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6)
2023(4928)
2022(4294)
2021(4098)
2020(3615)
2019(7806)
2018(7892)
2017(15026)
2016(8392)
2015(9628)
2014(9677)
2013(9432)
2012(9066)
2011(7730)
2010(8171)
2009(7896)
2008(8575)
2007(7881)
2006(7259)
2005(7078)
作者
(24751)
(20392)
(20366)
(19779)
(13229)
(10001)
(9356)
(7927)
(7889)
(7698)
(7143)
(6993)
(6668)
(6598)
(6545)
(6361)
(6236)
(6069)
(5966)
(5952)
(5230)
(5089)
(5012)
(4714)
(4663)
(4580)
(4568)
(4541)
(4262)
(4098)
学科
(32810)
经济(32756)
管理(27574)
(24695)
(21672)
企业(21672)
(11991)
方法(11826)
中国(9911)
数学(9723)
数学方法(9447)
(8746)
(8739)
(8521)
(7989)
财务(7964)
财务管理(7929)
(7636)
银行(7627)
企业财务(7510)
(7110)
(6837)
金融(6837)
业经(6698)
地方(6651)
理论(6196)
(6015)
贸易(6010)
(5956)
(5835)
机构
大学(121253)
学院(119603)
(46889)
经济(45662)
研究(42767)
管理(41904)
中国(36756)
理学(33998)
理学院(33578)
管理学(32808)
管理学院(32575)
(27010)
(26965)
科学(25748)
(22893)
中心(20257)
(20116)
研究所(19868)
财经(19695)
(19133)
北京(17957)
(17691)
(16722)
师范(16537)
(16306)
业大(15885)
(15069)
农业(14705)
财经大学(14419)
经济学(14315)
基金
项目(69048)
科学(53431)
研究(51195)
基金(49352)
(42854)
国家(42461)
科学基金(35808)
社会(31441)
社会科(29628)
社会科学(29616)
(26560)
基金项目(24922)
教育(23763)
自然(23020)
(22738)
自然科(22437)
自然科学(22430)
自然科学基金(22020)
资助(21636)
编号(20939)
成果(19526)
重点(15762)
课题(15316)
(15151)
(14518)
(13733)
(13628)
项目编号(13430)
大学(13069)
教育部(13051)
期刊
(59939)
经济(59939)
研究(42079)
中国(29501)
(23860)
学报(19689)
(18189)
管理(17910)
(17589)
金融(17589)
科学(16974)
教育(16433)
大学(15149)
学学(13981)
农业(11705)
财经(10640)
技术(10215)
经济研究(9230)
(9185)
业经(8493)
问题(7817)
图书(7307)
(7189)
会计(6946)
国际(6642)
(6520)
理论(6435)
财会(6429)
统计(6163)
(5764)
共检索到206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珍珍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的宏观与微观协调问题──兼与向蓉美同志商榷陈珍珍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建立在微观资产负债核算的基础上,即其核算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核算资料。在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关于存量核算的报表由“资金平衡表”改革为“资产负债表”,这种改革更有利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立彦  
本文旨在阐明以下两个命题:(1) 微观经济核算中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并存的状况,应当被一体化模式取代;(2) 在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付诸实施的今天,微观经济核算模式必须与宏观经济核算模式相协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王智滨  
徐向新教授在《关于我国核算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徐文)一文中,直面现实、深究理论,对我国新国民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中肯意见,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然而,徐文对《方案》中的物质产品净值指标的批评中,却存在一些误解。由于它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MPS核算和SNA核算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生产范围内如何正确计算最终物质产品价值等国民核算的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昌延,何光裕,楼德昌,张梓伦  
一、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要理顺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关系进入90年代,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任务更为紧迫,但现在距离新核算体系的全面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工作还有一定难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建立在可靠的微观核算的基础上,使微观核算的信息能够转换为宏观核算的信息。但基层企业的核算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标准分类。虽然各种核算自成体系,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因而各种核算资料的互换性、组合性、共享性较差,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价值量和资金运动的核算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尽快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如何将微观信息转换成为国民经济的宏观信息,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在现有会计制度作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三  
宏观调控何时结束? 刘吉同志以此为题、发表在1995年7月29日《解放日报》的文章认为,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内在机制。国家宏观调控是与市场运作同时相依相存的,从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的连续过程,它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 初看起来,刘吉同志的论述在理论上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它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人们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市场经济的基本形态是资本的自由竞争和市场的自动调节,不存在政府的参与和干预,因而也就无所谓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就是说,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并没有天然的依存关系。两者也不是与生俱来、青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熊婉婷  
