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3)
2023(5471)
2022(4616)
2021(4717)
2020(3927)
2019(9085)
2018(9258)
2017(15010)
2016(10017)
2015(11562)
2014(11751)
2013(10284)
2012(9669)
2011(8833)
2010(9322)
2009(8148)
2008(7683)
2007(7208)
2006(6614)
2005(6134)
作者
(22888)
(18722)
(18616)
(18134)
(12057)
(9119)
(8879)
(7483)
(7160)
(7065)
(6615)
(6135)
(6003)
(5920)
(5908)
(5899)
(5720)
(5566)
(5508)
(5469)
(5005)
(4627)
(4592)
(4490)
(4486)
(4303)
(4219)
(4134)
(3828)
(3805)
学科
(22698)
经济(22657)
教育(22101)
管理(20859)
中国(15364)
(13946)
(10547)
企业(10547)
理论(9293)
地方(9083)
教学(9045)
(8663)
(8453)
(7513)
(6318)
方法(6222)
国家(6105)
(5949)
工作(5770)
农业(5704)
财政(5334)
(5291)
数学(5227)
业经(5179)
研究(5157)
数学方法(5071)
技术(5033)
学校(4935)
学法(4626)
教学法(4626)
机构
大学(122093)
学院(113137)
研究(42997)
管理(34841)
教育(33163)
(32678)
经济(31326)
(29901)
师范(29794)
(29026)
理学(28825)
理学院(28276)
管理学(27570)
管理学院(27300)
中国(26078)
科学(24693)
师范大学(24603)
(21536)
(20152)
中心(19906)
(19655)
北京(19430)
研究所(17930)
(16848)
职业(16383)
技术(16358)
(16084)
(14243)
财经(13978)
业大(13426)
基金
项目(68813)
研究(62244)
科学(55244)
基金(43920)
教育(38277)
(35841)
国家(35295)
社会(34979)
社会科(32592)
社会科学(32583)
科学基金(29725)
编号(29417)
(29275)
成果(28843)
(26811)
课题(24962)
基金项目(22635)
(21726)
规划(18363)
项目编号(17425)
资助(17170)
(16931)
(16921)
重点(16739)
自然(16494)
大学(16110)
(16082)
自然科(16068)
自然科学(16066)
(15832)
期刊
教育(59780)
研究(51835)
(42393)
经济(42393)
中国(40013)
(16599)
学报(14092)
职业(13853)
技术(13819)
大学(13304)
(13002)
科学(12474)
管理(11944)
图书(10194)
(9164)
金融(9164)
学学(8974)
高等(8887)
技术教育(8745)
职业技术(8745)
职业技术教育(8745)
农业(8717)
(8683)
(8082)
论坛(8082)
书馆(7773)
图书馆(7773)
高等教育(7630)
财经(6762)
成人(6598)
共检索到200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陈玉玲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围绕控制高等院校数量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大加整顿。对北平地区高等教育,国民政府主要就大学滥设、院系设置混乱、教师兼职现象严重以及学校风潮不断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顿工作阻力重重,尤其在对北平大学的整顿工作中,虽院系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在限制教员兼职以及整顿学校风潮等方面却未能如愿。同样,该校院系结构的调整也非一帆风顺,政府和学界两种势力之较量如影随形,致使政府的整顿效率深受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陈玉玲  
国民政府初期,围绕着限制文科类教育、注重实用科学的原则,对全国高等学校院系结构进行了调整,教育学院(系)被视为重要的整顿对象。通过"裁、并、停"等方式进行整顿后,全国高校教育学院(系)的在校生有所减少,但总的来看远未达到预期结果。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民政府的相关训令不但未能得到多数被整顿学校的认同,相反还遭到学校师生的强烈抵制;二是至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限制文科类教育"发展的政策发生了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陈玉玲  
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对高等院校的整顿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之间的关系对整顿工作产生了明显影响。一般来讲,当中央与地方实力派处于对立状态时,地方高校的整顿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而当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时,学校整顿工作则进展顺利。这表明影响当时高等院校整顿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央与地方之冲突对整顿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辉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马叙伦的新旧资历使他有机会继续参与执掌中央教育行政。马叙伦任职期间,在协助蒋梦麟改革大学制度、参与文化事业的同时,也无法回避教育界此起彼伏的风潮和派系纷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出现"蔡(元培)系"和"李(石曾)系"之争,所涉及的范围除了中央大学、劳动大学风潮外,还包括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及北平文化教育界等多个领域。马叙伦在这一时期教育界愈演愈烈的派系纷争中逐渐边缘化,这是他1929年底辞去教育次长职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李罡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覆亡的38年间,正式制定和公布了许多种教育法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纵向和横向的教育法规体系。本文主要选取从1927年国民党宁汉政府合流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至1937年抗日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我国大学与边疆社会基于人才培养而形成的地缘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性,这种地缘关系经历了形成、深化及衰退三个阶段,呈现出"后发式"和"外嵌式"的边疆大学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涛  
