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6)
- 2023(10228)
- 2022(8635)
- 2021(7977)
- 2020(7125)
- 2019(16429)
- 2018(15983)
- 2017(32082)
- 2016(17458)
- 2015(19666)
- 2014(19855)
- 2013(19927)
- 2012(18914)
- 2011(16954)
- 2010(17295)
- 2009(16820)
- 2008(16504)
- 2007(15264)
- 2006(13291)
- 2005(12508)
- 学科
- 济(73325)
- 经济(73258)
- 业(50618)
- 管理(45365)
- 企(41898)
- 企业(41898)
- 方法(34952)
- 银(34889)
- 银行(34744)
- 行(33120)
- 融(31842)
- 金融(31840)
- 数学(31339)
- 数学方法(31092)
- 中国(26250)
- 制(25319)
- 财(22790)
- 农(18706)
- 业经(17065)
- 务(15672)
- 财务(15648)
- 财务管理(15610)
- 地方(15581)
- 企业财务(14940)
- 学(14389)
- 贸(14354)
- 贸易(14341)
- 易(13970)
- 度(13847)
- 制度(13839)
- 机构
- 大学(250377)
- 学院(248364)
- 济(107696)
- 经济(105348)
- 管理(93823)
- 研究(84131)
- 中国(79856)
- 理学(78772)
- 理学院(77910)
- 管理学(76648)
- 管理学院(76180)
- 财(55068)
- 京(52800)
- 科学(49281)
- 农(45412)
- 所(43829)
- 财经(43150)
- 中心(42756)
- 研究所(39519)
- 经(39039)
- 江(38743)
- 农业(36181)
- 业大(36075)
- 银(35424)
- 经济学(35152)
- 银行(34004)
- 北京(33956)
- 财经大学(32372)
- 经济学院(32089)
- 州(31809)
- 基金
- 项目(156462)
- 科学(121674)
- 研究(113586)
- 基金(113503)
- 家(98160)
- 国家(97317)
- 科学基金(82581)
- 社会(71551)
- 社会科(67958)
- 社会科学(67935)
- 省(60699)
- 基金项目(59544)
- 自然(52792)
- 教育(51864)
- 自然科(51573)
- 自然科学(51558)
- 划(51232)
- 自然科学基金(50696)
- 资助(48814)
- 编号(46145)
- 成果(38351)
- 重点(35735)
- 部(35651)
- 发(33905)
- 创(32426)
- 课题(31756)
- 科研(30897)
- 创新(30504)
- 教育部(30479)
- 性(30171)
- 期刊
- 济(114409)
- 经济(114409)
- 研究(79829)
- 融(56033)
- 金融(56033)
- 中国(48819)
- 财(43784)
- 农(40180)
- 学报(38558)
- 科学(34162)
- 管理(31766)
- 大学(28791)
- 学学(27425)
- 农业(24306)
- 财经(22314)
- 教育(19937)
- 技术(19333)
- 经(18873)
- 经济研究(18434)
- 业经(17339)
- 问题(15402)
- 理论(14671)
- 实践(13246)
- 践(13246)
- 业(13198)
- 贸(12861)
- 统计(12600)
- 技术经济(12599)
- 国际(12046)
- 财会(11534)
共检索到389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敏,徐开东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银行是一种行政机关及经济组织的捏合体,垄断信用、统存统贷,并履行结算支付职能,充当“公共簿记”。在社会经济活动有限的债权债务关系中,银行的最终债权人与最终债务人都是国家,银行经营成果及收支最后均由财政统一包揽,事实上并不存在真正...
