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3)
- 2023(5791)
- 2022(4744)
- 2021(4130)
- 2020(3428)
- 2019(7411)
- 2018(7441)
- 2017(13652)
- 2016(7484)
- 2015(8569)
- 2014(9027)
- 2013(8837)
- 2012(8479)
- 2011(8009)
- 2010(8216)
- 2009(7790)
- 2008(7275)
- 2007(6790)
- 2006(6343)
- 2005(5886)
- 学科
- 济(54180)
- 经济(54137)
- 管理(20634)
- 地方(15979)
- 业(14146)
- 方法(13114)
- 地方经济(12046)
- 数学(11433)
- 中国(11378)
- 数学方法(11369)
- 学(11245)
- 企(11103)
- 企业(11103)
- 业经(8837)
- 农(8524)
- 制(8188)
- 体(8005)
- 财(7607)
- 融(6867)
- 金融(6860)
- 经济学(6845)
- 环境(6796)
- 银(6212)
- 银行(6193)
- 行(6007)
- 理论(6000)
- 发(5795)
- 和(5795)
- 农业(5634)
- 产业(5199)
- 机构
- 学院(116367)
- 大学(115365)
- 济(57190)
- 经济(56003)
- 研究(47285)
- 管理(38606)
- 中国(35170)
- 理学(31806)
- 理学院(31409)
- 管理学(30862)
- 管理学院(30649)
- 科学(27221)
- 财(25351)
- 所(24899)
- 京(24830)
- 研究所(22325)
- 中心(20598)
- 农(19926)
- 江(19415)
- 财经(19118)
- 经济学(18804)
- 经(17135)
- 院(16958)
- 经济学院(16472)
- 北京(15989)
- 业大(15789)
- 农业(15398)
- 省(15310)
- 范(15262)
- 师范(15071)
- 基金
- 项目(70701)
- 科学(54424)
- 研究(52511)
- 基金(49475)
- 家(43558)
- 国家(43204)
- 科学基金(35513)
- 社会(34031)
- 社会科(32169)
- 社会科学(32162)
- 省(28410)
- 基金项目(25056)
- 教育(23395)
- 划(23241)
- 自然(20709)
- 编号(20645)
- 资助(20590)
- 自然科(20160)
- 自然科学(20149)
- 自然科学基金(19759)
- 成果(17852)
- 发(17037)
- 重点(16333)
- 课题(15916)
- 部(15036)
- 国家社会(14451)
- 发展(14150)
- 展(13964)
- 创(13812)
- 济(13469)
共检索到196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晓
五年来,在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准备,指导思想,核算体系框架,核算范围等问题以后,对十几个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施的经验进行了研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形成了一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总体实施方案。并由河北、山西、黑龙江、上海、福建、江西、四川、陕西、辽宁等9个省、市统计局对方案进行了试点,就核算内容、核算原则、技术处理、资料来源、调查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詹云乔
由国家统计局岳巍等部分核算专家集体编写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1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既是新体系研究论证和试点实践的总结,又是新体系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论述;无论作为专业知识的培训教材,还是作为广泛宣传新体系基本知识的学习材料,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而且是实用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启贵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朱启贵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面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云
将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运行轨道势在必行。这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作者以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现状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出发,阐明了环境核算应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出了将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前提(建立健全环境核算体系)及设想的基本框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姚众志 马岚 高锁兰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中国即将全面实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相对于过去实行的MPS体系是一场革命,而且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上也作出了重大发展。采用全面生产核算理论是这场变革的基石。本文集中论述了这一理论变革的内容及其理论和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指出,采用全面生产核算,不仅是我国生产理论的变革与发展,而且它将带来收入分配核算、消费与投资核算等的巨大变革,从而对我国收入分配、消费与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分析和理论研究以及整个经济学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菊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论郑菊生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特有的基本方法是平衡方法和平衡模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和模式取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性质、功能和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反映国内(民)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等来龙去脉的国民经济会计。它提供用于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奇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和剩余价值理论,坚持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界限,正确反映经济的循环和周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对传统GDP核算局限性的再思考一直以来,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一直占据主导,但GDP核算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一是GDP是流量核算,只能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不能反映该国的实际富裕程度(即国家财富存量)。二是GDP核算只反映了最终产出和总收入,未反映为获得总产出而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没有考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李宝瑜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称核算体系)包含着五大核算子系统。目前,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部门中,对五大核算各自内容与范围的看法不尽一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编写组编写出版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下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问题我国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核算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进行认真的清理,继承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修改或淘汰其中存在问题或已经过时的部分。现有核算体系是以MPS为基础、兼容SNA的核算内容,在实际核算中采用的SNA指标带有明显的MPS相应指标的痕迹。所以在新核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和平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经济指标,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算计机技术,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过程的一个宏观经济模型。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目的,是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服务。如何充分运用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对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作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和评价,探求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预警国民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重大的社会经济决策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模拟是统计理论和实践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江西省近几年试算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对地区的经济运行进行一些探索,并提出一些分析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坚白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是不是要联系理论问题来考察?有的人认为核算体系问题技术性很强,没有必要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论证。我的看法是: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可以博采众长,不问来自东方或西方;但关于核算范围和核算体系的形成,因涉及指导思想问题,在理论原则上,我们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能和稀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兆修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力求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成为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的一种重要工具。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模式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一、八个基本点(一)物质产品核算与劳务核算并用我国过去只对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进行核算,对提供劳务的活动,在理论上是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核算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料来源困难,没有进行宏观核算。现在,有必要同时进行这两种核算。主要理由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吕峰 魏媛媛
本文是"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系列研究的收篇之作。文章从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基本核算方法、基本统计指标等方面对2008年SNA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SNA 国民经济核算 修订 改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小强,周俊杰
一、两大核算体系差别的最初研究SNA与MPS间的实际性对比开始于1958年。欧洲统计学家会议在其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认为:“用于苏联和其他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平衡核算体系是描述国民经济全过程的工具。它主要在两点上与其他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同:一是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和其他国民经济活动方式之间的差别;二是各种各样的社会集团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然而根据两大核算体系所获得的资料可以通过重新分组和调整使之进一步完善和相互可比。”这被认为是进行两大核算体系国际比较的开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