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
2023(114)
2022(103)
2021(88)
2020(76)
2019(150)
2018(168)
2017(219)
2016(194)
2015(200)
2014(195)
2013(232)
2012(222)
2011(214)
2010(250)
2009(201)
2008(233)
2007(177)
2006(154)
2005(140)
作者
(1264)
(1115)
(1106)
(974)
(734)
(570)
(470)
(419)
(407)
(407)
(405)
(384)
(375)
(344)
(341)
(328)
(328)
(327)
(320)
(307)
(307)
(307)
(306)
(297)
(294)
(279)
(274)
(265)
(264)
(261)
学科
(276)
小麦(243)
(211)
(165)
其他(156)
(153)
(144)
玉米(143)
玉蜀黍(140)
(140)
蜀黍(140)
(140)
(131)
(126)
(126)
水产(120)
虫害(120)
(116)
(114)
(113)
经济(113)
(113)
(105)
动物(104)
(102)
病虫(101)
病虫害(101)
(100)
植物(99)
动物学(95)
机构
学院(3159)
(2879)
大学(2764)
农业(2405)
研究(2198)
科学(2104)
(1701)
业大(1634)
研究所(1625)
(1519)
农业大学(1414)
(1356)
科学院(1193)
实验(1064)
(1057)
实验室(1023)
重点(983)
农业科学(975)
中国(919)
中心(800)
技术(798)
(762)
(646)
生物(641)
科学研究(637)
作物(632)
(626)
(625)
(608)
林业(588)
基金
项目(2710)
(1993)
国家(1973)
(1485)
科学(1469)
基金(1433)
科技(1387)
(1185)
(1183)
计划(1139)
科学基金(1087)
自然(1063)
自然科(1039)
自然科学(1038)
自然科学基金(1017)
农业(1007)
(999)
专项(921)
技术(838)
研究(801)
基金项目(724)
重点(722)
资助(709)
(635)
(611)
创新(589)
科研(573)
产业(526)
(510)
(474)
期刊
(2901)
学报(2737)
农业(2040)
大学(1525)
学学(1524)
科学(1455)
(1297)
业大(1017)
农业大学(824)
中国(750)
林业(630)
中国农业(599)
西南(584)
(507)
农学(498)
华北(498)
自然(475)
自然科(465)
自然科学(465)
农业科学(453)
(367)
科技(359)
科技大(341)
科技大学(341)
农林(336)
(336)
研究(268)
(230)
经济(230)
华中(225)
共检索到4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延昌  张秀省  黄勇  杨重军  于守超  苗中芹  
‘聊红’槐是从国槐栽培苗中发现的新变异类型。树体大,树冠圆形;花淡堇紫色,花期较长,开花繁密,新奇美丽;生长快,寿命长,抗病能力强,是当前乔木树种中极少见的夏季红花系列品种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3号’是刺槐K1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托叶刺长(14.55 mm),复叶长且下垂(28.8 cm),小叶披针形,叶片单宁含量低(0.69%)等特点;易繁殖和造林,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2号是刺槐K3的变异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主干直、茎节长、托叶刺细短(6.59 mm)、小叶枚数少(13-17枚)及叶片薄等特点;易繁殖和造林,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国君  孙宇涵  李云  
‘北林槐1号’是刺槐K5的变异品种。该品种速生、侧枝少、托叶刺细短、小叶长、百叶干质量大,叶片单宁含量0.95%;易扦插和嫁接繁殖,造林技术简单,是优良的多用途品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祁建民  林荔辉  林培青  李爱青  吴为人  陈启锋  周元昌  潘润森  蔡金月  
福红952是以非洲裂叶与粤红1号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及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高效综合育种新技术,于1993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该品种1995-1996年参加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4.3%;1997-1998年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粤743增产15.67%.福红952主要经济性状优良,丰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于2000年通过安徽省红麻新品种审定,2002年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延林  程相军  
‘中红杨’来源于杨树品种2025的芽变,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雄株,较速生。从春季芽萌动到初夏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紫红色,初夏以后到10月中旬新发嫩叶及嫩枝为鲜艳的紫红色,而中下部成熟叶片则变为红绿色,10月中旬以后整株叶片逐渐变为桔黄色,直至落叶。适宜种植范围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傅友  董文成  赵永波  
昌红为红富士早熟芽变,具有成熟早(9月25日)、适采期长(40d)、果实着色度好(着色率85%以上)、着色适宜的温度范围广(比红富士宽10℃)、品质优(含糖量17 5%)、耐贮运、经济效益高等突出优点,已经列入河北省苹果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伏青  董亚静  孙小武  
为选育优质红皮西洋南瓜良种 ,以引进南瓜的分离后代中选育的自交系 AK73为母本、18- 5 6 2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8年育成优质、早熟、丰产南瓜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多点中间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 ,结果表明 :该组合全生育期 92 d,春季栽培果实发育期约 32 d;平均单瓜重 1.2 kg,产量 2 7t/ hm2左右 ;果实扁圆形 ,果皮深红色 ,果肉橙红色 ,平均肉厚 3.1cm,质粉味甜 ;耐低温、高温 ,抗逆性较强 ,适应性广 .2 0 0 1年 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红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延林  王念  程相军  周春生  
‘全红杨’来源于杨树品种‘中红杨’的芽变,经多年研究培育而成。从春季芽萌动到6月下旬整株叶片及新发嫩枝深紫红色,7—9月叶片为紫红色,10月后叶片为鲜红色。当年生苗干7月底前为深紫红色,叶柄、叶脉为鲜红色。适宜种植范围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春玲  李淑梅  赵自成  胡建军  韩一凡  
丹红杨是以美洲黑杨50号杨和36号杨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杨树新品种,雌株;速生,平均年胸径生长量4~8cm;耐桑天牛,感虫率低于20%;干形通直;易生根,成苗率及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良翰  匡明纲  段玉春  冯建忠  张振波  
晚熟优质浓红型苹果新品种──国红ANewVarietyofApple—Guohong李良翰,匡明纲,段玉春,冯建忠,张振波(河北省农科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石家庄050061)西洋苹果引进我国栽培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从栽培到商品大都是国外引进的品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云  杨建国  郭丽芬  杨谨  张锡顺  
"云红三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花油两用红花新品种。"云红三号"具有无刺,花色红,色素含量高,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在云南省多点试验,平均产花量比对照弥渡红花增产27.98%。在试验示范中平均产籽1610.40 kg/hm2,平均产花336.15 kg/hm2,产值达18274.5元/hm2(花瓣40元/kg,种子3元/kg),较云南本地红花品种收益高27.49%。适宜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及云南省的周边国家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贤贵  潘光辉  杨琦凤  张赟  
渝红9号是以国内外引进材料、经系谱法选育的优良株系585-1-1-1和529-4-2-1-1为父母本配制的杂种一代。该品种属自封顶类型,早熟,生长势强,叶片较稀,叶量较少;第7~8节着生第一花序,花序间叶1~2片;果实属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10 g,果面光滑,无绿果肩,成熟果红色,畸形果和裂果率较低;皮厚,耐贮运;抗TMV,中抗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两季栽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国英  
籽粒苋是苋科苋属植物中的一年生粮食、饲料兼用作物,生长期3.5—4.5个月,茎直立有分枝,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它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广在我国各地均可正常生长。籽粒苋还具有繁殖快、产量高的特性,一般每株可结籽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占鹏  白兴荣  廖鹏飞  黄平  丁善明  杨文  陈松  罗正宏  罗顺高  祝新荣  何克荣  孟智启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