宏观审慎以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稳定产生影响为政策目标,着眼于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微观审慎以保护消费者为政策目标,着眼于防范单个金融机构的个体性风险。二者目标相辅相成,政策效果也相互依赖。然而,由于监管部门不同但监管对象和政策工具高度重叠,二者可能出现政策冲突,尤其在经济下行、银行高度集中且业务同质化以及不同监管机构权责不分的情形之下。英美经验表明,无论是独立委员会机制还是央行统筹协调机制,有效的监管协调都离不开明确的权责划分、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及流畅透明的信息共享。为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中国可从三方面着手改革。一是打造"一体多翼"的组织治理架构,增强行为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根据需要设立专家工作组。二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鼓励不同监管机构领导人交叉任职,提高微观审慎机构在系统性风险分析中的参与度,以及借助"服从-解释"机制提高跨部门决策的透明度。三是为潜在政策冲突做好预案,包括预先设定政策目标优先级、进一步完善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拓展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以及鼓励金融机构积累逆周期安全缓冲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德涌 ,于景元 ,穆恭谦  
当前,在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向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整个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改革的步伐,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以使国民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本文仅就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机制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和思路供进一步研究和决策参考。一、在宏观上把科技教育作为第四产业来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文轩  易先锋  
企业信息化乃至国民经济信息化 ,势必导致现代经济运行方式的深刻变化 ,并对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提出严峻挑战。从微观分析 ,企业的组织状态将从强制有序到协同自序 ;从宏观来看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必将从集中化指令性管理转向以信息网络架构为基础的弹性调控 ,从而使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经济运行有机地连接起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利琴  彭红枫  彭意  
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实现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机配合是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上市银行为样本,同时引入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工具变量,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不完全协调。我国监管部门应当继续完善微观审慎监管制度,同时逐步完善宏观审慎在两个维度上的监管制度与工具,建立起二者的协调监管机制,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笔者最近看到一些国外解决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来源问题的材料,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总括来讲,有以下特点:第一,国民经济核算所利用的资料,主要是从宏观上搜集的。它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农业、劳动和经济普查等部门以各种方式搜集的各种数据资料。另外还有一些民间组织如贸易联合会、工会搜集的资料。这就是说,基层单位核算与宏观核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四春  何小锋  
本文简要分析了微观投资的类型,并从对象、主体等角度对宏观投资进行类型化分析,指出宏观投资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以此为基础,本文比较了两类投资的差异,指出微观投资可以是存量,也可以是流量;宏观投资一般是流量,也可以用宏观投资存量表示存量。因此,只有微观流量对应宏观流量,微观存量对应宏观存量,才能实现两类投资的转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平,王晓晞  
关于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两个问题叶平,王晓晞本文将论述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都涉及到的两个问题,一是增加值核算,二是资产负债核算。对于这两种核算,都存在一些误解,也都存在如何准确核算的问题。一、新会计制度与增加值核算(一)对增加值指标的几种误解及对它们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素珍  
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主要内容之一是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但是目前存在着一种相当普遍的误解,认为只要实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可以代替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手段,取消规模控制。实际上,这种认识既脱离了我国的现实经济情况的,它在理论上、逻辑上也模糊不清。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资金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源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资产管理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志新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邹志新本文以比较翔实、准确的资料论述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地位、作用,在英美欧亚的开展情况、起源和发展以及两大核算体系--新SNA和新MPS中的资产负债核算的演变和特色等等,对广大统计工作者正确认识NESA中资产负债核算的重要性有较大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