清末民初之后,四川货币制度日趋混乱,经济民生深受其害。为统一币制,刘湘曾于1934年初设立四川地方银行,发行地钞。但不到一年,地钞就因滥发而濒临崩溃。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实现了对四川的初步控制后,即对四川币制进行了整理和改革。通过收销以地钞为主的杂劣货币,结束了四川币制的长期紊乱局面,实现了币制统一。整理地钞,不仅是国民政府对四川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战前国民政府整理地方币制的一次颇为成功的案例,它为四川金融稳定、经济复苏,并成为抗战大后方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结果,为其他各省整理币制树立了典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翠艳  
在政治、教育、文化等多重历史酵素的复合作用下,燕京大学成为1928—1937年间北平女性写作的一个中心,涌现出以林培志、李素英、李满桂、谭超英、郭心晖等为代表的一批女性作家。燕京大学女作家群的聚结,首先是该校发达的女子教育和活跃的校园文化的产物,同时亦与学校借助课堂教学及师生人际网络传递的文学资源和写作经验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学院风格鲜明的作家群体,燕京大学女作家群揭示了五四女性文学尚来不及提出、20世纪30年代又被革命文学的时代潮流所遮蔽的女性常规性命题,同时也标志着女性学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确立与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海涛  徐建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兆青  
国民政府时期的警察教育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警官学校作为警察教育变革的试点,其治学理念与办学措施的转变清晰地反映了警察职业教育与抗日战争的复杂关联。浙江省警官学校在建校初期,以培养现代职业警察为根本宗旨。九·一八事变后,浙江省警官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变为储备战时特种警察。九·一八事变是导致国民政府警察职业教育理念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在"以军管警"的理念桎梏下,国民政府所谓追求警察机关"独立超然"地位的理想注定是一种虚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于潇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1928年5月15日至28日,大学院作为管理全国教育学术的最高机构,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旨在集思广益,促进教育发展。会议结束后,多项提案形成教育法令,尤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布、教育经费的保障和师范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贡献颇大,是推进国民政府初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寅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教育经费独立制度化进程起步,大学院、教育部、中央政府相继颁布法令,保障省教育经费独立。全国多数省份积极贯彻,出现了完全独立、部分独立、未能独立三种形态并存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各省省级教育行政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教育厅长频易、税源难以保证、省教育专款征收机构混乱等因素的干扰,省教育经费独立遭遇了阻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寅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厅长是主管一省教育事业之最高长官。考察该时期教育厅长群体,就选任资格而言,教育厅长基本符合法定的"对党国有特殊功劳"、"学识"、"经验"三项标准;教育厅长的任命方式极为多样,远远超出法定的任命方式;在地方政局不稳、党政派系冲突不断、学界派系斗争重重等因素制约下,教育厅长的任期颇为短暂,这对各省教育事业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少筠  慈鸿飞  
本文首次利用福建四县的档案资料,探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福建地区的永佃纠纷及其解决方式。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会根据情况选择民间调解、官方调处或审批、司法调解及审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解决。同时宗族组织和士绅阶层,基层治理机构或组织,以及司法机关等社会中的各方力量,在解决纠纷的三种方式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德莉  
国民政府为保障抗战胜利与发展经济,制定了许多巩固货币金融安全的政策。国民政府通过统一货币发行权、调控货币流通、加强外汇与黄金的管理以便稳定币值,巩固法币安全;实行战时经济金融统制政策,成立四联总处,扩大中央银行的金融垄断地位,建立地方金融网络,健全金融机构;为应对日本扰乱中国金融的意图,确保战争胜利制订系列对策。这些战时货币金融政策为巩固货币安全、保障抗战胜利具有重要使命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