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
2023(1928)
2022(1641)
2021(1659)
2020(1383)
2019(3207)
2018(3115)
2017(6765)
2016(3461)
2015(4012)
2014(3966)
2013(3791)
2012(3713)
2011(3218)
2010(3234)
2009(3168)
2008(3418)
2007(3246)
2006(3028)
2005(3006)
作者
(9590)
(7776)
(7715)
(7552)
(5025)
(3803)
(3558)
(3112)
(2959)
(2787)
(2767)
(2736)
(2665)
(2543)
(2434)
(2396)
(2387)
(2385)
(2300)
(2083)
(2076)
(1881)
(1876)
(1844)
(1824)
(1795)
(1750)
(1728)
(1665)
(1611)
学科
(14415)
银行(14270)
(13478)
企业(13478)
(13059)
(13028)
经济(13016)
(12278)
(11500)
管理(10849)
业务(8835)
(7944)
制度(7942)
银行制(7683)
(6955)
金融(6955)
(6156)
方法(6054)
数学(5434)
数学方法(5415)
(5139)
财务(5137)
财务管理(5130)
企业财务(5053)
业经(4871)
(4408)
体制(4198)
企业经济(3865)
国有(3380)
国有企业(3317)
机构
大学(47113)
学院(45660)
(21309)
经济(20860)
中国(20684)
管理(19369)
(17906)
银行(17194)
(15942)
理学(15336)
理学院(15228)
管理学(15148)
管理学院(15056)
(13905)
研究(13744)
财经(10406)
(9950)
(9778)
金融(9756)
(9471)
财经大学(8105)
中心(7954)
人民(7815)
(7567)
(7198)
经济学(7042)
国人(6967)
中国人(6947)
中国人民(6840)
(6781)
基金
项目(25009)
科学(19820)
基金(19726)
研究(18117)
(16449)
国家(16324)
科学基金(14591)
社会(12475)
社会科(12003)
社会科学(11995)
基金项目(10154)
自然(9287)
自然科(9037)
自然科学(9034)
资助(8977)
自然科学基金(8916)
(8720)
教育(7994)
(7307)
编号(6818)
(6036)
成果(5794)
(5625)
教育部(5579)
(5492)
人文(5449)
国家社会(5425)
重点(5337)
社科(4988)
(4985)
期刊
(24501)
金融(24501)
(22738)
经济(22738)
研究(18454)
(12694)
中国(9673)
管理(7606)
财经(6298)
(6144)
科学(5476)
学报(5352)
(5211)
大学(4370)
学学(4289)
理论(3926)
农村(3816)
(3816)
实践(3543)
(3543)
财会(3302)
经济研究(3246)
农村金融(3153)
业经(3140)
国际(2908)
中国金融(2905)
问题(2867)
会计(2709)
上海(2489)
技术(2485)
共检索到84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杰  
国有银行不良债权的形成与清理是有关利益方围绕金融资源支配权展开的利益冲突过程。国有银行改革以及总体金融市场化进程可在对有关各方都有利可图或者至少不给哪一方造成直接损害的交易过程中渐次完成。改革的途径是国有银行和企业在不直接触及国家租金最大化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互利交易,随着这种信贷关系的建立,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就达到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德仁  
目前,学术界对于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研究基本是沿着两条线索进行的。大部分学者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论述企业的不良债权问题。这些论述的基本目的是要缓解企业债务负担,提高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而涉及银行部门的风险问题则比较少。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看,这些学者强调综合治理,不仅国家财政应当出资解决,而且国家银行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另外有一些学者的论述是从银行的角度来分析不良债权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认为越来越多的不良债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解决国有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正确思路是,将它与推进跨地区企业兼并结合起来。但这种兼并不应是政府的“拉郎配”行为,而应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在具体操作上,可运用现代博弈论中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债务折扣机制”,来与兼并企业进行博弈。通过兼并,国有银行、兼并企业、被兼并企业以及政府当局都可从中获益,因而是可行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加快我国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进程,已经刻不容缓了。专业银行商业化,涉及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转变。改革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通过国有专业银行的“改制”,实现自主经营,市场取向,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及资产负债比例合理化,风险责任明确化,经营效益最大化。 我国目前专业银行商业化在启动阶段面临的最大障碍,既不能单纯归结为银行,也不能单纯归结为国有企业,而是在于被扭曲了银、企关系,要害是国有企业对专业银行欠下的沉重债务,或者说,专业银行大量的不良债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魏建  车贵  
化解国有专业银行不良债权的“市场化谈判”黄少安,魏建,车贵国有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它不仅直接制约了国有专业银行的市场化进程,也制约了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的步伐。据统计到199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敏  
国有银行:债权被侵与产权规范的思考●黄敏本文从侵蚀银行债权的行为分析之手,对侵蚀银行债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金融制度自身的问题则是最深刻的导因。作者指出,由于金融改革迄今对银行产权界定和保护研究甚少,未能造就现代银行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敏  
国有银行:债权被侵与产权规范的思考黄敏当前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处理和转移企业所经营的资产和债务时,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规范行为与非规范行为,公开行为与隐蔽行为,往往交织在一起,真假混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逃债、废债、侵蚀国有银行(指原来的国家四大专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殷孟波  李顶  
对解决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探讨殷孟波,李顶当前专业银行不良债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2.4万亿信贷资产存量中,有近4000亿处于“不良”状况,约占16.7%。而在工行系统中,不良债权在信贷资产存量中所占比例已超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建光  
谈专业银行把不良债权转变为投资的问题吴建光一、专业银行不良债权形成的体制原因我国专业银行的不良债权比较严重。据估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2.4万亿信贷资产存量中,有近4000亿处于呆滞状况,其数额已远远超过专业银行的实际资本金。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市场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霞  
文章对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几种主要观点、作了评析,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战略选择是实行银行和企业的综合性改革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尊元  
化解银行不良债权的思考张尊元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其不良债权已超过5000亿元。银行信贷资产保全,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金融与经济改革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如何处理好银行不良债权,已迫在眉睫。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面对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柏霞  
如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银行信贷资产沉淀于企业,使得银行正常商业化经营发生困难。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应本着政府分担、银行让利、企业消化的"三家抬"原则,既要从客观上寻找解决的方法,也要从银行自身加强管理上寻找突破口,以保全银行的信贷资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覃展辉  丁霞云  
我国银行不良债权的产生与政府的行为“过当”存在密切关系 ,因此要真正解决好银行不良债权问题必须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及其由其决定的行为边界 ,这就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最终从根本上消除政府行为“错位”导致的不良债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