
- 财(13862)
- 农(12271)
- 中国金融(11077)
- 业经(10565)
- 体(10232)
- 务(9359)
- 财务(9341)
- 财务管理(9328)
- 企业财务(9023)
- 地方(8863)
- 体制(8844)
- 农业(8547)
- 理论(6824)
- 度(6787)
- 机构
- 学院(133931)
- 大学(133480)
- 济(61019)
- 经济(59849)
- 管理(49785)
- 研究(46812)
- 中国(44147)
- 理学(42077)
- 理学院(41666)
- 管理学(41061)
- 管理学院(40811)
- 财(31129)
- 京(27446)
- 科学(25349)
- 农(25152)
- 财经(23911)
- 中心(23435)
- 所(23279)
- 经(21811)
- 研究所(20897)
- 江(20735)
- 经济学(20189)
- 业大(19609)
- 农业(19417)
- 银(19238)
- 融(18887)
- 金融(18544)
- 银行(18516)
- 经济学院(18279)
- 财经大学(18065)
- 基金
- 项目(85940)
- 科学(67928)
- 研究(64366)
- 基金(63091)
- 家(54752)
- 国家(54229)
- 科学基金(46615)
- 社会(42595)
- 社会科(40680)
- 社会科学(40666)
- 省(33603)
- 基金项目(32868)
- 教育(29542)
- 自然(28377)
- 自然科(27755)
- 自然科学(27748)
- 划(27698)
- 自然科学基金(27321)
- 资助(26104)
- 编号(25677)
- 成果(21203)
- 重点(19653)
- 部(19541)
- 发(19026)
- 创(18707)
- 国家社会(18366)
- 制(17723)
- 课题(17632)
- 创新(17510)
- 性(17368)
共检索到217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晓琳
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定提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涵,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以2009~2021年我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期DID方法探讨国有资本授权经营改革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政策效应与内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国资授权经营改革能显著提升所出资国企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国资授权经营改革主要通过缓解国企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国资授权经营改革对国企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仅存在于地方国企和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国企中。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及国资授权经营改革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也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惠献波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和公司治理视角,选取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产权性质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股权主体多元和股权融合程度越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越高,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对企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能够有效弥补制度缺陷,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本研究为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评价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有力证据,对实现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毓璇 闫强明 张灵
以金融功能为视角,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银行业主导与金融市场主导两方面对我国金融业的结构与发展水平进行了度量,接着根据2001—2014年2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运用DEA数据包络方法对我国工业行业近10多年来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金融业发展影响工业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业的发展确实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效率的改善形成了正向的激励作用,但这主要是基于银行业的金融发展。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仍然是促进我国工业行业企业技术效率改善的重要原因。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工业行业的技术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倩倩 李琪琦
技术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驱动力。选取2015—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融资约束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计扣除政策对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盈利能力较弱、规模较小、研发投入较高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发挥更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为优化鼓励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敏 黄亮雄 黄翔
从微观层面检验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展现全要素生产率与融资约束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性越大,融资约束越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越大。全要素生产率与融资约束存在替代关系,融资约束的负作用仅在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呈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抹平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在内资企业和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更强。内资企业更能发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抹平融资约束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负向影响的作用,但该抹平作用仅在内资出口企业中成立。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明贵 陶思敏 刘丽珍 彭群婷
文章基于战略管理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数据,对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察了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战略差异与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战略差异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先上升后下降,尤其在国有企业、资源开采企业以及衰退期资源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融资约束起到部分非线性中介作用,合理的战略差异能缓解资源型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激进的战略差异会加剧融资约束,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丰富了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资源型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曙明 魏梦茹
从宏观层面来看,财政政策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然而,在财政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支出控制权的不同使周期性财政政策表现出省际差异,进而影响行业生产率水平。综合使用1995—2010年间省份产业数据,并利用最新的ACF方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考察周期性财政政策的省际差异对行业生产率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政政策逆周期性较强的地区,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的行业生产率水平较低;同时,在加入了一系列控制变量以及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在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周期性财政政策存在省际差异这一因素,提高政策针对性推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花俊国 刘畅 朱迪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正促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和效率变革。本文以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上市公司年报中关键词词频指标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基于微观企业特征和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非制造业企业和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践行数字中国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强化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引导企业制定符合自身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加速推进新兴科技与传统生产方式的有机融合,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道平 刘琳琳
本文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类企业进行经验检验。研究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能够有效改善传统金融中存在的"金融歧视"与"金融错配"问题。机制分析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是数字金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张尹 祝演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破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融资约束又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6985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法构建区域金融科技指数,利用OP法和SA指数法分别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剔除直辖市的数据和进行随机样本抽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金融科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更加明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树果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Pooled OLS)模型方法,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因此,应当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立、推动数据金融发展、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进而强化数字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赵梦初
笔者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角度对不同出口状态及不同所有制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非出口企业,融资约束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出口企业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非国有内资企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进出口 所有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曙明 吕镯
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资本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融资视角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生产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然而,近年来,这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却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本文提出融资约束背景下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平滑机制,利用ACF法测算生产率,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统一框架下率先定量估算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效应,进而解释上述现象。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完全抵消了融资约束对生产率的负面效应,政府补贴的平滑机制促进了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率平稳持续增长。然而,也存在1/4的企业,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正面效应小于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因而,政府应该谨慎、有针对性地制定补贴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羽瑶 张冬洋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使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验证了商业信用是否是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金融手段这一问题。考虑了中国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商业信用对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有效的,但对提升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没有显著的影响。特别地,融资约束越强,商业信用越有助于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商业信用通过有效地管理运营资本,平滑现金流和平滑创新投资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商业信用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全要素生产率与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融资约束、融资渠道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GPSM方法对中国工业企业的检验
增值税税率下调、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模型与上市公司实证证据
金融生态环境、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面板VAR的实证分析
融资成本、资源错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全要素生产率与反倾销涉案企业出口绩效——来自中国2001-2016年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研发投入与融资约束视角
汇率波动、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
我国民营制造业上市企业特质风险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