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6)
- 2023(10453)
- 2022(8139)
- 2021(7389)
- 2020(6204)
- 2019(13839)
- 2018(14019)
- 2017(27046)
- 2016(14854)
- 2015(17018)
- 2014(17352)
- 2013(16788)
- 2012(15069)
- 2011(13030)
- 2010(13684)
- 2009(12958)
- 2008(13311)
- 2007(12378)
- 2006(11137)
- 2005(10834)
- 学科
- 业(76333)
- 企(71143)
- 企业(71143)
- 济(64719)
- 经济(64615)
- 管理(60439)
- 业经(27801)
- 财(24955)
- 农(23915)
- 方法(23437)
- 务(19318)
- 财务(19284)
- 财务管理(19250)
- 中国(18242)
- 企业财务(18145)
- 农业(17460)
- 技术(16340)
- 制(15997)
- 理论(15060)
- 数学(14850)
- 数学方法(14643)
- 策(14347)
- 和(13420)
- 划(13130)
- 体(12508)
- 贸(12447)
- 贸易(12439)
- 企业经济(12163)
- 易(12098)
- 经营(11570)
- 机构
- 学院(216343)
- 大学(207305)
- 济(90883)
- 经济(89013)
- 管理(84835)
- 理学(70532)
- 理学院(69902)
- 管理学(68984)
- 管理学院(68592)
- 研究(66089)
- 中国(56581)
- 财(46421)
- 京(44052)
- 江(36641)
- 科学(36425)
- 财经(35276)
- 所(33196)
- 农(33041)
- 经(31639)
- 中心(31053)
- 州(29340)
- 研究所(28838)
- 北京(28180)
- 业大(26927)
- 经济学(26595)
- 范(25995)
- 师范(25793)
- 财经大学(25347)
- 农业(25343)
- 商学(24886)
- 基金
- 项目(125241)
- 科学(99472)
- 研究(99304)
- 基金(88700)
- 家(74089)
- 国家(73283)
- 科学基金(64824)
- 社会(62769)
- 社会科(59355)
- 社会科学(59339)
- 省(51405)
- 基金项目(46393)
- 教育(45348)
- 编号(42492)
- 划(40485)
- 自然(39230)
- 自然科(38338)
- 自然科学(38332)
- 自然科学基金(37703)
- 资助(35518)
- 成果(34886)
- 业(31347)
- 课题(29441)
- 创(29287)
- 发(27983)
- 重点(27706)
- 部(27050)
- 性(26730)
- 创新(26328)
- 制(26204)
- 期刊
- 济(116516)
- 经济(116516)
- 研究(68898)
- 中国(46415)
- 财(41533)
- 管理(38396)
- 农(33174)
- 教育(25966)
- 科学(25067)
- 融(24593)
- 金融(24593)
- 学报(24249)
- 技术(22682)
- 农业(22466)
- 业经(22092)
- 大学(19863)
- 学学(18443)
- 财经(17939)
- 经济研究(17221)
- 经(15653)
- 问题(15472)
- 业(14160)
- 财会(13633)
- 贸(13530)
- 国际(13016)
- 技术经济(12936)
- 现代(12056)
- 世界(12014)
- 会计(11680)
- 商业(11460)
共检索到350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迎泽
一、国营大中型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一) 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共同要求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应走国际化的道路。自60年代下半期,企业国际化已不冉是西方发达国家特有的现象,而渐成为遍及世界的一股潮流。进入80年代后,尽管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却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秦玉珍
(一) 必须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的重大原则问题。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和建设资金的主要创造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而国营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正从传统的管理体制中解放出来,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国内经济大潮,迎接国际挑战。但大中型企业面对的是乡镇企业高速发展,三资企业成倍增长,私营企业后来居上的竞争态势。大中型企业要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必须解放思想,嫁接外资,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欧阳锦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通力合作,全党、全民共同动手。这里仅从城市金融角度来探讨一下如何促进和支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金融市场问题要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既要靠加强企业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条件,同时也要从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着手。而外部环境中,市场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体系有所完善,但至今金融市场仍是一个重要的而又薄弱的环节。资金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不把金融市场搞活,商品经济是不能根本活起来的。要搞活资金就离不开证券市场。商品经济越发达,商业信用的范围也就越广,现金交易在很大程度上要被票据交易所取代。这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喻友谊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外部环境与企业自身努力两个方面相互配套,同步调整。一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布局不合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军 李晓华
物资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物资超市管理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物资 供应机制改革的一种新思路,本文拟对改革企业物资供应机制,实行物资超市管理方法加以探讨。
关键词:
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克斌
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大中型企业为什么缺乏活力?有的提出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例如:分灶吃饭、条块分割。有的认为企业的机制没有合资企业和乡镇企业那样灵活。也有人提出国营企业婆婆太多厂长无非是手握空“权”。笔者认为,如果解决了以上问题,国营大中型企业仍不具备搞活的充分必要条件。搞活大中型企业还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产业结构与企业活力假如一个活字的每一笔划写得非常标准,但是,这些笔划的组成违背了汉字的结构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倪宏伟 唐士奇
本文试想通过下述分析,使总行提出的“发挥优势,积极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信贷方针在内地中行具有一定的现实可操作性。(1)本币实力不及,外汇优势不优。据我们对S省国营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M市19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调查,其1991年工业总产值为41亿元,平均每户2.19亿元;其全部流动资金贷款平均占用额为27.96亿元,平均每户1.47亿元;其技改贷款余额为2.19亿元,平均每户1153万元。不言而喻,国营大中型企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路宝锐 张希儒 高景良
(一)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表现是: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下滑,亏损增加;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固定资产老化现象严重;企业资金占用增加,负担加重;企业留利降低,发展后劲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这些困难和问题,既有宏观调控政策失当、外部环境不利等因素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养琰
深层原因之一:财产约束机制弱化 多年来,人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我国的国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营企业活力不大和效益不高的原因究竟何在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表象上看,可以说上许多条,诸如:经营管理不善;技术设备落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原材料紧缺;资金不足;税、券、费、摊派过重;市场疲软;分配不公;企业的短期行为;职工素质不高和主人翁地位不强、积极性不大;领导班子不和;如此等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鹤龄 杨仪厚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关系列整个改革的成败。而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必须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改善外部条件入手。从哲学观点上讲,就是加强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要搞好国营人中型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企业要搞好是非常困难的。金融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供给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刚敏
税利分流是针对第二步利改税后税利合一引起政府双重职能的混淆而提出的。要求企业税利分流,税后承包,税后还贷,自负盈亏。同时降低所得税,取消调节税。国家一方面作为行政管理者,凭借政治权力向企业征税,另一方面作为国营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凭借所有权要求企业上缴一部分税后利润。这个设想的提出,比起纯粹的承包制,产权关系更为明确,但仍然没有摆脱承包制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两大难点:一是基数的核定。以前往往是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龚浩成
李鹏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国工业企业的2.5%,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国家的税利占60%以上。从经济上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最重要的是体现国营大中型企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京
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作者分别从产权角度、分配角度、市场角度和资金角度等多个侧面研究了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明
从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到中央工作会议,党和国家把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提到相当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实践。这不仅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而且也有道德意义。“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个命题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一从全局看,经济效益差是我国经济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直讲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际上这个目标并未完全达到,经济发展大体上是粗放的产值速度型。自觉或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