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20)
- 2023(3386)
- 2022(3040)
- 2021(2831)
- 2020(2566)
- 2019(5663)
- 2018(5553)
- 2017(11310)
- 2016(6009)
- 2015(6477)
- 2014(6496)
- 2013(6507)
- 2012(6132)
- 2011(5108)
- 2010(5214)
- 2009(5217)
- 2008(5580)
- 2007(5335)
- 2006(4727)
- 2005(4196)
- 学科
- 管理(25987)
- 济(24697)
- 经济(24545)
- 业(22382)
- 企(21754)
- 企业(21754)
- 财(18667)
- 务(13331)
- 财务(13288)
- 财务管理(13254)
- 企业财务(12862)
- 方法(12242)
- 数学(9260)
- 数学方法(9217)
- 家(7482)
- 国家(7316)
- 中国(6316)
- 业经(5549)
- 农(5404)
- 制(5273)
- 和(4998)
- 理论(4890)
- 财政(4869)
- 政(4359)
- 社会(4132)
- 工作(3906)
- 国家机关(3778)
- 机关(3778)
- 融(3661)
- 金融(3660)
- 机构
- 大学(84402)
- 学院(82582)
- 济(36394)
- 经济(35670)
- 管理(33650)
- 理学(28718)
- 理学院(28450)
- 管理学(28141)
- 管理学院(27966)
- 研究(25352)
- 财(24791)
- 中国(20642)
- 财经(18024)
- 京(16918)
- 经(16295)
- 财经大学(13412)
- 江(12268)
- 所(12117)
- 科学(12094)
- 中心(11727)
- 经济学(11458)
- 北京(10963)
- 经济学院(10317)
- 研究所(10175)
- 商学(9832)
- 商学院(9772)
- 州(9575)
- 范(9372)
- 师范(9323)
- 院(8869)
- 基金
- 项目(48592)
- 科学(39149)
- 研究(37873)
- 基金(37264)
- 家(30641)
- 国家(30346)
- 社会(27392)
- 科学基金(27095)
- 社会科(24787)
- 社会科学(24771)
- 基金项目(19557)
- 教育(17364)
- 省(17026)
- 自然(16013)
- 自然科(15657)
- 自然科学(15653)
- 资助(15458)
- 自然科学基金(15416)
- 编号(15270)
- 划(14282)
- 成果(13913)
- 部(12138)
- 教育部(11204)
- 性(11049)
- 国家社会(10998)
- 人文(10904)
- 项目编号(10649)
- 制(10540)
- 重点(10278)
- 社科(10003)
共检索到132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熠 刘金东 卞世博
本文揭示了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国债对政府债务扩大效应的产生机理、决定因素以及与国民储蓄和社会保障改革效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政府实施统一预算管理体系和严格限量监管制度时,社会保障基金的增长将刺激国债规模同步上升,抵消前者调节代际利益和加强财政可持续性的功能。本文以美国为例,使用1950~2010年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社保基金对美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增强,国债规模增长几乎使联邦社会保障基金完全丧失了其应当发挥的功能。就中国而言,由于当前储蓄率较高,短期内扩大效应尚不值得担忧,但长期来看,该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权
本文结合国外实践,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债务政策与社会保障基金运作之间的关系,并就现阶段我国政府债务政策和社保体制改革如何配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思群
社会保障、储蓄与资本形成·杨思群·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社会基本的公平和人道,是为了使人们在风险出现后能够得到基本的补偿、在退休后有基本的最低收入水平。然而,任何影响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的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储蓄的安排和资本的形成,因此在考虑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丹 方红生
本文从居民储蓄视角探讨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并结合政府财政反应函数演变趋势和负债上限决定机制,分析居民储蓄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阶段中国居民储蓄会增大财政调整成本,居民储蓄提高了政府负债均衡点,但需要警惕居民储蓄过高放大经济无效性的风险;居民储蓄通过债务耐受度会影响政府偿付意愿,对政府债务是否可持续产生关键影响;中国从2019年开始财政空间呈大幅下降趋势,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的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政勋
以2005年为分界点,我国住宅业投资和住宅价格发生了结构性突变:从2005年起,我国住宅业投资不仅波动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泡沫;住房价格脱离一般商品独立运行、加速上涨并剧烈波动;住宅不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更具投资性甚至投机性的金融资产,具有向左上的供求趋势线。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住房价格的加速上涨使得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并超过40%的国际警戒线,房价上涨及其所带来的泡沫不仅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而且随着房价的上涨,房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习哲馨 庚丽娜 张文韬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会对居民储蓄产生反向影响。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重点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居民储蓄产生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长期特征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社会保障体制转轨有较大关系。这一转轨过程导致了社会保障福利的较大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通过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使得居民储蓄发生大幅上升。因此,通过加入社会保障因素,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改革前后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完全不同特征的现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宏
有关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观点,并且各种经验证据也往往支持不同的乃至是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近年我国居民储蓄水平始终居于高位及内需不足情况下,除了对高储蓄率形成原因的解释,也不断有人提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储蓄扩大内需的观点。鉴于社会保障对民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对社会保障影响居民储蓄的路径与机制作了基本的模型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社会保障相关因素对私人最优储蓄水平的影响幅度。最后,本文以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对社会保障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居民储蓄 消费 VAR模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徐天祥