关键词:
国有银行;金融交易;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敏,徐开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金融风险因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和普遍性、潜在性、叠加性和累积性、扩张性和传染性等特征,一旦发生,将对一家金融机构的经营,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尤其是一旦发生系统性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造成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世界各国都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攻坚战 风险状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缪玉林
分析金融交易结构,主要是以金融资产获得和负债发生等融资总额为基础,观察资金在部门间流动的结构和在各种资产类型上交易发生的结构。 一、金融流量部门结构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树荣 李新颜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业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这种迅速成长扩散的风险根植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不可转让性,产权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潜在的金融风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要以国家控股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切入点,并逐渐使国有股份全部退出国有商业银行,方能彻底避免出现“公有地悲剧”式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产权 金融风险 外部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经过长期的制度变革,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自身的独特面目,这对主流的金融理论构成不小的挑战。本文试图借助国有银行改革过程对相关机理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基于财政下降条件下谋求改革与增长的特殊背景,中国金融改革从一开始就导入了金融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路径",其中的关键是国家针对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不得不做出的风险承诺,由此决定了国有银行改革本身所具有的"有控制市场化"和"有限市场化"的性质。有趣的是,面对国有银行体系所表现出的理论异象和成功实践,主流理论竟然得出它是一种"失败且有效"的金融体系的结论。本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经过长期的制度变革,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自身的独特面目,这对主流的金融理论构成不小的挑战。本文试图借助国有银行改革过程对相关机理进行初步梳理。本文发现,基于财政下降条件下谋求改革与增长的特殊背景,中国金融改革从一开始就导入了金融市场化与金融控制的"两难路径",其中的关键是国家针对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不得不做出的风险承诺,由此决定了国有银行改革本身所具有的"有控制市场化"和"有限市场化"的性质。有趣的是,面对国有银行体系所表现出的理论异象和成功实践,主流理论竟然得出它是一种"失败且有效"的金融体系的结论。本文认为,国有银行体系在大国经济崛起中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确认这种优势并进一步探究其制度内涵和金融绩效,对于拓展和丰富现代金融分析的视野和结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李东承
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去一"分析法(leave-one-out),对中国177家银行在面临外生冲击时所遭受的期望损失进行了1000万次的模拟分析,由此对各类型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贡献度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银行的个体风险、传染性风险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银行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中,传染性风险占比逐年提高,并且由于较高比例传染性风险的存在,仅满足巴塞尔协议III中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并不足以保证将我国银行违约率控制在0.1%以内;同时,进一步分析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诱发者。此外,银行资本的增加能够减少金融机构受到的损失,从而显著降低银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间负债规模和杠杆倍数的提高将加重银行面对外部冲击时的期望损失与风险传染程度,从而显著提高了银行业整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永刚 王东明
本文对2022年上半年英格兰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英格兰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调查报告可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中国在开展金融风险调查时,应重点关注中短期内是否有重要的金融冲击事件发生,并分析这些冲击事件对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金融体系风险主要来源是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关注点,在制定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政策时,应重视不同类型风险对国内企业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
英国 英格兰银行 金融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莉 王利 张云
在碳金融交易中,传统的金融风险呈现异质性。本文结合国外碳金融交易的实践,归纳了碳金融交易中的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项目风险的特征与内容,对比分析了各类风险不同评估方法的优劣,建议我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双管齐下,由政府在宏观层面从制度供给与环境培育的角度,对碳金融发展及风险防控进行规制和监管;金融机构通过设计全面有效的碳金融交易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健全的碳金融交易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设计和实施先进完善的碳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建立严格的碳金融交易风险管理责任追究机制,提升碳金融交易行为主体及监管部门的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
关键词:
碳金融交易 风险度量 防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敏波 梁爽
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关切。囿于数据频率,基于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评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利用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进行风险监测可极大程度克服滞后性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特点,选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1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法分别构造了各子市场的压力指数,以各子市场之间时变的相关关系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特征,合成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金融市场压力状态进行识别。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有效反映样本域内的压力事件,并兼具稳健性、能逐日监测等优点,为监测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政策实施窗口和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勇 梁燚焱
文章考察了中央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的方式、力度以及关注的风险类型。首先,采用金融压力刻画金融风险,并通过构建金融压力指数测度金融风险状态;然后,建立引入金融压力的时变参数泰勒规则,并基于变系数方法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研究表明:(1)反应方式上,中央银行在面对金融压力时会下调政策利率,而且"高压力"与"低压力"状态相比,利率调整幅度更为显著,进而表现出非对称性效应;在面对产出缺口和通胀压力时会相应上调利率,并且其利率调整幅度会随产出缺口和通胀变化而表现出顺周期性。(2)反应力度上,随着金融压力的不断攀升,金融压力对基准泰勒规则值的修正比例持续上升,这表明中央银行逐步加大对金融风险的反应力度,而对产出缺口和通胀的反应力度有所减弱。(3)风险类型上,中央银行对债券市场、银行和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作出较为显著的反应。
关键词:
金融压力 泰勒规则 时变参数 非对称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阚叔颖 顾国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德厚
文章以日本金融交易法的修正为样本,分析了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律性策略。日本在强制推行清算机构和加强金融商品交易监管的基础上,对金融风险进行了有效的防控。为了有效防控金融风险,需要加强清算机构的机能和实效性,对重点金融机构进行集团性监管,并从市场刺激政策转向为市场改善措施。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法律防范 清算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