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8)
- 2023(19011)
- 2022(16145)
- 2021(15136)
- 2020(12757)
- 2019(29233)
- 2018(28895)
- 2017(55864)
- 2016(30188)
- 2015(33479)
- 2014(32961)
- 2013(32002)
- 2012(29289)
- 2011(26102)
- 2010(26227)
- 2009(23799)
- 2008(23103)
- 2007(20158)
- 2006(17498)
- 2005(15118)
- 学科
- 济(116382)
- 经济(116253)
- 管理(89624)
- 业(85438)
- 企(73430)
- 企业(73430)
- 方法(56155)
- 数学(48814)
- 数学方法(48009)
- 财(31493)
- 农(30332)
- 中国(30044)
- 学(26847)
- 业经(26606)
- 技术(22322)
- 地方(22064)
- 制(21684)
- 理论(21198)
- 务(20756)
- 财务(20673)
- 财务管理(20631)
- 农业(20176)
- 企业财务(19647)
- 贸(19294)
- 贸易(19281)
- 易(18702)
- 和(18259)
- 环境(17395)
- 银(17195)
- 银行(17131)
- 机构
- 大学(419708)
- 学院(417496)
- 管理(165986)
- 济(162084)
- 经济(158611)
- 理学(145094)
- 理学院(143482)
- 管理学(140523)
- 管理学院(139792)
- 研究(137630)
- 中国(101497)
- 京(88534)
- 科学(87770)
- 财(74424)
- 农(68737)
- 所(68365)
- 业大(64580)
- 研究所(62849)
- 中心(62760)
- 财经(60315)
- 江(60154)
- 北京(55271)
- 经(54993)
- 范(54747)
- 农业(54128)
- 师范(54071)
- 院(51166)
- 经济学(48785)
- 州(48579)
- 技术(45279)
- 基金
- 项目(294847)
- 科学(232852)
- 基金(215006)
- 研究(211138)
- 家(189459)
- 国家(187922)
- 科学基金(161805)
- 社会(132511)
- 社会科(125503)
- 社会科学(125467)
- 省(115446)
- 基金项目(113613)
- 自然(108157)
- 自然科(105733)
- 自然科学(105704)
- 自然科学基金(103821)
- 教育(98509)
- 划(98140)
- 资助(88719)
- 编号(84993)
- 成果(67914)
- 重点(66929)
- 部(64517)
- 创(63826)
- 发(62067)
- 创新(59147)
- 课题(58851)
- 科研(57202)
- 教育部(55251)
- 大学(55023)
- 期刊
- 济(170006)
- 经济(170006)
- 研究(117923)
- 中国(77347)
- 学报(69865)
- 科学(64115)
- 管理(62038)
- 农(60746)
- 财(57026)
- 大学(53282)
- 学学(50324)
- 教育(48422)
- 农业(42114)
- 技术(37993)
- 融(32230)
- 金融(32230)
- 财经(29063)
- 业经(28109)
- 经济研究(27952)
- 经(24872)
- 业(22511)
- 问题(21645)
- 科技(21301)
- 技术经济(20530)
- 图书(20387)
- 版(20257)
- 统计(18939)
- 理论(18413)
- 业大(18186)
- 商业(17924)
共检索到593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鲍竹 陈强
国资介入创投行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投资人,兼具功能性和营利性的目标定位。不同治理结构的国资创投对投资行为和能力培养具有不同影响。本文将国资创投的投资模式分为三类:固定回报模式、LP-GP间接投资模式、直接风险投资模式。构建了国资创投治理结构和投资模式的匹配模型,并运用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国资创投机构的投资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对国资创投治理结构、投资模式与目标实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治理结构国资创投机构的投资模式选择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震 孙健敏
本文从人—情境互动视角出发,考察了员工和组织匹配的类型、程度与上级评定的创新行为(产生创意和实施创意)的关系。对209名员工及其直接主管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和组织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程度与创意产生正相关,与创意实施关系不显著;工作要求和员工能力的匹配程度与创意产生及实施都有显著相关关系;员工需求与工作供给的匹配程度与创意产生及实施均无相关性。本文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动机理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林 汪旭晖
跨境电商平台交易兼具跨区和跨境双重特征,二者分别诱发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与制度差异性,从而加剧了交易纠纷的发生频率和裁决难度。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技术治理机制和制度治理机制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治理需求和治理供给匹配的视角,演绎出以"技术治理机制降低信息不对称与制度治理机制消除制度差异性"为特征的"对根下药式"正位治理模式和以"制度治理机制规制信息不对称与技术治理机制规避制度差异性"为特征的"对症下药式"错位治理模式。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正位治理模式立足纠纷起源,追求公正,可以彻底解决纠纷,而错位治理模式扎根现实症结,追求效益,可以快速解决纠纷;前者推动治理体系向行政管理转移、治理特征向刚性治理转向、治理逻辑向合规逻辑转换,而后者推动治理体系向市场治理转移、治理特征向柔性治理转向、治理逻辑向合意逻辑转换,二者的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协同互动构成了治理模式的演进动力。本文的研究既为跨境电商平台交易纠纷治理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有益的实践指导,也在理论上揭示了网络治理模式的多维结构,深化了技术治理机制和制度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认知,推动了国际制度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洁
基于资源基础观,探讨了企业"资源池"中财务资源特征与技术资源特征如何与研发投入行为匹配以提升创新绩效,以创业板355家企业为样本开展泊松回归分析,研究发现:R&D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财务资源特征——资产流动性对R&D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起着"加速剂"作用;由于组织技术路径依赖,技术资源特征——技术积累程度对R&D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起着"缓冲剂"作用;资产流动性与技术积累程度提高会促进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阈值提高,促进更多研发投入有效转化。探讨了企业研发投入行为与资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苗杰 邵品洪
本文分析了BM模式匹配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M模式匹配算法一IBM算法。该算法在使用Delta1、Delta2两函数的同时,提供一个新的Delta3函数。三个函数的运用,使IBM模式匹配的速度得到明显的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石晓军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基于功能视角的国家征信体系模式分类及其与相关宏观因素之间的匹配规律。首先基于Mert on等提出的"功能—结构"观点,归纳出征信体系功能的理论谱系。利用世界银行国家征信体系调研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支持征信体系功能分类的实证证据,得到4种主流的征信体系功能模式,即惩戒型、促进型、促进监管型和监管惩戒型。接着,提出功能模式与国家宏观因素匹配的kappa检验方法,对经济、金融和法律三大方面9个代表性指标与功能模式之间的匹配规律进行了54次检验,最终的结果表明,征信体系功能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约束程度、银行融资重要程度、法律起源和宏观经济发达程度,详细描述了这4个因...