用分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储蓄的因素,结果发现:与以往研究结论不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储蓄并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前两期的储蓄是影响居民本期储蓄行为的重要因素;暂时收入对居民储蓄行为有正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民众支出的不确定性并未明显提高,因而不确定性对民众储蓄的影响显著但较弱;价格水平的变动和地区虚拟变量对城镇居民储蓄行为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社会保障 不确定性 城镇居民 消费 储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晓莉
本文从我国当前经济转轨的特定历史环境出发 ,以代际交叠方法比较分析了个人储蓄型、完全基金型和现收现付型等三种社会保障机制。结合我国加入WTO进程中资本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改革中不断加速的劳动力流动、特定环境下的高储蓄现象 ,与古典结论相反 ,本文认为通过代际转移支付进行的积极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能提高全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唯一手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平 林洋 景光正
基于1995—2014年全球8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一国政府干预对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显著提升了一国储蓄率,政府干预程度越大,储蓄率越高,在考虑政府干预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之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一国储蓄率的影响强度随着储蓄率分位数的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动态面板回归进一步发现,一国政府干预与储蓄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中,政府干预对储蓄率的影响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特征。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国民储蓄率 金融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昂
中国民营银行难以避免各类政府债务,银行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作为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代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因时制宜,敏锐地调整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与经营方式。银行始终定位于民营商业银行,制定债务风险债券化、商业化的原则,有限承借政府公债,控制债券押款,将政府债务的负面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还支持了政府主导的部分经济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昂
中国民营银行难以避免各类政府债务,银行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作为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代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因时制宜,敏锐地调整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与经营方式。银行始终定位于民营商业银行,制定债务风险债券化、商业化的原则,有限承借政府公债,控制债券押款,将政府债务的负面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还支持了政府主导的部分经济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燕源 董登新
我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体系。然而,社会保障水平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是否显著?社会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之间的关系究竟是负相关还是正相关?这些问题仍需根据我国国情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从社会保障水平对我国居民消费、储蓄行为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试图对我国社保水平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过渡时期的改革提供方法与思路借鉴。
关键词:
社会保障水平 居民消费 储蓄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萍
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综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从需求角度出发,对需求总量进行调控;也需要从供给角度出发,促进社会供给能力的增长。其中后者是当今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也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混合经济体制中,社会总供给能力是由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投资能力共同决定的。然而在社会总储蓄投资能力既定的前提下,两部门的储蓄投资能力之间就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而在特定经济条件下对社会长期供给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各自在社会总供给能力形成中的地位,需视经济管理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而定。一般讲,在以公有制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剑锋
文章从去商品化角度出发,分析了西方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国民储蓄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但社会保障对国民储蓄的影响程度依赖于各国福利制度的具体安排,在去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公共福利计划降低了整体国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行为,因此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地提升国民储蓄水平。最后本文针对该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希望能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经验支持。
关键词:
去商品化 社会保障 国民储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