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4)
- 2023(14530)
- 2022(12716)
- 2021(11882)
- 2020(9912)
- 2019(22984)
- 2018(22837)
- 2017(45238)
- 2016(24308)
- 2015(27336)
- 2014(27531)
- 2013(27449)
- 2012(25479)
- 2011(23077)
- 2010(23448)
- 2009(21624)
- 2008(20891)
- 2007(18514)
- 2006(16699)
- 2005(15127)
- 学科
- 济(115961)
- 经济(115856)
- 管理(70494)
- 业(66209)
- 企(54354)
- 企业(54354)
- 方法(46903)
- 数学(41043)
- 数学方法(40609)
- 农(27684)
- 中国(27370)
- 财(26271)
- 地方(25569)
- 贸(23424)
- 贸易(23415)
- 业经(22951)
- 易(22766)
- 学(22765)
- 制(18792)
- 农业(18559)
- 理论(16308)
- 和(15969)
- 环境(15722)
- 银(15513)
- 策(15511)
- 银行(15470)
- 地方经济(15325)
- 融(15241)
- 金融(15240)
- 务(15003)
- 机构
- 大学(352569)
- 学院(351258)
- 济(153917)
- 经济(150773)
- 管理(139344)
- 研究(121547)
- 理学(119961)
- 理学院(118669)
- 管理学(116791)
- 管理学院(116181)
- 中国(91401)
- 京(74256)
- 科学(71463)
- 财(70096)
- 所(60965)
- 财经(55611)
- 研究所(55034)
- 中心(53877)
- 农(52270)
- 江(51762)
- 经(50472)
- 业大(48527)
- 北京(47329)
- 经济学(47274)
- 范(45662)
- 师范(45337)
- 院(43570)
- 经济学院(42337)
- 州(41662)
- 财经大学(41097)
- 基金
- 项目(231518)
- 科学(182435)
- 研究(171993)
- 基金(168635)
- 家(145272)
- 国家(144050)
- 科学基金(123949)
- 社会(109829)
- 社会科(104137)
- 社会科学(104112)
- 省(88739)
- 基金项目(88642)
- 自然(78962)
- 教育(78387)
- 自然科(77072)
- 自然科学(77056)
- 自然科学基金(75702)
- 划(74362)
- 资助(70827)
- 编号(69992)
- 成果(57846)
- 部(52089)
- 重点(51177)
- 发(49961)
- 课题(48168)
- 创(47320)
- 教育部(45150)
- 国家社会(44867)
- 人文(44220)
- 创新(44109)
- 期刊
- 济(175205)
- 经济(175205)
- 研究(112276)
- 中国(64524)
- 管理(52441)
- 财(52091)
- 学报(50552)
- 科学(47893)
- 农(47557)
- 大学(38798)
- 学学(36542)
- 教育(36095)
- 融(34969)
- 金融(34969)
- 农业(32637)
- 技术(30424)
- 经济研究(29185)
- 财经(27870)
- 业经(26410)
- 经(23904)
- 问题(22672)
- 贸(19989)
- 技术经济(18916)
- 理论(17430)
- 国际(17278)
- 图书(16960)
- 现代(16316)
- 世界(16265)
- 业(15995)
- 统计(15862)
共检索到53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树才 贾凯威
文章将汇率引入到货币政策效应研究中,基于非限制性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与产出、通货膨胀及汇率之间波动规律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来检验我国这次实行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及短期影响、非对称性效应的大小、政策效应在时间、贡献率上的差异性等作用和特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建平
我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史建平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取得明显成效,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经济增长进入合理区间,经济软着陆的目标基本实现。据此,社会上对放松银根的呼声又渐趋高涨,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对货币供给、实质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数量关系在 1993年前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表现 ,进行了相关实证性描述 ,指出 1993年后货币供给存量代替增量支持实质资本形成、准货币M2 1代替狭义货币M1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 ;因而在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上 ,应以持续推进资本形成与转换的票据及证券化为要领推进资本市场建立 ,并逐步转向以市场性利率为关键中介变量。
关键词:
资本形成 经济增长 中介变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作培
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南通市委党校姜作培一、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的主旨是通过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调节投资和消费,使社会总需...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黄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蔡志雄 梁剑
本文运用VAR方法,考察了价格水平、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价格水平、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价格水平(CPI)、经济增长(GDP)以及货币政策(M2)均有惯性,其中经济增长(GDP)惯性表现最强。高的经济增长将推高价格水平;从长期看,高的价格水平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关联性很强的影响因素,但价格水平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更大。根据马尔科夫链平稳状态概率值发现CPI高于6%的概率较大,并且一旦进入此状态则会保持较长的持续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志柏 俞自由 解振鸿
本文在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框架下 ,探讨了我国近几年物价变化、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 ,指出通货紧缩本质上是由实体经济引起的 ,是实体经济运行不畅通的货币表现 :从表象上看 ,通货紧缩形成有货币发行量减少的原因 ,但由于货币发行并不能扭转经济运行不畅通的局面 ,所以用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提高物价的方法是值得怀疑的。同时 ,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就业问题是影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问题至今未得到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
供给 需求 投资 消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耿恒智 屠卫
本文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有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托宾效应总是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海清
2019年以来,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中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美国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但"疾风知劲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受春节因素和减税效应等叠加影响,2019年1~4月份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单月波动较大,从数据累计同比和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较2018年温和复苏的态势较为明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霍伟东 杜金沛
本文通过界定经济增长的衡量 ,讨论经济增长的要素与条件 ,对增长理论的回顾与反思 ,以及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 ,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论述了经济增长问题 ,得出了货币政策既不是构成经济增长的要素 ,也不是经济增长的条件 ,货币政策无法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晖
中国股市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和市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新兴市场,股票资产价格的上涨及波动受宏观经济及各项制度变革的基础性影响外,还受到以货币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和政府针对证券市场自身的股市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表明,股票资产价格可采取股票资金供求等股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控,从货币政策的角度通过GARCH均值方程模型和BEKK波动相关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增长率的分析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波动性的分析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可以不直接干预股票市场,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从而起到间接调控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作用。由于货币政策调...
关键词:
资产价格 货币政策 上证指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政
中国股票市场在经济周期中波动异常的原因何在?货币政策是否具备调节股票市场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基于VAR模型对中国股票收益率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工具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股票收益率与宏观经济走势的关联性较弱,股票市场不能有效发挥经济预测的功能;同时,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不稳定,投资股票无法实现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且通货膨胀也不是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建议明确和强化上市公司的责任,促进股票市场的规范与发展,发挥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应有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高鸿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金全 张龙 张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理应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本文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度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进一步运用SV-TVP-FAVAR模型量化分析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一定阶段波动性,但整体呈现出上升态势,其走势符合我国经济既定事实;不同阶段不同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存在冲击滞后异质性和冲击极值波动性;不同评价指标下,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调控效果存在差异,价格型货币政策为"多指标"评价体系下的最优政策选择。因此,货币当局应该合理利用不同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构建"价主量辅"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引导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增长质量 调控方式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