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2)
2023(6888)
2022(5492)
2021(4879)
2020(4327)
2019(9338)
2018(9275)
2017(18247)
2016(9831)
2015(10744)
2014(10687)
2013(10750)
2012(9657)
2011(8298)
2010(8440)
2009(8154)
2008(8593)
2007(7812)
2006(6934)
2005(6674)
作者
(27304)
(22752)
(22601)
(21269)
(14889)
(10872)
(10268)
(8669)
(8572)
(8279)
(7761)
(7750)
(7675)
(7219)
(7196)
(6851)
(6849)
(6629)
(6563)
(6519)
(5605)
(5552)
(5513)
(5296)
(5168)
(5134)
(5074)
(4830)
(4589)
(4406)
学科
(70441)
(67955)
企业(67955)
管理(49842)
(49327)
经济(49261)
业经(24194)
(21578)
方法(20308)
(18591)
财务(18588)
财务管理(18575)
(18380)
企业财务(17608)
技术(14642)
农业(14263)
数学(12986)
数学方法(12895)
(12230)
企业经济(11832)
(11358)
(10994)
经营(10888)
(10543)
技术管理(10005)
理论(9889)
(9282)
中国(9150)
决策(8582)
体制(8400)
机构
学院(147270)
大学(139964)
(66220)
经济(65209)
管理(64450)
理学(54993)
理学院(54570)
管理学(54139)
管理学院(53873)
研究(41748)
中国(36031)
(32110)
(28604)
财经(25202)
(24329)
(23776)
(22760)
科学(22744)
(20650)
商学(19922)
商学院(19767)
业大(19547)
中心(19340)
经济学(19255)
农业(19145)
(18418)
财经大学(18304)
研究所(18190)
经济管理(17902)
北京(17644)
基金
项目(90729)
科学(73921)
研究(69202)
基金(67220)
(56533)
国家(55933)
科学基金(50816)
社会(46074)
社会科(43767)
社会科学(43757)
(37011)
基金项目(35800)
自然(32109)
自然科(31452)
自然科学(31446)
自然科学基金(30976)
教育(30144)
(28919)
(28282)
编号(27454)
资助(26800)
(23187)
成果(20631)
创新(20575)
(20147)
(20114)
(19789)
重点(19785)
国家社会(18873)
人文(18176)
期刊
(79348)
经济(79348)
研究(42367)
(30084)
管理(29923)
中国(26223)
(23637)
科学(17386)
农业(16446)
业经(15799)
学报(15413)
技术(15127)
(14835)
金融(14835)
财经(12951)
大学(12731)
学学(12414)
经济研究(11772)
(11632)
(11278)
财会(10706)
技术经济(10480)
问题(10120)
教育(9134)
现代(8985)
世界(8507)
商业(8438)
会计(8278)
经济管理(7809)
(7684)
共检索到223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成璧  
1.利益机制的差异利益机制是社会经济组织、个人之间在经济利益的再生产、分配、实现之全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规定经济体的行为方向和准则,制约经济行为的规模、速度以及资源的组合形式。国营大中型企业,资产的归属权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有权要求企业从资源的组合、运用上,为国家提供足够的利益、包括特定的产品生产、一定数量的利益分割等等。在这一点上,三资企业的产权关系与国营企业的产权关系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真正差异发生在这种利益机制的实现过程中,或者说,发生在它的组织过程中。国家拥有的资产和企业太多了,以致于在管理人员委派上,在各种政令的发布上,在对企业组织的管理和控制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秀君  
新加坡的国营企业在当地称为“和政府有联系的企业”(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本文中简称为“政联企业”或“政联公司”,指新加坡政府拥有对投资股份控制权的公司。政府投资一般占公司资本的1/4以上。政府通过某个控股公司,主要是淡马锡及新加坡科技集团公司等对政联企业实行有效的控股。在所有的控股公司中,淡马锡是最大的一个。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据国务院经贸办公室六月底统计,国内1421个国营亏损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占全部国营亏损企业的3.7%。目前,国营亏损企业仍有12247个,占国营企业总数的32.5%。中央直属企业扭亏步伐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秀君  
成功的新加坡国营企业张秀君新加坡的国营企业在当地称为“和政府有联系的企业”(GovernmentLinkedCompanies),本文中简称为“政联企业”或“政联公司”,指新加坡政府拥有投资股份控制权的公司。政府投资一般占公司资本的1/4以上。政府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叶振鹏  柯小星  
国营企业作为一级投资主体,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投资权,这是投资体制改革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确定国营企业的投资权,实际上也就是确定国营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权,因而如何合理地界定国营企业投资权限,事关我国资源能否实现优化配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能否实现正常运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明  
编者按: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搞活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大问题。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加坡同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新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1949年10月以来,我国通过没收接管官僚资本、赎买和改造私人资本、以及大量新的投入等途径,迅速建立和壮大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国营企业和事业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总额1991年已达17300多亿元。但是在较长时期,我国按照非商品经济体制管理国有企业。对投入企业的资本金,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和相应责任,影响了企业面向市场的自主经营和平等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多种利益主体已逐步形成,理顺产权关系已成为增强国营企业活力的基础环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盛默  
虽然在理论上,人们认为国营企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私营企业所无法发挥的,但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国营企业的营运实绩却不尽如人意。在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席卷全球之时,人们仍认为终究不可能将全部国营企业都私有化。因此,如何评价与管理国营企业,必然成为政府高层次决策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方奕涛  罗建穗  
“三来一补”和“三资”经济是广东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两种形式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本文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和“三资”经济在广东的发展态势,阐明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区别,并运用计量的方法比较它们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是:这两种形式的外资对广东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都不明显,目前不宜以“优劣”来区别它们,而应该着力于把外资引向与国内产业高度关联的领域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鸣  
合资工业企业与国营工业企业相比,在成本核算上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区别和特点: 一、成本项目设置的不同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设置,实际是企业对生产费甩按经济用途的分类,目的在于反映产品成本的结构,便于比较分析。这种成本项目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核算的特点和成本管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思玉  
加速四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有目的有选择地通过建立“三资”企业来吸收部分外资,以弥补国内资金不足,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吸收外资工作现状,进一步搞好“三资”企业工作,我们对苏、浙、皖、沪三省一市(以下简称三省一市)吸收外资,建立“三资”企业工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研究。一、三省一市“三资”企业的作用第一、吸收大量外资,推动了四化建设。三省一市吸收外资,建立“三资”企业已有12年历史。截止1991年10月底,共有“三资”企业3385家,合同吸收外资总额为82.2亿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湖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能否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厂长责任制的实行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同日益活跃的三资企业和乡镇企业相比,国营大中型企业依然显得活力不足。为此,本文通过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的实地调查,认为:要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应借鉴三资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鲁  
自从紧缩财政支出和货币信贷以来,银行储蓄存款月月大幅度增长,持久不衰。这是物价稳定、币值稳定的直接反映。随之兴起了一种议论,就是害怕储蓄存款是笼中虎,一旦笼子破了,老虎就会出来伤人,所以主张设法减弱储蓄存款增长的势头。随之兴起的又一种议论,就是发行债券、股票比发展银行储蓄存款好。理由是债券、股票乃是固定长期投资,不象储蓄存款那样可以随时提取。我认为这些议论然否,值得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留清  
怎样才能使假“三资”成为真“三资”──对青田县“三资”企业的调查与思考留清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三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即使是僻远的青田县也不例外,到1993年9月底止,共创办了三资企业39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