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6)
- 2023(15262)
- 2022(13086)
- 2021(12816)
- 2020(10437)
- 2019(24516)
- 2018(24486)
- 2017(44714)
- 2016(25123)
- 2015(28913)
- 2014(29112)
- 2013(28226)
- 2012(26415)
- 2011(24001)
- 2010(23954)
- 2009(21743)
- 2008(21521)
- 2007(19010)
- 2006(16889)
- 2005(14841)
- 学科
- 济(96089)
- 经济(95901)
- 管理(65826)
- 业(59345)
- 企(49440)
- 企业(49440)
- 方法(43744)
- 数学(36707)
- 数学方法(36253)
- 中国(34057)
- 农(25804)
- 教育(24274)
- 学(22477)
- 财(22452)
- 业经(21510)
- 理论(20009)
- 贸(19024)
- 贸易(19013)
- 地方(18699)
- 易(18551)
- 制(17360)
- 和(17124)
- 农业(16467)
- 技术(15113)
- 环境(14559)
- 银(14209)
- 银行(14172)
- 融(13869)
- 金融(13867)
- 发(13818)
- 机构
- 大学(353671)
- 学院(345418)
- 济(136357)
- 经济(133303)
- 管理(131036)
- 研究(124561)
- 理学(112814)
- 理学院(111422)
- 管理学(109400)
- 管理学院(108753)
- 中国(89745)
- 京(78593)
- 科学(75243)
- 所(62447)
- 财(61339)
- 研究所(56854)
- 中心(55346)
- 范(55027)
- 师范(54637)
- 农(51630)
- 北京(51213)
- 江(50578)
- 财经(48728)
- 业大(48317)
- 院(45048)
- 师范大学(44864)
- 经(44498)
- 教育(41495)
- 经济学(40997)
- 州(40904)
- 基金
- 项目(231668)
- 科学(183098)
- 研究(176478)
- 基金(166243)
- 家(143969)
- 国家(142664)
- 科学基金(121504)
- 社会(110330)
- 社会科(103628)
- 社会科学(103600)
- 省(88215)
- 基金项目(87189)
- 教育(86738)
- 划(76858)
- 自然(76622)
- 自然科(74853)
- 自然科学(74837)
- 自然科学基金(73486)
- 编号(73385)
- 资助(68650)
- 成果(62877)
- 部(53652)
- 课题(53065)
- 重点(52892)
- 发(49797)
- 创(47556)
- 教育部(46710)
- 项目编号(44899)
- 大学(44719)
- 国家社会(44382)
- 期刊
- 济(150827)
- 经济(150827)
- 研究(113579)
- 中国(78569)
- 教育(68144)
- 学报(53830)
- 科学(50116)
- 管理(48969)
- 农(47221)
- 财(45512)
- 大学(42080)
- 学学(37710)
- 农业(33610)
- 技术(33423)
- 融(27129)
- 金融(27129)
- 财经(24136)
- 经济研究(23849)
- 图书(22157)
- 业经(21812)
- 经(20807)
- 问题(19242)
- 业(18250)
- 贸(17222)
- 职业(16864)
- 理论(16501)
- 坛(16457)
- 论坛(16457)
- 世界(16207)
- 技术经济(16058)
共检索到532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出版社会教育作为近代中国教育重要一翼,其发生发展是国家、政府与知识分子根植中国社会、文化及教育改造背景下的相互妥协、共同联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自上而下的传统社会教化理路与自下而上的现代自治改革路径相互交织。社会教育研究对教育现代化的早期路径探究、社会建设与国民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社会教育作为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必须把社会教育作为一种主要的教育形态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规划。社会教育应该以社会全体成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重点是如何在社区更好地实施社会教育,其研究类型是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等。从学科层面对社会教育进行探讨,进行社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是21世纪初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研究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本书是中国社会教育社的专题研究。该社为民国时期社会教界的专业学术社团,1931年12月成立,事业开展集中在1932—37年,1947年复社。该书援引大量第一手档案资料,从中国社会育社社务活动入手,具体考察了民国社会各界对社会教育决策的与及其影响,以及政府与民国社团、各学术社团之间的博弈关系,此观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学术社团与政府教育权力布局的演变势。本书突破既往学术社团研究中‘国家—民间社会’框架,对参
关键词:
社会教育 《中国社会教育社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庄西真
社会建设的进程离不开社会教育的发展,社会教育对社会建设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流动,优化社会结构;维护社会公平,缓解社会失衡;增强社会认同,加速社会融合。在新形势下,社会教育要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就需要加强社会教育研究,制定社会教育规范;更新社会教育理念,明确社会教育定位;丰富社会教育内容,拓展社会教育形式;完善社会教育机制,强化社会教育保障。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教育 社会管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施克灿 李媛
中国社会教育社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教育学术团体,它以"研究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会教育事业"为宗旨,将一群年龄相若、经历迥异的教育界精英凝聚在一起。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路径在于建立社会本位的大教育体系、提倡"政教合一"和致力于乡村建设的文化反哺,这一路径的选择,根植于中国"以农立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教育传统中潜在的政治倾向,体现了中国社会教育社以教育改造来达到社会改造的共同目标,在对社会教育的本土化的探索中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扶小兰
社会教育,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组成要素、一种特殊教育形态,和其他任何教育制度一样,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变革发展的产物,因而也必然对近代中国社会诸要素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从而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社会教育 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扶小兰
