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7)
- 2023(9582)
- 2022(8101)
- 2021(7416)
- 2020(6204)
- 2019(13949)
- 2018(14210)
- 2017(25676)
- 2016(14384)
- 2015(16368)
- 2014(16850)
- 2013(16049)
- 2012(14815)
- 2011(13283)
- 2010(13591)
- 2009(12709)
- 2008(12550)
- 2007(11741)
- 2006(10399)
- 2005(9817)
- 学科
- 管理(47579)
- 济(46982)
- 经济(46883)
- 业(40280)
- 企(35155)
- 企业(35155)
- 制(19555)
- 财(18334)
- 方法(15499)
- 中国(15133)
- 农(14441)
- 体(13971)
- 业经(13202)
- 银(12988)
- 银行(12966)
- 行(12414)
- 数学(12102)
- 数学方法(11874)
- 学(11630)
- 务(11495)
- 融(11472)
- 金融(11465)
- 财务(11457)
- 财务管理(11409)
- 地方(10968)
- 理论(10888)
- 体制(10834)
- 企业财务(10780)
- 农业(8904)
- 度(8882)
- 机构
- 学院(198346)
- 大学(196918)
- 济(72249)
- 管理(70717)
- 经济(70177)
- 研究(67031)
- 理学(58326)
- 理学院(57629)
- 管理学(56572)
- 管理学院(56181)
- 中国(54838)
- 京(42693)
- 财(41926)
- 科学(40255)
- 江(35117)
- 所(34129)
- 中心(32283)
- 农(31756)
- 财经(31019)
- 州(30289)
- 研究所(30096)
- 经(27718)
- 业大(27122)
- 范(26757)
- 北京(26666)
- 师范(26425)
- 院(25011)
- 农业(24527)
- 省(24252)
- 技术(24101)
- 基金
- 项目(124963)
- 科学(97060)
- 研究(95498)
- 基金(87371)
- 家(75862)
- 国家(75159)
- 科学基金(63782)
- 社会(58302)
- 社会科(54878)
- 社会科学(54869)
- 省(50426)
- 基金项目(45572)
- 教育(45099)
- 划(41909)
- 编号(40712)
- 自然(39935)
- 自然科(38964)
- 自然科学(38951)
- 自然科学基金(38258)
- 成果(35571)
- 资助(35088)
- 课题(30021)
- 重点(28699)
- 制(28427)
- 部(27385)
- 发(26196)
- 创(26173)
- 性(25502)
- 项目编号(25164)
- 年(24525)
共检索到32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衢州市国资委课题组
地方国资机构推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管,需要合适的职能定位,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实现。衢州市国资委建立"国资委—国资公司(资本运营平台公司)—实体企业"三层架构管理体制,以国资公司的"资产池"为平台、"资金池"为抓手,通过清晰界定各层级权利,降低交易成本、放大国资功能,有效管控风险,同时合理运用非制度因素的影响,做自己做得了、做得好并且非其莫属的事情,获得各方认同。
关键词:
地方国资 监管职能 三层架构 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冰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新体制的架构要明确并遵循三大原则 :促进证券市场效率与秩序协调发展 ;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 ;监管成本最小化与效益最大化。与此相适应的体制特征应该是 :集中但非集权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监管体制 架构 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春来
诞生于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特定时期的国资委,在国企集团整体上市后,势必面临自身职能的重新定位、国资监管体制的调整和监管模式重构的新挑战。上海先行探索地方国家出资企业的新架构——包含两个层次的国资监管体系:第一层次是指行使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职能的"国家出资企业局";第二层次是指履行直接出资人权利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资投资和经营平台)。国家出资企业局未来在国资体系中定位为终极出资人身份,成为国资运营且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者;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定位为直接出资人,负责国有股权直接管理,成为国有经济的多元微观载体和
关键词:
国企整体上市 国家出资企业局 监管半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宏 张炳文 崔松
近年来,财务公司违规以及因集团公司暴雷牵连财务公司的危机事件频繁爆发。不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是财务公司稳定发展的重要命题。由于财务公司特殊的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内部控制体系不仅受到内部控制具体环节实施情况的影响,还受到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监管和金融环境、所属集团公司管控要求和产业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财务公司需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如何优化财务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实操中企业所经常所面临的管理难点。文章以某财务公司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三层架构的内部控制优化体系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某财务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胜 王耀力 张刚
当前我国金融企业运营模式正经历着从"部门银行"转型为"流程银行"的重大变革,引进国外先进IT平台系统加以改造,建设符合我国监管法规的新一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已成必行趋势。本文提出了需求+语义+服务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BCBS(Bank Core Business System)三层服务架构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商业银行企业应用集成建议草案IFE,包括:IFE总体框架模型、金融业应用层通信协议FL7、IFE核心构件库IFE-Infrastructure、系统测试标准以及相应的测试资产库。商业银行可以基于IFE建议草案通过差异化分析规划设计出适合于本行的IT平台及BCBS,避免重复引进。还可以对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安邦坤 湛晶心 万丽梅
