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5)
- 2023(12704)
- 2022(11074)
- 2021(10383)
- 2020(8642)
- 2019(19697)
- 2018(19421)
- 2017(37478)
- 2016(20549)
- 2015(22757)
- 2014(22373)
- 2013(22282)
- 2012(20173)
- 2011(18108)
- 2010(17611)
- 2009(15904)
- 2008(15279)
- 2007(13021)
- 2006(11163)
- 2005(9424)
- 学科
- 济(78021)
- 经济(77934)
- 管理(57120)
- 业(55927)
- 企(45637)
- 企业(45637)
- 方法(38341)
- 数学(33483)
- 数学方法(33158)
- 财(21934)
- 农(21631)
- 中国(19477)
- 学(18349)
- 业经(17470)
- 贸(15724)
- 贸易(15720)
- 地方(15442)
- 易(15287)
- 农业(15052)
- 技术(12932)
- 环境(12698)
- 制(12663)
- 理论(12469)
- 务(12424)
- 和(12418)
- 财务(12365)
- 财务管理(12348)
- 企业财务(11676)
- 划(11048)
- 银(10590)
- 机构
- 大学(289404)
- 学院(287115)
- 管理(116487)
- 济(111492)
- 经济(109205)
- 理学(102847)
- 理学院(101692)
- 管理学(99903)
- 管理学院(99423)
- 研究(95583)
- 中国(67442)
- 科学(63419)
- 京(60978)
- 农(52894)
- 业大(49270)
- 所(48415)
- 财(47920)
- 研究所(45033)
- 中心(42517)
- 农业(42053)
- 财经(39699)
- 江(39083)
- 北京(37882)
- 范(37233)
- 师范(36771)
- 经(36286)
- 院(34616)
- 经济学(32859)
- 州(31909)
- 经济管理(30419)
- 基金
- 项目(210147)
- 科学(164004)
- 基金(152959)
- 研究(146899)
- 家(136201)
- 国家(135107)
- 科学基金(115179)
- 社会(92250)
- 社会科(87461)
- 社会科学(87434)
- 基金项目(82807)
- 省(82073)
- 自然(78015)
- 自然科(76216)
- 自然科学(76192)
- 自然科学基金(74819)
- 划(69967)
- 教育(66580)
- 资助(62074)
- 编号(58693)
- 重点(46905)
- 成果(45544)
- 部(45272)
- 发(44111)
- 创(43941)
- 科研(41004)
- 创新(40987)
- 计划(40175)
- 课题(39733)
- 大学(38286)
- 期刊
- 济(113552)
- 经济(113552)
- 研究(78936)
- 学报(53220)
- 中国(47280)
- 农(46817)
- 科学(46535)
- 管理(39867)
- 大学(38922)
- 学学(37085)
- 财(33927)
- 农业(32587)
- 教育(27653)
- 技术(22532)
- 融(19447)
- 金融(19447)
- 业经(19409)
- 经济研究(18878)
- 财经(18231)
- 业(16634)
- 科技(15838)
- 经(15421)
- 问题(15133)
- 业大(14560)
- 版(14351)
- 图书(14176)
- 理论(13670)
- 技术经济(13337)
- 商业(13074)
- 资源(12989)
共检索到392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瑾
本文利用2000年-2013年间的资金流量表,对我国中等收入阶段国民收入格局演化趋势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初次分配而言,企业和政府所得比例有所上升的同时,住户部门所得有所下降;(2)在考虑部门间经常转移之后,企业的上升幅度有所下降,政府的上升幅度有大幅度增加,住户部门几乎保持不变,说明发生了从企业向政府部门的经常转移;(3)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住户部门收入占比下降现象有所缓解,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呈现出明显的U型趋势;(4)分析期间中国国民储蓄率之所以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政府储蓄增加引起的。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应的...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中等收入陷阱 资金流量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杰 叶宇航
借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33个后发追赶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和结构性指标进行了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而收入分配较公平、政府治理能力强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条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长期过度依赖投资和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且贫富悬殊、权力腐败问题突出导致政府治理能力削弱、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经济指标长期徘徊不前。指出后发经济体须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改革,方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月 周密
现有文献以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机制为核心形成两种基本视角:一是,以制度经济学为代表从突破制度约束刚性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需要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高品质制度体系;二是,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从摆脱增长机制锁定的视角,寻找增长与跨越的内在驱动。此外,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经验分析亦占有很大比重,指出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口红利与城市化、制度机制调整是成功跨越陷阱的关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制度 经济增长 跨国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金兴 胡映
文章选择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的代表性经济体,从长期经济增长与收敛的角度比较其陷入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特征,从经济、社会与制度等方面考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遭遇的主要困难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并分析这些经验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赶超指数 典型地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郝会凌
作为我国主体税种之一的个人所得税,本应作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晚,相关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对促进社会收入再分配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本文以探寻个人所得税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为线条,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标准出发,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回顾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效果,对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对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在促进社会再分配和推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宋琳
面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需要根据中国的特殊性,明确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传统产业转型、适应要素结构升级的比较优势产业转型、适应国内市场容量的特色产业转型三大方向,同时完善知识产权政策、经贸税收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馥永 黄阳华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结构 生产率 经济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全毅
中等收入阶段是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所有在跨越低收入陷阱管用的政策和发展战略,到了中等收入阶段基本上都不再管用,如果重复使用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不同程度地依赖以出口为导向的低成本优势战略,但是在进入中等收入序列后这些国家和地区放弃了这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城乡与地区的均衡发展,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转变,实现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民主化转型,保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成功地避开了"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对"中等收入陷阱"概念进行一般概括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需采取的几个重要战略性对策:(1)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2)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合理增长;(3)抓住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推进体制改革;(4)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5)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 代法涛 张龙
本文在Agénor and Canuto(2012)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同时包含社会资本和创新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为分析"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结论如下:随着社会资本偏好的不断加强,均衡状态下拥有高技能的个人选择在R&D部门工作的比例越高,相应地工资和储蓄增加,私人资本存量也就越大,增加的私人投资反过来吸纳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进入到R&D部门工作;反之,则容易引起人才错配。相应的作用机制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越大,就越容易获得创新的机制,社会资本提高了R&D生产效率,进而使一个经济体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帮助该经济体避免或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数值模拟结果也证明了以上结论,这为中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