任何新兴事物都会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断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在此发展历程中都会表现出或浓或淡的发展特征。社会教育在近代中国尚属新兴事业,纵观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具有显著特点:社会教育机关与型态日趋多样化,教学方式日益多元化与现代化,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扮演着重要角色,识字教育是其基础和重心,民众教育馆是其中心机关,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其关键。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教育 特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本书对于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考察,研究时限为1912—1949年,内容限于中华民国政府直接管辖下的社会教育,不包括苏区、老解放区和日伪政府的社会教育,鉴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本身的延续性,晚清社会教育的改革内容被适当纳入。全书670千字,共分八章,前六章按时间轴梳理各个时段的社会教育发展历程,在方法上注意在具体时空和社会语境中考察、体认。政府及社会精英的制度设计与社会教育实际运作之间存在较大张力和运作空间,为国家与社会、地方利益与中央权威、乃至新制度与旧权威诸多力量和要素的博弈提供了充足的历史场景和机缘。而且,正是这种张力与空间的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侯怀银 张宏波
根据对"社会教育"一词来源的考证,梳理了人们对社会教育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揭示了社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剖析了社会教育的六个特征,即社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在对社会教育特征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社会教育 概念 内涵 外延 特征 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扶小兰
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诸方面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固然,近代经济的发展是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潮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是其重要动因;新式学校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而历届政府对社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亦是社会教育产生并日臻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社会教育 政府因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崔汭 张久珍
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的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具有丰富内涵,他认为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机关,提出图书馆助力普及教育,通过图书馆社会教育构建理想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利用图书馆社会教育促进儿童阅读,倡导图书教育推进文化发展。刘国钧的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以社会改良为目的,不断回应社会思想变迁,指导图书馆实践。他的思想对今天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刘国钧 图书馆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角凤
MOOCs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将其应用于社会教育中,解决社会教育中的问题,加大MOOC的优化设计力度,发挥其对社会教育正向发展的支持作用,才能实现二者的优化整合,达到优势功能的有效发挥。应分析MOOCs的开放属性,梳理其与社会教育间的关系,探讨MOOCs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问题及设计优化可能。
关键词:
MOOCs 社会教育 教学设计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甘洪倩
日本"公民馆"是日本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设施之一,在日本社会教育历史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有力补充,更为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着基础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成为日本社会文明建设的核心设施。
关键词:
日本 公民馆 社会教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范玉红
中国近代的图书馆观念有一个重要而明显的指向,即社会教育意识,具体表现在倡行、创设近代图书馆过程中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呼吁,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的定位上。这一意识从萌芽到成长,都得力于当时国家民族现实的促发和近代社会教育思潮的推拥,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的风云变化、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以及时代的精神现实。
关键词:
近代 图书馆 社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洪正
近代中国轰轰烈烈的社会教育实践运动,引发了当时的理论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对社会教育基本问题的学术性探讨,涉及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诸多视域。从认识的基本路径和层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社会哲学、知识哲学(知识论)和实践哲学三个认识取向或维度。其中,社会哲学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塑为社会教育提供了存在依据,知识哲学导致的致知路径的多元化赋予了社会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实践哲学维度则强调了社会教育理论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行动性。从社会、知识和实践三个哲学层面对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进行学术探讨,对当下构建社会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