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5)
- 2023(10532)
- 2022(8690)
- 2021(7947)
- 2020(6732)
- 2019(15010)
- 2018(15017)
- 2017(28906)
- 2016(15939)
- 2015(17924)
- 2014(18278)
- 2013(17816)
- 2012(16273)
- 2011(14347)
- 2010(15011)
- 2009(14460)
- 2008(14882)
- 2007(13909)
- 2006(12640)
- 2005(12106)
- 学科
- 业(83081)
- 企(76453)
- 企业(76453)
- 管理(70275)
- 济(66338)
- 经济(66202)
- 财(28967)
- 业经(28068)
- 农(26348)
- 方法(24426)
- 务(21626)
- 财务(21589)
- 财务管理(21547)
- 制(21422)
- 企业财务(20378)
- 农业(19151)
- 中国(17419)
- 技术(16869)
- 数学(16117)
- 数学方法(15885)
- 体(15749)
- 理论(14967)
- 策(14868)
- 划(14626)
- 体制(13727)
- 和(13547)
- 企业经济(12401)
- 经营(12029)
- 银(11654)
- 银行(11646)
- 机构
- 学院(235407)
- 大学(227561)
- 济(98005)
- 经济(95888)
- 管理(94077)
- 理学(78482)
- 理学院(77790)
- 管理学(76815)
- 管理学院(76371)
- 研究(70197)
- 中国(59891)
- 财(53397)
- 京(47885)
- 财经(40234)
- 江(39901)
- 科学(38239)
- 经(36029)
- 农(35504)
- 所(34872)
- 中心(33265)
- 州(31507)
- 北京(30414)
- 研究所(29935)
- 业大(29419)
- 财经大学(29038)
- 经济学(28884)
- 农业(27101)
- 范(27040)
- 商学(26995)
- 师范(26828)
- 基金
- 项目(137175)
- 科学(109510)
- 研究(108240)
- 基金(98608)
- 家(82143)
- 国家(81264)
- 科学基金(72348)
- 社会(69040)
- 社会科(65217)
- 社会科学(65201)
- 省(55642)
- 基金项目(51642)
- 教育(49689)
- 编号(45718)
- 自然(44366)
- 划(43944)
- 自然科(43323)
- 自然科学(43313)
- 自然科学基金(42612)
- 资助(39826)
- 成果(38063)
- 制(33110)
- 业(32696)
- 创(31916)
- 课题(31579)
- 部(30421)
- 重点(30111)
- 性(29296)
- 发(29185)
- 创新(28837)
- 期刊
- 济(125852)
- 经济(125852)
- 研究(74580)
- 中国(51862)
- 财(48357)
- 管理(42352)
- 农(36082)
- 科学(27482)
- 学报(26849)
- 教育(26676)
- 融(26008)
- 金融(26008)
- 农业(23997)
- 技术(23888)
- 业经(23461)
- 大学(22290)
- 财经(21013)
- 学学(20701)
- 经(18159)
- 经济研究(17934)
- 问题(16076)
- 财会(15266)
- 业(14042)
- 技术经济(13662)
- 会计(12944)
- 现代(12745)
- 贸(12376)
- 商业(11613)
- 世界(11575)
- 经济管理(10913)
共检索到37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国忱 宋亚非
经济理论界对于国营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相当一部分国营企业亏损的问题众说纷纭,诸多的对策措施如松绑放权、两权分离、放水养鱼、税利分流、政策倾斜等并没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重新理顺我们的思路,根据经济原动力理论,对国营企业动力机制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一) 国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国家出资兴办和经营的一类经济组织.其经济和法律方面的特殊性表现在:(1)国家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煦
动力机制是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因此,深化国营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的动力机制. 一、历史的反思——传统体制下国营企业动力机制的扭曲国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日常的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动力推动下实现的.这种动力的形成、作用方式及其运行效果构成企业内在的动力机制.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营企业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后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众多的国营企业产值增长随着宏观经济的冷热变化,时而迅速上升,时而明显缓慢或下降,但企业的能耗和各项原材料消耗水平却始终呈上升趋势,并且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连年下降,企业的亏损面呈现不断增大的倾向。目前,我国的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玉铁
传统国有企业福利基金分配模式的弊端是有目共睹的。改革旧的福利基金分配模式,建立有风险机制的分配模式势在必行。股红替代福利基金,就是一种全新分配模式的探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槐青 储素绚 陈如凤
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把转换经营机制作为国营大小型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根据部署,上海半数以上国营大中型企业年内加入改革试点,普遍推广劳动工资改革,继续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凡有条件的单位要大面积推广上岗合同制。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的劳动管理,以搞活固定工制度为重点,对企业的劳动人事和工资分配等制度进行配套改革,实行动态优化劳动组合,通过竞争,择优上岗,把富余职工撤出岗位,以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但又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永豪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国营企业传统的经营机制愈来愈不能适应经济形势。表现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许多企业面临亏损甚至无法继续经营下去的境地。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合资企业、私营企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企业的效益很高。相比之下,说明了一个问题,现行的国营企业经营机制存在着弊端,它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转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边玉龙
1.问题的提出改革以来,我国国营企业通过利润分成和税后留利等方式拥有了一定的自留资金,国家也在政策上明确了企业对这部分自留资金拥有支配权和使用权。但对由这部分资金形成的资产的产权归属问题,却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鸡是国家的,生出来的蛋也应该归国家。还有的人担心承认了企业拥有这部分产权,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企业所有制,从而会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纲
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股份制热”或“股票热”正在兴起,人人都在谈论股份制,各地部在研究股票市场,一些人认为只要实行了股份制,就可以实现对国营企业的改革,解决国营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国有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对国有经济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对于在目前各方面约束条件下股份制在提高国营企业经济效率方面所能起的作用,以及对于我们在推进股份制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根源
德棉建厂于1958年,是大跃进的产物。1984年以前,生产和经营一直处于落后局面。自1984年以来,德棉彻底翻了身,成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一面旗帜。在当前纺织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1991年德棉经济效益处全国同行业前10名,1992年1—10月又上升到第5名,已上交利税2500万元。从1984年以来,德棉的主要变化有: 一、企业规模急剧扩大。1984年德棉固定资产原值只有2200万元,在没有要国家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到1992年固定资产达到1.2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盛默
虽然在理论上,人们认为国营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私营企业所无法发挥的,但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国营企业的营运实绩却不尽如人意。在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席卷全球之时,人们仍认为终究不可能将全部国营企业都私有化。因此,如何评价与管理国营企业,必然成为政府高层次决策者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据国务院经贸办公室六月底统计,国内1421个国营亏损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占全部国营亏损企业的3.7%。目前,国营亏损企业仍有12247个,占国营企业总数的32.5%。中央直属企业扭亏步伐最
关键词:
亏损企业 中央直属企业 亏损总额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秀君
新加坡的国营企业在当地称为“和政府有联系的企业”(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本文中简称为“政联企业”或“政联公司”,指新加坡政府拥有对投资股份控制权的公司。政府投资一般占公司资本的1/4以上。政府通过某个控股公司,主要是淡马锡及新加坡科技集团公司等对政联企业实行有效的控股。在所有的控股公司中,淡马锡是最大的一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振鹏 柯小星
国营企业作为一级投资主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投资权,这是投资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确定国营企业的投资权,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国营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权,因而如何合理地界定国营企业投资权限,事关我国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能否实现正常运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