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0)
2023(1782)
2022(1554)
2021(1399)
2020(1237)
2019(2733)
2018(2694)
2017(5003)
2016(2896)
2015(3361)
2014(3318)
2013(3503)
2012(3228)
2011(2959)
2010(2922)
2009(2783)
2008(2815)
2007(2472)
2006(2239)
2005(2099)
作者
(10477)
(8960)
(8836)
(8265)
(5708)
(4386)
(3983)
(3414)
(3386)
(3152)
(3087)
(2995)
(2945)
(2941)
(2932)
(2741)
(2649)
(2613)
(2544)
(2510)
(2267)
(2230)
(2195)
(2014)
(1988)
(1987)
(1981)
(1941)
(1935)
(1923)
学科
(14123)
经济(14115)
(8655)
方法(7963)
管理(7815)
数学(7039)
数学方法(6817)
(6004)
企业(6004)
(4690)
(3686)
(3038)
农业(2618)
中国(2560)
业经(2434)
环境(2143)
(1972)
理论(1904)
(1863)
财务(1854)
财务管理(1847)
(1837)
服务(1836)
贸易(1836)
地方(1835)
技术(1801)
(1752)
(1692)
企业财务(1681)
(1665)
机构
大学(46766)
学院(45639)
(18818)
研究(18623)
经济(18386)
管理(16467)
理学(14137)
理学院(13962)
中国(13729)
管理学(13463)
管理学院(13390)
科学(13261)
(12017)
(10894)
(10825)
研究所(10006)
业大(9842)
农业(9607)
中心(8042)
(7881)
(7386)
(7006)
北京(6979)
(6729)
农业大学(6329)
财经(6251)
科学院(6022)
经济学(5882)
(5656)
(5588)
基金
项目(32171)
科学(24546)
基金(23550)
(22528)
国家(22396)
研究(19951)
科学基金(18194)
自然(13035)
自然科(12749)
自然科学(12745)
自然科学基金(12504)
社会(12385)
(12078)
社会科(11787)
社会科学(11783)
基金项目(11473)
资助(11147)
(10671)
教育(8686)
重点(7473)
计划(7108)
(6938)
编号(6931)
(6644)
科技(6633)
科研(6507)
(6027)
(5824)
创新(5795)
国家社会(5595)
期刊
(18879)
经济(18879)
研究(12951)
学报(11212)
(10283)
科学(9337)
中国(9247)
大学(8176)
学学(7902)
农业(7260)
(6379)
管理(6210)
统计(5258)
技术(4674)
(4128)
(3964)
决策(3819)
业大(3692)
技术经济(3311)
教育(3199)
林业(3198)
经济研究(3182)
(3105)
农业大学(2989)
财经(2923)
(2595)
科技(2374)
问题(2281)
(2238)
金融(2238)
共检索到69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德明  刘立人  
国民生产总值的两种核算方法杨德明,刘立人1993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展望》春季讨论稿。该稿附件中称,对计算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地区或一组国家GDP所占比重时,将改变传统的市场汇率核算法.采用购买力平价核算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坚白  
计划统计部门已决定把国民经济总值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指标。因此,我想谈谈这个问题。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性质和计算范围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西方国家表示国民生产总量的通用指标。其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一般都是以联合国制定的方案为准,个别国家有某些调整;其定义是按生产者提供的生产要素而产生的收入总额;其特点是既包含生产部门的产值,也包含劳务的产值(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蔚旻  
“国民生产总值”常用来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总成果。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计算方法有二:一日支出法,亦名“最终产品法”。它是按照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来计算的。包括个人、政府购买的物品和服务;国内总投资;进出口差额;国外要素支差额。一日收入法,亦名“成本法”。它是把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要素报酬”加上税金、折旧求得国民生产总值。过去,人们指责该指标是以庸俗经济学说为依据混淆物质产品的生产和非生产性服务,将政府官员、军队、警察等活动都看作“服务”而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因而掩饰资本丰义社会阶级对抗的性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衔  
一、GNP是否不包括重复计算理论界普遍认为,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不包括重复计算的指标。理由是,GNP统计上排除了造成大量重复的中间产品产值的计算。当然,排除中间产品确实可以避免产值重复计算,但不能因此认为GNP就排除了任何形式的重复计算,从GNP的定义看,GNP是否发生重复计算,关键是最终产品统计中是否包含有重复计算的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下简称人均GN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国际组织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国际组织成员国交纳会费、取得各种优惠条件的多少(优惠贷款,外国援助等),均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均GNP的高低。人均GNP的国际比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各国公布的人均GNP资料是以本国货币(以下简称:本币)单位表示的,无法进行直接比较,需要应用一定的方法转换成统一可比的货币。货币转换问题,是人均GNP国际比较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泰华  
一、关于利润、税金核算问题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采用收入法计算各部门增加值。从表面看这些指标与目前物质生产部门计算的净产值有类似之处,但实际上有很大差别。如工业中的利润、税金,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认为可采用“应得产品销售利润”和“应得产品销售税金”;我们认为利润和税金应该采用已实现的“产品销售利润”和“产品销售税金”。理由有二,(1)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企业应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不能只考虑生产,同时更应考虑销售。产值指标应根据生产和消费相衔接的要求,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相互之间的平衡。(2)“应得产品销售利润”和“应得产品销售税金”是从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段宾  张瑞  
测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两种方法——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都存在一些缺陷,所测算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是过低,就是过高。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基期较切合实际的汇率,然后考虑到人口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计算出报告期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这一方法计算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较为符合实际。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秀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奇  
如何在继续做好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统计的同时建立起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如何把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同改进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统计协调起来,是当前统计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的目的,就是由此出发,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鸿  
关于中国的人均GNP水平,国内外专家一直存在争论,而且各目测算的结果相差极为悬殊。例如,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估算1988年中国人均GNP为330美元,但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这一测算存在低估,他们用不同的方法重新进行了估算,有人指出达到750美元,有人则认为高达2400美元。我们认为,这些专家的测算虽然都有一些正确的依据,但由于他们对中国的经济与统计了解不够以及计算方法本身存在的局限,这些估算与中国人均GNP的实际水平存在很大误差。为什么世界银行的估算会产生如此普遍的非议?原因在哪里?一般都将这一问题归结为世界银行采用的汇率计算法。诚然,汇率法的种种弊端的确是引致低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宗坪  
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所采用的价格。一种产品或劳务只有当它成为市场交易对象时才能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范围,而一些没有市场性的产品或劳务,如家庭自缝衣物、自制食品等,则不能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对象。所谓虚拟计算,是指某些产品或劳务并不拿到市场上进行实际的交换,而设想它被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按照设想的市场价格进行估价,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键词: 西方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永新  
一、计算原则 在SNA体系中,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我国是否亦用“国民原则”计算,尚待探讨。国民生产总值是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两部分构成。就全国范围来说,采用“国民原则”是无疑的。但就一个地区来说,问题就比较复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间的横向协作与联系越来越广泛,“本国(区)居民在外地的投资和劳务收入”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交叉。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派出常驻机构,二是派出临时机构。若按“国民原则”计算,派出常驻机构及其人员属于“长期居住在本地但户口未迁入本地的外地居民”,应视为所在地的常住居民,常驻机构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增加值应计入所在地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所在地对这类机构的收支情况并不了解;临时派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