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1)
2023(9615)
2022(8033)
2021(7289)
2020(5942)
2019(13204)
2018(12790)
2017(24592)
2016(13218)
2015(14547)
2014(14540)
2013(14262)
2012(13913)
2011(12923)
2010(13462)
2009(12672)
2008(12262)
2007(11296)
2006(10548)
2005(9970)
作者
(40984)
(34349)
(34274)
(32698)
(22391)
(16516)
(15400)
(13264)
(13126)
(12637)
(12029)
(11637)
(11477)
(11328)
(11161)
(10740)
(10278)
(10099)
(10086)
(9741)
(8819)
(8584)
(8484)
(8105)
(7922)
(7726)
(7647)
(7464)
(7139)
(6812)
学科
(74366)
经济(74307)
管理(35834)
(31059)
(24285)
企业(24285)
方法(21783)
地方(20177)
数学(19097)
数学方法(18821)
中国(17815)
(16531)
(16111)
业经(13945)
地方经济(13672)
(13269)
(12001)
(11127)
农业(11058)
(10686)
贸易(10679)
(10288)
(10055)
金融(10054)
环境(9931)
(9807)
银行(9775)
及其(9568)
(9533)
(8685)
机构
学院(198881)
大学(197517)
(91472)
经济(89616)
研究(79643)
管理(68498)
中国(59371)
理学(57303)
理学院(56594)
管理学(55512)
管理学院(55143)
科学(47763)
(42631)
(42020)
(41412)
研究所(37923)
(35854)
中心(34293)
(33070)
财经(31476)
经济学(29179)
(28972)
业大(28552)
(28390)
农业(28041)
北京(27432)
(26761)
师范(26451)
经济学院(25728)
(25310)
基金
项目(124230)
科学(96664)
研究(89661)
基金(88700)
(78877)
国家(78211)
科学基金(64958)
社会(57168)
社会科(54060)
社会科学(54046)
(48447)
基金项目(44670)
自然(41358)
(41093)
教育(40524)
自然科(40355)
自然科学(40337)
自然科学基金(39616)
资助(38064)
编号(34997)
成果(29787)
(29114)
重点(28948)
(26999)
课题(26586)
(24767)
国家社会(23666)
发展(23602)
创新(23320)
(23265)
期刊
(115418)
经济(115418)
研究(68102)
中国(42166)
(33413)
学报(32906)
科学(30271)
(30108)
管理(28930)
大学(24830)
学学(23689)
农业(22460)
(22191)
金融(22191)
教育(21250)
经济研究(19970)
技术(17373)
财经(16754)
业经(16584)
(14714)
问题(14225)
(12025)
(11227)
国际(11149)
技术经济(10944)
世界(10907)
统计(10000)
现代(9192)
经济问题(9035)
经济管理(8980)
共检索到32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致君  
一、注意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争取经济的良性循环。决策上,既要追求经济的适度增长,又要注意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逐步合理化,要治标更要治本。以改革促调整,以调整求得发展。这是上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泽军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我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健康发展需要有科学的完整的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来保证。一般来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核算体系)构成了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宏观决策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随着人民共和国度过第40个生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换上新的8个5岁组。然而这8个5岁组却参差不齐,构成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毫无疑问,每个年龄组都具有这样的影响,不过由于伸缩幅度大小不同,同时由于中国属人口压迫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于飞  
一个国家教育决策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对我国中小学和高等教育决策体制与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著作为数不多,尤其对于中外教育宏观决策进行对比研究更少,因此把这一课题作为相对独立的体系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可以为我国教育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由周满生教授主编的《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一书,通过中外教育宏观决策比较研究,为我国教育宏观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作用,也为研究我国教育宏观决策的研究者提供了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回顾整个经济运行情况,曾出现过三次“松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昌延,何光裕,楼德昌,张梓伦  
一、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要理顺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关系进入90年代,实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任务更为紧迫,但现在距离新核算体系的全面实施,还有相当的距离,工作还有一定难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宏观的国民经济核算建立在可靠的微观核算的基础上,使微观核算的信息能够转换为宏观核算的信息。但基层企业的核算还没有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全过程的指标体系和统一的标准分类。虽然各种核算自成体系,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因而各种核算资料的互换性、组合性、共享性较差,难以发挥整体优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价值量和资金运动的核算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尽快实现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如何将微观信息转换成为国民经济的宏观信息,可以分两步走:第一,在现有会计制度作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伴随宏观经济管理框架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宏观经济统计观测的基本思路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本文的基本目标是为实现国民经济核算服务于供给侧宏观经济观察提供框架性认识。所完成的具体工作包括:①从支出法GDP核算出发,阐释当前宏观经济管理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的必要性;②以生产法GDP核算为基础,阐述如何搭建从供给侧系统描述宏观经济状况的平台;③如何以收入法GDP核算为起点,全面展示供给创造需求的路径和影响因素;④结合中国实际,对当前国民经济核算应用于供给侧宏观经济观察的可能性与进一步改进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志坚  邬大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万应忱  赵荣  
农业关系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有50%以上的生产资金要靠银行贷款支持。随着商品生产的全面发展,农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所以,农贷投放多少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在国家财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民  
战后的日本 ,把天皇敕令指导下的教育变成以法律为基础的教育 ,它在各种教育审议会研究、审议的基础上制定出一系列教育法律 ,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法律网 ,同时又研究、制定出一个个教育改革规划 ,引导着日本战后的教育改革 ,可以说制定、修改、完善教育法律和研究、制定教育改革方案是日本教育宏观决策和管理的主要手段。研究日本教育宏观决策、管理的特点及成败得失 ,对我国教育宏观决策、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建设乃至今后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会有所裨益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鹏  吕欣  
面对复杂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大数据技术可以成为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的决策辅助工具,通过数据的聚类呈现重点难点区域,相继出台灵活、有针对性的政策;通过智能化数据分析有效监控政策实施情况,对未达预期目标的政策及时作出调整;通过整合对比历史同期数据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下一阶段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钱啸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1978年5月17日成立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它的建立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0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先生的带领下,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高等教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专家学者,联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30年来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昨天,畅谈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今天,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明天,以之纪念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建院30周年。我们相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兆木  
200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特点是经济增长前高后低,内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比2000年有所提高,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进一步抑制;存在问题主要是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引致的失业增加和农民收入增加有限。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有可能在2-3年内保持7.5%-8%的增长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于立  唐任伍  汤益诚  杨继瑞  白永秀  景维民  姜长云  胡金焱  
2011年以来,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向众说纷纭。拉动GDP的动力从哪里来,控通胀、稳增长方略如何,产业发展是否联动宏观问题,货币政策迷雾重重,宏观调控如何再出新招?本刊编辑部约请八位专家笔谈,试图解构经济改革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