关键词:
征信体系 融资约束 银行融资 法治 匹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玉妹
本文认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基础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比较大的差异,在功能定位、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等方面不能照搬国家研究中心的经验,除少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外,多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要改革为非盈利性机构,并通过无形资产运营模式,走向市场和提供技术服务。
关键词:
工程研究中心 运营模式 非盈利性机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媛青 薛澜
在公共性理论视角下,形成包括公共性消费、公共性决策、公共性收益的全球健康治理理论框架。基于194个国家的案例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研究方法,探究3类推动健康治理公共性收益提升的配适性政策方案,揭示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高公共性收益的核心条件和复杂互动路径。研究发现:(1)提升国内政府一般卫生支出占比在高公共性收益上发挥着较普适的作用,但在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高公共性收益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2)存在3类推动健康治理公共性收益提升的配适性政策方案,即公共性消费的配适模式、公共性决策的配适模式、公共性消费—决策混合型的配适模式,而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模式属于公共性消费的配适模式;(3)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路径中的关键变量主要包括全民健康覆盖指数、医生密度、与水和卫生设施有关的官方发展援助。建议要提高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系统效益、提升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能力、加强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明明 吴晓波 石涌江 戎珂 雷李楠
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跨产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中国后发企业迅速崛起,进入快速追赶阶段。追赶过程不仅具有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而且在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6家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商业模式设计及其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1)效率和新颖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企业优势、克服后发企业劣势从而有助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2)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匹配对绩效的影响结果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红 郭鑫 李欣
以BVD-Zephyr并购交易分析库为数据源,以漏斗式的三重筛选机制为框架,以Doc2vec语义相似度、LDA主题挖掘算法为基础构建基于产业特征的语义匹配模型,进行产业融合趋势预测,以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语义匹配模型的关键在于设立契合度、贴合度两个指标以过滤、匹配的方式探索异常值,以减少噪音数据,提高产业融合趋势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产业融合沿产业链方向展开;电器设备领域以技术互补型的产业融合为主;医疗领域智能可穿戴的应用实践性需要深化(如智能反馈功能)。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漏斗模型 语义相似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浩 王炳成 曾丽君
商业模式创新由商业模式创意与商业模式应用两个阶段构成,仅仅提出或发明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创意并不能称之为商业模式创新,只有完成了商业化过程(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意或发明,即产生了商业价值的新商业模式才能称为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商业模式创意与商业模式应用两个阶段构成了商业模式创新图谱。而创新方法可分为分析性方法与解释性方法,二者需要不同的世界观,在某些方面甚至截然相反,如分析性方法的视角是自上而下的,而解释性方法的视角则是自下而上的;分析性方法强调逻辑,要求按流程规定完成任务,但解释性方法却强调即兴创作,强调灵光一现。因此,解释性方法与分析性方法构成了创新方法图谱上的两个类别。本文将商业模式创新图谱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邢建国
新企业生存和成长与创业机会类型及开发方式密切相关,但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机会开发以促进企业成长的研究甚少。通过对4家企业跨案例分析,探索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识别方式匹配如何影响新企业成长,研究发现: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新企业优势、克服劣势提升创业绩效;商业模式设计与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匹配方式对绩效的影响不同;新颖型商业模式与发现型创业机会或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均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与创造型创业机会匹配能产生较好的创业绩效,但其与发现型创业机会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确定。
关键词:
新企业 创业机会 商业模式 创业绩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睿君 陈菊红 吴迪
运维服务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业务形式。从传统的"战略—组织结构"匹配视角很难解释由运维服务价值创造所引发的"服务悖论"现象。本文从"战略—交易结构"匹配视角研究了"运维服务业务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如何有效地匹配服务化战略"这一重要的问题。通过对3家实施服务化战略的中国制造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根据制造企业嵌入客户运作流程的程度给出了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3种主要类型,探讨了服务化战略及其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9个关系命题,构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1)支持产品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支持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接管客户运维的服务化战略对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2)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对制造企业绩效呈现显著影响,二者的匹配与否分别对企业绩效产生增强型和削弱型两种交互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从业务层面揭示了服务化战略与运维商业模式创新的匹配关系,对制造企业从业务层面规避"服务悖论"陷阱提供了新的洞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红灿 陈星星
在公共服务渠道类型公共服务特征匹配与渠道模式公共服务特征匹配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服务渠道类型与渠道模式公共服务特征匹配度的度量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定量计算渠道类型与渠道模式的匹配情况,构建了一种公共服务渠道管理模型。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渠道管理 服务特征匹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勇星 杨晶照 屠文娟
文章通过探讨各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要求,从而构建了一个用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九方格矩阵。分析九方格矩阵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协调型的匹配关系,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最佳定位;伴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按照渐进的方式沿着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轨迹进行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