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7)
2023(7961)
2022(6595)
2021(5805)
2020(4954)
2019(11054)
2018(10773)
2017(20690)
2016(11253)
2015(12512)
2014(12620)
2013(12415)
2012(11092)
2011(9730)
2010(9935)
2009(9902)
2008(10349)
2007(9462)
2006(8523)
2005(8055)
作者
(31590)
(26500)
(26253)
(25036)
(16843)
(12476)
(11975)
(10020)
(9849)
(9563)
(9011)
(8842)
(8718)
(8438)
(8346)
(7921)
(7895)
(7857)
(7576)
(7483)
(6475)
(6467)
(6245)
(6063)
(6007)
(5945)
(5841)
(5750)
(5234)
(5105)
学科
(73356)
企业(73356)
(68226)
管理(62894)
(48803)
经济(48688)
(26196)
方法(22773)
(20456)
财务(20438)
财务管理(20418)
业经(20389)
企业财务(19447)
(16788)
数学(15273)
数学方法(15186)
技术(14391)
(13047)
(12684)
企业经济(12143)
体制(11542)
(11293)
(11224)
经营(10950)
技术管理(10823)
理论(10727)
中国(9678)
决策(9065)
计划(8697)
(8627)
机构
学院(169528)
大学(167166)
(75157)
经济(73805)
管理(73483)
理学(62701)
理学院(62210)
管理学(61719)
管理学院(61388)
研究(47615)
(41397)
中国(40334)
(33692)
财经(31913)
(28751)
(27273)
科学(24249)
财经大学(23569)
经济学(23211)
商学(22392)
(22323)
中心(22246)
商学院(22207)
经济学院(20879)
(20729)
北京(20556)
业大(19884)
研究所(19309)
经济管理(18796)
(18688)
基金
项目(104990)
科学(86185)
基金(80077)
研究(78999)
(67174)
国家(66562)
科学基金(60610)
社会(54358)
社会科(51713)
社会科学(51698)
基金项目(42343)
(41056)
自然(38182)
自然科(37377)
自然科学(37368)
自然科学基金(36819)
教育(35995)
(33071)
资助(31798)
编号(30470)
(27436)
成果(24439)
(24364)
(24298)
(24042)
重点(22957)
国家社会(22859)
创新(22695)
教育部(22031)
人文(21941)
期刊
(87962)
经济(87962)
研究(50274)
(39292)
管理(34951)
中国(33836)
科学(20836)
学报(19212)
财经(17431)
(16995)
金融(16995)
技术(16319)
大学(16181)
(16076)
学学(15566)
(14962)
业经(14034)
经济研究(13210)
财会(12728)
教育(11942)
问题(10697)
技术经济(10629)
会计(10615)
农业(9977)
现代(9134)
(8951)
经济管理(8850)
通讯(8706)
会通(8693)
(7937)
共检索到259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海影  
一、一个激励机制的模型当我们评论企业的效率时,指的是企业在财务上的成功,也就是以影子价格来结算的投入产出比。企业职工由于受雇佣于企业而与企业缔结了某种隐蔽的契约关系,他因此与企业的管理者形成了某种联系。这种联系的实质是:管理者努力达到企业所有者的要求,为此他必须设计出某种激励机制,以使企业职工为实现这些要求而努力。因此,企业的内部高效率有赖于激励机制的成功。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鸣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既有来自企业外部诸如市场、价格等的竞争,也有来自企业内部的如经营机制、经营观念的转变等。其中后者尤为重要,因为企业的活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关键乃在搞活企业,增加企业的活力,这是一个严峻的课题,也是国有外贸企业效益普遍较差的症结所在。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化,我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丹  
本文对我国目前企业内部股权激励机制,产品激励机制、授权等激励机制作了粗浅的探讨,以求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健全有所裨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洪慧娟  
本文运用激励原理对中国金融企业的内部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焦明  
文章结合焦作坚固水泥有限公司创新创效激励机制 ,对如何建立企业内部创新创效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激励应贯彻的基本原则 ,给出了建立机制的方法 ,并举出了应用实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诗江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企业内部创业的各种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在对企业内部创业的必要性和各类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企业内部创业激励和约束的系统性方法。本研究对于企业开展内部创业及创新活动有系统性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吕艳华  
(一)私营企业内部激励的现状和存在的误区目前,我国大部分私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很多企业仍然把员工当作工作的机器,管理方法简单,缺乏激励意识、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及分配制度。一些企业存在盲目激励现象,对其他企业的激励措施"依葫芦画瓢",而不是立足本企业员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春华  宝贡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丽萍  
优化企业文化,完善知识管理的技术系统,以消除各种影响知识共享的障碍。必须使企业调整或再造组织结构,清除传统金字塔型结构给知识传递设置的羁绊,使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但必须看到,知识共享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任何知识共享的举措必须有助于企业解决其外部发展和内部整合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柳李兰  
内部控制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实行内部控制能保证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有助于企业的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能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内部控制存在缺陷:首先,从内部控制的管理基础看,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弱,财力、物力有限,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较低,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严重,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华艳  欧阳立群  
一、问题描述 拟设计的内部复合股票期权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期权享受者执行期权时,应该具有选择权,即在一定期限内,或者兑现期权领取现金,或者按敲定价格购买股票; (2)如果享受者选择兑现金,由企业出资回购; (3)享受者只能分享企业利润增值中的一部分,不能摊薄原有股东权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樊斌  鞠晓峰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所呈现的完全信息特征,构建了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多阶段激励机制模型。通过最优化一阶条件分别求解员工风险中性与风险规避时的最优激励机制,并分析最优激励机制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设计强制合同,帕累托最优合同可以实现,当员工为风险中性时,员工承担全部风险;当员工为风险规避时,员工不承担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惠芹  
外贸企业以内部职工持股为核心内容、组建有限公司为形式的改制、改造 ,已成为外贸企业内部改革的主导形式。文章对这种形式的改革在产权关系、职工身份等方面带来的双重性进行了剖析。同时为进一步调动职工积极性 ,允许职工以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等要素参与分配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对利用改革的机制优势发挥市场竞争力 ,提出了一些见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在日益提高,但许多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相当不规范的公司运作,导致企业人员素质过低、工作效率低下、效益不稳定等弊端。如何规范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最有效地激励和使用人才,将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此,本文就民营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发展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励机制选择原则以及相应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