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17)
- 2023(11473)
- 2022(9824)
- 2021(9378)
- 2020(7765)
- 2019(17459)
- 2018(17309)
- 2017(33305)
- 2016(17918)
- 2015(20022)
- 2014(19626)
- 2013(19294)
- 2012(17839)
- 2011(16041)
- 2010(15938)
- 2009(14419)
- 2008(13782)
- 2007(12065)
- 2006(10603)
- 2005(9381)
- 学科
- 济(73002)
- 经济(72913)
- 业(54925)
- 农(46454)
- 管理(45688)
- 企(34465)
- 企业(34465)
- 方法(31464)
- 农业(30748)
- 数学(27925)
- 数学方法(27499)
- 业经(19782)
- 中国(19447)
- 财(17401)
- 学(14983)
- 制(14967)
- 地方(13958)
- 贸(12387)
- 贸易(12379)
- 易(12076)
- 发(11174)
- 策(11060)
- 理论(11020)
- 技术(10947)
- 体(10888)
- 银(10880)
- 银行(10847)
- 行(10367)
- 农业经济(10358)
- 融(10160)
- 机构
- 学院(246450)
- 大学(243457)
- 济(101900)
- 经济(99941)
- 管理(96117)
- 理学(83741)
- 理学院(82915)
- 管理学(81373)
- 研究(81290)
- 管理学院(80937)
- 中国(63313)
- 农(59819)
- 京(50108)
- 科学(49866)
- 农业(46054)
- 财(44389)
- 业大(43222)
- 所(40199)
- 中心(40048)
- 江(37697)
- 研究所(36495)
- 财经(35307)
- 经(32402)
- 范(32073)
- 师范(31693)
- 北京(30465)
- 经济学(30263)
- 州(29259)
- 院(28715)
- 农业大学(28692)
- 基金
- 项目(168915)
- 科学(133544)
- 基金(123733)
- 研究(123722)
- 家(108286)
- 国家(107295)
- 科学基金(92450)
- 社会(79124)
- 社会科(74580)
- 社会科学(74559)
- 省(66776)
- 基金项目(65643)
- 自然(60342)
- 自然科(58949)
- 自然科学(58931)
- 自然科学基金(57875)
- 教育(56743)
- 划(55669)
- 编号(50841)
- 资助(49900)
- 成果(40021)
- 部(38219)
- 重点(37844)
- 发(36990)
- 创(35657)
- 农(34028)
- 课题(33757)
- 创新(33279)
- 科研(32967)
- 国家社会(32755)
- 期刊
- 济(115156)
- 经济(115156)
- 研究(70329)
- 农(62553)
- 中国(49935)
- 农业(42484)
- 学报(40680)
- 科学(36884)
- 管理(33443)
- 财(33426)
- 大学(32314)
- 学学(30378)
- 教育(27083)
- 业经(24596)
- 融(24287)
- 金融(24287)
- 技术(22353)
- 业(19887)
- 财经(16874)
- 问题(16242)
- 经济研究(15623)
- 经(14534)
- 农村(14208)
- 村(14208)
- 版(14175)
- 农业经济(13802)
- 世界(12697)
- 图书(12329)
- 科技(11983)
- 经济问题(11755)
共检索到365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小东 姚远
基于抗战时期的历史档案,梳理了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合组成立的历史经过。地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抗日战争期间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合组是现代农业文明的一次重要融汇。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下,国立西北农学院办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卓越,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的独立农学院,并在合组后逐步形成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抱负,成为当代兴学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占云
20世纪20年代,我国图书馆的发展,逐渐从传统藏书楼模式,转变成以新式图书馆的经营管理方式服务大众,新兴的公共图书馆有如雨后初笋般繁荣。图书馆事业从萌芽到发展,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的背景因素,协会创建及所做的工作,给日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近代出现了图书馆史上的第一次发展高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文军 卢江
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话题。在对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的政治经济学考察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生产工人从“局部工人”向“总体工人”转变的逻辑。“总体工人”是由片面的“局部工人”社会地结合而成的一个总体性存在,它是在协作之中生成的一种有机的生产关系,它顺利地实现了生产活动在时间上的继起和空间上的并存。“总体工人”的出场一方面充实了无产阶级队伍、扩大了剥削材料、延展了剥削范围、构筑了严苛的劳动和工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未能实质性地改变阶级关系,“总体工人”依旧是自由的一无所有者、剩余价值的生产者或人格化的剩余劳动时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工人”的概念,不仅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参照,也为我们展望人类未来前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向指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东升 崔乃文
"学院"是欧美大学为在本科教育中实施自由教育而单独建制的组织。从法国的"艺学院"到德国的"哲学院",再到美国的"文理学院",构成了学院组织制度演变的基本脉络。近代以来,知识的性质经历了从古典学术到现代学术的重大变革,相应地,自由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学院组织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在法、德、美三国发生了不同的变革。考察学院组织的历史演变发现:采用不同的组织制度来处理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形成了欧陆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国家高等教育体系;自由教育是欧美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心脏;学术转型时期,对旧制度进行创造性转化是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自由教育 学院制度 学院 历史变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段小虎
西部贫困山村文化生态田野考察系列文章特别借鉴了文化人类学、口述历史、区域社会史"走进田野"的研究方法,通过"历史现场"的考察,把握贫困文化的地域性、遗传性特征,探究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和贫困人口文化观念形成的历史逻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雅琴
