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5)
- 2023(10278)
- 2022(8356)
- 2021(7379)
- 2020(6403)
- 2019(13982)
- 2018(13781)
- 2017(26573)
- 2016(14154)
- 2015(16046)
- 2014(16028)
- 2013(16129)
- 2012(14992)
- 2011(13366)
- 2010(14032)
- 2009(13749)
- 2008(13904)
- 2007(12846)
- 2006(11817)
- 2005(11222)
- 学科
- 济(91938)
- 经济(91844)
- 业(76977)
- 企(72925)
- 企业(72925)
- 管理(63439)
- 方法(31266)
- 业经(29012)
- 财(25756)
- 数学(23062)
- 数学方法(22944)
- 农(22647)
- 务(19835)
- 财务(19826)
- 财务管理(19807)
- 地方(19384)
- 企业财务(18588)
- 中国(17565)
- 农业(16958)
- 技术(16022)
- 制(16019)
- 策(15177)
- 和(14311)
- 划(13965)
- 学(13934)
- 理论(13895)
- 体(13673)
- 地方经济(12307)
- 企业经济(12228)
- 经营(11544)
- 机构
- 学院(222472)
- 大学(217133)
- 济(107026)
- 经济(105212)
- 管理(89970)
- 理学(75928)
- 理学院(75226)
- 管理学(74426)
- 管理学院(74010)
- 研究(71195)
- 中国(57996)
- 财(50057)
- 京(44353)
- 财经(39071)
- 科学(38065)
- 江(36706)
- 所(35400)
- 经(35146)
- 经济学(33107)
- 农(32543)
- 中心(32219)
- 研究所(31090)
- 经济学院(29492)
- 州(28458)
- 财经大学(28275)
- 北京(28117)
- 商学(27038)
- 业大(26789)
- 商学院(26784)
- 范(25206)
- 基金
- 项目(130689)
- 科学(105496)
- 研究(99412)
- 基金(96691)
- 家(81042)
- 国家(80221)
- 科学基金(71679)
- 社会(67841)
- 社会科(64386)
- 社会科学(64371)
- 省(51814)
- 基金项目(50250)
- 教育(44567)
- 自然(43460)
- 自然科(42506)
- 自然科学(42495)
- 自然科学基金(41844)
- 划(40542)
- 资助(39271)
- 编号(38820)
- 业(31835)
- 成果(31420)
- 创(30163)
- 部(29274)
- 发(29149)
- 重点(28616)
- 国家社会(28274)
- 创新(27242)
- 课题(26669)
- 人文(26365)
- 期刊
- 济(135350)
- 经济(135350)
- 研究(72210)
- 财(44514)
- 中国(43303)
- 管理(41353)
- 农(31175)
- 科学(26959)
- 学报(25676)
- 融(22221)
- 金融(22221)
- 技术(22025)
- 业经(21775)
- 经济研究(21589)
- 财经(21567)
- 农业(21017)
- 大学(20750)
- 学学(19658)
- 经(18891)
- 教育(18223)
- 问题(16842)
- 技术经济(15838)
- 世界(13317)
- 业(13215)
- 贸(12856)
- 财会(12546)
- 商业(12097)
- 经济管理(11976)
- 现代(11950)
- 统计(11162)
共检索到357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志
大中型国营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大中型国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社会主义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思考与探讨不是短期的、应急的、改革意义上的,而是长远的、深刻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本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大中型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力求根本改革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搞活大中型国营企业. 一、社会主义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回声什么是社会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即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凯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企业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有机体的细胞,因此,企业活与不活,是一个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问题。而搞活企业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税收的角度,研究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有关问题。一、企业不活的税收原因目前,影响企业活力不足的税收原因,在税收种类、税收负担、税收征管等三大方面均有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炜
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企业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但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中型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可是,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这些企业中,亏损面已超过三分之一,大中型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能否搞活大中型企业,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得到巩固和发展,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江 周兴维
围绕搞活企业特别是搞活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存在着三大难题:一是企业管理主体难以明确并人格化,二是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差,三是普遍缺乏更新机制和积累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第二轮)承包能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仍是未定之数。为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也为了避免付出过多的代价和徒劳的努力,人们有充分理由把目光投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荣滋
近几年来,我国扩大大中型企业自主权的工作是取得一定成效的。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典型调查材料表明,目前大中型企业扩权比较落实、真正活了起来的企业大约有20%。还有80%的大中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扩权工作进展缓慢,情况一般或较差而缺乏活力,甚至基本上还没有活起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实行同企业的经营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企业的领导人不无感慨地说:“经济改革的讨论离企业的实际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京
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主题之一。作者分别从产权角度、分配角度、市场角度和资金角度等多个侧面研究了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振良
理顺财政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客观上要求减轻企业的财政负担,使之获得基本的自我积累、自我改进、自我发展能力;但是,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增长的财政支出以及中央财政连年赤字的巨大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炜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但自1984年提出“搞活”的命题以求,“搞活”一直未见有大的起色。这固然与前一段时间某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失误有关,更与在当前状况下“搞活”命题求解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关。笔者注意到近两年来有关该命题的讨论中,对“搞活”存在着一种滑向“养活”陷阱的潜在危险,因此想就此发点意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凌应铜
蚌埠市是皖北重镇,在全国属于老中城市之列。交通四通八达,工业部类齐全。截止1992年底,蚌埠市共有大中型企业54个,其中大型企业9个,中型企业45个。这些企业的形成、发展,虽然不同于江苏省的无锡、常州,但与全国不少老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形成发展存在共性。象这类老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如何搞活?就这个问题,我想说一点看法。一、老中城市大中型企业的形成及其特点1.大中型企业的形成。老中城市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但这些城市大中型企业的形成又有其共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搞好搞活国有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复旦大学经济系的部分教师和有关工厂的领导同志结合对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进行了座谈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整理如下,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郭爱华
关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几个问题的思考郭爱华邓小平打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的教条迷信,指引全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战略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的竞争主体。邓小平明确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上官书砚 胡彦炜
目前,投资信贷杠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是:资金供应体制、企业自身、银行自身等存在问题.要搞活大中型企业,就必须利用投资信贷杠杆,实行倾斜政策,改革投资体制,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克斌
如何搞活大中型企业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大中型企业为什么缺乏活力?有的提出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例如:分灶吃饭、条块分割。有的认为企业的机制没有合资企业和乡镇企业那样灵活。也有人提出国营企业婆婆太多厂长无非是手握空“权”。笔者认为,如果解决了以上问题,国营大中型企业仍不具备搞活的充分必要条件。搞活大中型企业还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产业结构与企业活力假如一个活字的每一笔划写得非常标准,但是,这些笔划的组成违背了汉字的结构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鹤龄 杨仪厚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关系列整个改革的成败。而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必须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和改善外部条件入手。从哲学观点上讲,就是加强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要搞好国营人中型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企业要搞好是非常困难的。金融部门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供给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明
从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到中央工作会议,党和国家把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提到相当的高度加以认识和实践。这不仅有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而且也有道德意义。“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个命题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道德内涵。一从全局看,经济效益差是我国经济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虽然我们一直讲经济工作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际上这个目标并未完全达到,经济发展大体上是粗放的产值速度型。自觉或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