协议控制架构是中国企业为境外间接上市而搭建的一种法律架构。在这种架构下,境外注册的上市及融资主体(SPV)通过其全资控股的境内外商独资企业(WFOE),与境内运营实体(VIE公司)订立系列协议(VIE协议),取得对境内运营实体的控制权和经营收益,从而合并其财务报表,达到境内运营实体间接境外上市目的。但是,这种架构存在着合法性风险以及道德风险等特有风险,需立足
关键词:
控制架构 信息披露 发行人 特有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启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咨询设计企业暴露出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顶层设计不全、基础工作不牢等问题。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建立符合咨询设计行业特色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实践探索,以“三层构架”为总体设计,构建综合预算、部门预算、项目预算相互交融、全覆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信息体系为支撑,根据企业特点制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实施保障措施,确保全面预算落地取得实际成效。
关键词:
咨询设计 全面预算 三层构架 体系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武良成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用事业的供求矛盾日趋明显。过去十几年进行的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为我国城市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充分和牢靠的承载基础,同时也带来了政府财政预算软约束、企业利益与公共目标冲突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对监管架构和制度安排进行重新考量。本文建议建立隶属人大的城市公用事业规划与监管中心、建设第三方规划与监管支持体系和引入管理审计方法。
关键词:
城市公用事业 监管 架构重建 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晓东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2008年美国政府提出了《金融监管结构现代化蓝图》,从金融服务现代化到金融监管现代化,既是金融监管结构映射金融市场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监管体制检讨的恰当回应。金融监管体制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温故纳新的产物。在金融业最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基于金融监管的分类依据不同,危机前逐渐形成了四类较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监管模式。在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检验后,以双峰监管为基础形成的目标监管模式遂被主要金融大国提上政策议程。目标监管是建立在对金融现代化过程中金融风险变革和其他金融监管模式适用性反思基础上的新型监管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研究》课题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12月3日,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实施,中概股再次集体暴跌。综合2021年以来在美中概股的经济表现,在中美博弈日趋复杂背景下,中概股正成为高风险区域,特别是中概股大多采用VIE架构模式更是为中美监管冲突埋下隐患。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架构是大多数中概股的上市结构。VIE又称为协议控制,包括了境内与境外两个部分。具体而言,
关键词:
中概股 VIE 监管博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喜
银行监管原本是央行的传统职能 ,但近年来的国际趋势是 ,此职能已逐步从央行的手中分离出来 ,被授予另一个独立的超级统一监管机构。本文首先试图详细剖析这种变迁的历史背景和种种原因 ,指出其意义深远 ,从成效、成本、监管对象和公众反应等方面考虑 ,将影响监管的素质和效率。其次 ,从理论和逻辑的角度出发 ,本文分别阐明支持和反对央行职能分离的论据 ,并介绍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之后 ,将讨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 ,探讨走向独立于央行的统一监管架构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原因 ,并以委内瑞拉为案例总结其银行监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最后 ,结合我国的国情 ,指出正在酝酿中的银行监察局应设在人民银行内部 ,应充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鹏
本文选取了33个代表性国家样本,并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金融监管组织架构变迁的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中央银行参与金融监管的程度、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与金融监管集中度成负相关关系;银行业发展水平、金融混业经营程度和一国的治理水平与金融监管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市场主导型国家更倾向于实行统一监管。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分析了中美两国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金融监管集中度普遍偏低,两国都应该逐步整合本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并转向统一监管组织架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家琰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监管架构的形成与完善。上市公司在实体经济和股票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国上市公司独特的成长路径和体制背景要求实行有效的市场监管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监管的边界和主要内容,梳理了中国上市公司监管体制的变迁,提出了全流通时代加强和改进上市公司监管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监管 实体经济 股票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