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5)
- 2023(2225)
- 2022(1878)
- 2021(1601)
- 2020(1510)
- 2019(3326)
- 2018(3213)
- 2017(6821)
- 2016(3465)
- 2015(3831)
- 2014(3941)
- 2013(4147)
- 2012(3907)
- 2011(3399)
- 2010(3423)
- 2009(3192)
- 2008(3154)
- 2007(2935)
- 2006(2568)
- 2005(2329)
- 学科
- 济(20063)
- 经济(20047)
- 业(13997)
- 管理(11868)
- 方法(11022)
- 财(11005)
- 数学(10484)
- 数学方法(10439)
- 企(9817)
- 企业(9817)
- 收入(8919)
- 农(5379)
- 国民(5165)
- 国民收入(4747)
- 务(4663)
- 财务(4661)
- 财务管理(4657)
- 农业(4577)
- 企业财务(4542)
- 富(4542)
- 财富(4542)
- 人民(4514)
- 中国(3874)
- 消费(3604)
- 分配(3523)
- 结构(3485)
- 关系(3018)
- 融(2989)
- 金融(2989)
- 贸(2944)
- 机构
- 大学(55458)
- 学院(55103)
- 济(29973)
- 经济(29642)
- 管理(22905)
- 理学(20247)
- 理学院(20143)
- 管理学(19923)
- 管理学院(19843)
- 研究(16256)
- 财(14962)
- 中国(12611)
- 财经(12015)
- 经(10962)
- 京(10267)
- 经济学(10127)
- 经济学院(9269)
- 财经大学(9027)
- 商学(7803)
- 商学院(7752)
- 所(7727)
- 科学(7363)
- 研究所(6807)
- 中心(6790)
- 北京(6711)
- 江(6660)
- 经济管理(6403)
- 贸(5949)
- 农(5797)
- 业大(5793)
- 基金
- 项目(34719)
- 科学(28415)
- 基金(27785)
- 研究(25000)
- 家(23365)
- 国家(23150)
- 科学基金(20731)
- 社会(18458)
- 社会科(17661)
- 社会科学(17656)
- 基金项目(14245)
- 自然(12856)
- 自然科(12616)
- 自然科学(12614)
- 自然科学基金(12400)
- 资助(12159)
- 省(11782)
- 教育(11526)
- 划(9897)
- 编号(9340)
- 部(8654)
- 国家社会(8221)
- 教育部(8015)
- 人文(7826)
- 重点(7184)
- 社科(7124)
- 成果(6993)
- 大学(6972)
- 制(6810)
- 创(6743)
共检索到7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敏 邓绍建
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三部门消费率决定模型,据此估算出我国合理的消费率,由此判断我国出现了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的投资消费失衡现象。投资消费失衡实质上是两大部类的失衡,目前我国出现的投资消费失衡,正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过高而居民收入过低,从而导致三大主体投资消费行为的总量和结构失衡,并最终造成两大部类之间的不平衡即投资消费失衡。为促进投资消费均衡,应合理调控国民收入分配,扩大居民部门收入占比,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培养多元投资主体,促进投资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敏
投资消费失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之间的不合理分配是导致我国投资消费失衡的根本原因。国民收入分配对投资消费失衡影响的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表明,对投资率、消费率最有影响的是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其次是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影响最小的是住户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投资消费失衡 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俊霖
近十几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企业收入比重和政府收入比重逐步上升。国民收入分配失衡加剧投资与消费不平衡和国际收支失衡,阻碍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本文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建军 刘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居民部门占比逐年下降,政府和企业部门占比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这一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消费与投资、国际收支、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三大失衡的形成机制,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失衡,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增加居民部门收入。
关键词:
分配格局 投资率 国际收支 M2/GDP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本文通过国民资金流量表核算资料,对近年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国内总需求结构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矛盾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有密切的关系,并研究了这种失衡的制度性背景。改善这种失衡不仅是社会发展和公平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宏观效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国内总需求 国民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蔡志洲
改善中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也是经济效率问题,即如何通过对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形成更加强劲的国内消费需求,并由此消化和支持不断成长的投资需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效率,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应当更多地注重供给管理,运用各种宏观、中观和微观措施,通过进一步的体制创新,影响生产或生产领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关键词:
总量 国民收入 分配 投资 消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本文重新测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1998以后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将劳动再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人力资本,同时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份额显著提升以及原始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扩展MRW增长框架后,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经济增长过程要素的非均衡增长密切相关。物质和人力资本高增长带来相应要素收入份额的增长,原始劳动缓慢增加使其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利用1995—2007年要素增长数据,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稳定增长、人力资本增速放缓以及原始劳动停滞增长是总体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将原始劳动与最低工资相联系,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萌
经济发展方式决定产出效率。文章指出,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分配总量、分配结构和分配结果上共同构成对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障碍,造成居民低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和延续。而居民低收入分配格局又是传统发展方式的存在基础,通过对发展方式转变的阻碍形成了我国传统发展方式的固化。文章认为,以高质量发展、合理性结构、均衡化分配的发展方式为目标,以居民收入倍增为手段,打破居民低收入与传统发展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谢琦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虽向企业和政府严重倾斜,但政府的转移支付分配力度尚显不足,导致居民可获得的国民收入分配份额下降趋势明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居民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受到严重制约。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建立劳动收入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劳动者收入结构;不断完善住房、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改革税收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垄断行业定期分红机制。
关键词:
国民收入分配 消费需求 初次分配 再分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岷峰
投资结构以投资主体为划分对象,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和比重。投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能否协调,因此保证投资结构的合理化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一项长期奋斗目标。我认为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太增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住户部门三方博弈的结果。中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是在政府主导和企业偏向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住户部门所占份额偏低,政府偏向、企业偏向严重是这种国民收入分配决定机制的必然结果。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以及经济增长目标与提高住户部门份额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总是被动的。在全社会建立起平等的国民收入分配谈判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平等的工资谈判机制,是我国国民收入格局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
关键词:
政府主导 企业偏向 讨价还价 分配格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本文回顾了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历史沿革,指出杨坚白在国民收入统计和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要处理好职工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再分配方面,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产品分配的精神,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仍具有指导意义。最后,本文还介绍了国民收入超分配的由来、计算方法及其形成的根源与治理。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再分配 超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洋 邓翔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之后,中国的消费需求呈单边大幅下滑的趋势,与消费需求萎靡相反的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现代消费理论认为收入和消费之间具有正向关系,而中国的总消费表现出相悖的"异变"特征。通过在消费函数中引入收入分配变量,获得的拟合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失衡的程度每提高1%将导致平均消费倾向下降0.44%。导致"异变"的深层次动因在于收入分配倾斜对各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使总消费需求的"异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严阳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连续出现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投资和消费增长过猛以及通货膨胀等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研究这些现象的成因过程中,提出了“国民收入超分配”的问题,认为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国民收入“超分配”所形成的。关于“超分配”问题,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就已经展开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讨论,主要观点包括:(1)“超分配”是指国民收入使用超过国民收入生产;(2)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使用额超过按上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生产额;(3)积累基金加消费基金超过国民收入生产额,即指分配使用的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超过实际生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琦
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出现了严重失衡,初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劳动报酬都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利润对消费需求仅产生微弱的影响。我国的消费需求属于工资领导型需求,要提高居民消费率,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必须依靠持续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才能实现。因此,应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环节入手,建立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调整和完善劳动者工资结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初次分配 消费需求 劳动报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