解放前,少数民族百姓及其政治上的代表军阀政权,通过开荒种地、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进畜牧业,对西北农业经济开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广大少数民族百姓通过开发所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少。但在此基础上,西北农业经济开始了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步。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西北农业 开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敬虞
本文通过 1 9世纪 6 0年代“同治银币”方案的提出这一具体史实 ,对英国政府、英占香港当局和中国政府三方在币制问题上的不同考量 ,即对英国实行金镑制 ,中国实行银两制而香港当局在二者之外实行银元制各自不同的背景和根据、以及彼此之间的矛盾 ,分别加以分析。特别着重说明香港独立实行银元制的成功和它对历史、地理各方面条件的顺应所取得的优势地位。与此相对照的 ,则是中国清王朝对币制改革的抵制和长期币制混乱之所由来。这种混乱的局面 ,可以说 ,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 ,人民币的出台 ,才最终加以结束
关键词:
金镑制 银元制 银两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英姿
文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会计对象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对象只能是:“社会再生产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发出的信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国强
一、 19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18世纪末的拿破仑战争殃及整个欧洲大陆,欧洲粮食等农产品严重匮乏,由此使19世纪初成为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喧嚣的开端:英国于1815年颁布《谷物法》,规定只有当英国国内粮价超过“法定水平”时,才允许国外的谷物输入;法国于1819年开始对谷物征收进口税,限制或禁止谷物的进口;德国在实行自由贸易后不久也在1834年的关税同盟中规定征收谷物关税。与此同时,加拿大、美国也开始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弥漫欧美及整个世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君 王阮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图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是知识发现在数字人文领域的新尝试,为资源细粒度关联、语义化查询、个性化探索提供新路径。[方法/过程]以南京师范大学抗战老兵口述资料中心数据为数据源构建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基于图谱实例,从项目整体概况、事件主题关系、社会网络关系、时空网络关系等层面开展多维知识发现研究。[结果/结论]以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为知识发现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撑,为人文资源深度开发注入了全新动能。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口述历史档案 知识发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京玉
任何一次的经济改革与调整,都是一次经济利益与资源的再分配。现实和历史经验表明,"国进民退"会助长国有部门的行政性垄断,削弱市场竞争的基础。政府的行政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剥夺市场主体的物权,是对市场规则的破坏,影响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的复苏和长期发展,必须依靠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应该靠社会投资而非政府集中投资形成新的增长点。政府应降低投资门槛,鼓励民营资本介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进民退” 历史经验 产权保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俊民 徐冰
历史教科书是年青一代认识其他国家的主要渠道和载体之一。考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变化,既能显现一国国民历史观的变化,也能管窥到人们的历史观的变迁对教科书编写的深刻影响。笔者详尽考察了新中国各时期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日本的明治维新陈述后认为:教科书对明治维新记述的嬗变,与思想解放同步,表现出中国人在不断修正自身对日的认识,使之科学化、符合历史事实;中国人在教科书中修正对日认识和历史记述的过程,可以为日本人思考教科书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历史观的变迁 日本观 历史教科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继伟
通过对建国后历史的考察,我国政府对于农民创业的管理经历了从主导到引导的过程。在当前农民主体性日渐增强的情况下,为了摆脱温饱陷阱的制约以及对于农民弱势群体的支持的需要,政府仍然有必要介入到农民创业的管理中去,基本思路是分类指导、服务为主和市场导向。
关键词:
农民创业 政府 政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梅 周宏伟
在分析探讨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总结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基于文化、社会、建筑视角的三大研究模块,而在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历史文化村镇的定量评价与保护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历史文化村镇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文慧 燕红忠
清代中后期,发商生息成为地方政府运营生息银两制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地方性史料阙如,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利用土默特左旗清代历史档案,探讨了地方政府的发商生息对当地商贸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地方政府的发商生息以地方商贸经济的繁荣为前提。在地方政府发商生息中,存在着商人承领本银、申解利银两方面的流程,这种流程规定体现出对地方商人的不利影响;从归本期限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发商生息虽有"生息"之名,而行"分割利润"之实,形成商人沉重的负担。就生息利银的支出用途而言,发商生息则对地方商业贸易的治安环境、商路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发商生息 商贸繁荣 流程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构建地方农业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体系思考与实践——基于北京农学院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农学院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审美体验、人文关怀与生命认知考察——基于生态旅游文化属性的相关研究述评
我国近代首次中外交换留学生制度的考察——国立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留学生制度的缘起、实施经过及成果
实物档案研究述评——基于少数民族实物档案管理视域
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之职业教育的主张、建议及影响述评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历史地位和影响的考察
农户为什么成为农地产权的主体——基于产权理论的历史考察
农村职教的价值取向:“离农”还是“为农”——基于历史变迁视角的考察
“大学”与“学院”概念区别特征的历史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