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5)
2023(8119)
2022(6005)
2021(5258)
2020(4288)
2019(9495)
2018(9085)
2017(18193)
2016(9362)
2015(10598)
2014(10510)
2013(10045)
2012(8909)
2011(7817)
2010(7944)
2009(8023)
2008(7113)
2007(6557)
2006(6160)
2005(6234)
作者
(25711)
(21102)
(20797)
(20230)
(13280)
(9944)
(9768)
(8436)
(7852)
(7554)
(7291)
(7083)
(6771)
(6729)
(6684)
(6570)
(6238)
(6119)
(6084)
(5629)
(5354)
(5294)
(4958)
(4931)
(4839)
(4731)
(4730)
(4610)
(4242)
(4191)
学科
(40908)
经济(40866)
(33093)
银行(32947)
(31411)
(29552)
(29495)
金融(29495)
(26935)
企业(26935)
管理(25749)
中国(20677)
(19425)
方法(14546)
业经(13733)
数学(12982)
数学方法(12917)
(12838)
中国金融(11766)
业务(11439)
(11250)
(10982)
制度(10981)
地方(10685)
银行制(10006)
(9894)
(9373)
财务(9347)
财务管理(9338)
企业财务(9063)
机构
学院(125635)
大学(124866)
(58885)
经济(57696)
中国(47335)
管理(46950)
研究(42082)
理学(38805)
理学院(38480)
管理学(37937)
管理学院(37727)
(30752)
(29780)
银行(28670)
(26715)
(25532)
财经(23934)
中心(23112)
(22275)
金融(21876)
(21716)
科学(21453)
(20465)
经济学(20280)
(20141)
(19991)
经济学院(18398)
人民(18233)
财经大学(18123)
研究所(17839)
基金
项目(78843)
科学(63060)
研究(59778)
基金(58544)
(49560)
国家(49138)
科学基金(43233)
社会(40829)
社会科(39057)
社会科学(39044)
(30974)
基金项目(30412)
教育(26329)
自然(25393)
自然科(24888)
自然科学(24882)
(24845)
自然科学基金(24483)
资助(23535)
编号(23481)
成果(19003)
重点(18153)
(18018)
国家社会(17737)
(17376)
(17084)
课题(16220)
创新(16097)
(16062)
(15839)
期刊
(64053)
经济(64053)
(45759)
金融(45759)
研究(44562)
中国(27243)
(24455)
(19563)
管理(18478)
学报(16322)
科学(15606)
大学(13305)
财经(13055)
学学(12756)
(11082)
经济研究(10794)
农业(10617)
业经(10123)
技术(9665)
教育(9495)
问题(8519)
理论(8195)
国际(7337)
实践(7310)
(7310)
农村(7243)
(7243)
中国金融(7049)
(6422)
现代(6257)
共检索到212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咸月  何光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银行出现了民营化的国际趋势。国际经验表明:银行改革在强调效率的同时还要顾及金融稳定,而且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相关制度比单纯解决所有权问题更为重要;此外,战略引资要防止金融主权失控风险。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应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宇峰  王奇波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国际化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与金融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在转型期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带来损益的剧烈波动。在中国特殊的银行信用制度下,银行系统会将很小的经济波动或者银行支付危机放大,最终极有可能酿成金融的剧烈震荡。因此,在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慎重地做出相关决策,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之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光辉  
国有银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民营化的国际趋势,一些国家 因此发生了银行危机。而此前全球曾有过国有化浪潮。虽然国有银行效率比民营银行 低,但经验研究却表明,国有银行与银行危机之间没有或很少有因果关系;而且由于有政 府信誉担保不易发生挤兑。中国国有银行改革过程实际上是政府逐步放弃控制权的过 程,但切不可因效率而忽视金融稳定;简单地依靠所有权变更无法解决国有银行脆弱性问 题;而且,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时要谨防金融主权失控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琛儿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国有银行的民营化是指把银行中的国有股权进行部分或整体剥离 ,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原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使银行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本文主要就中东欧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银行的民营化改革实践过程 ,分析和比较其国有产权剥离方式以及民营化后银行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情况 ,以期对我国国有银行的产权和体制创新有所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蒋满霖  
中国渐进式改革战略决定了国家选择了国有银行为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这种支持造成了国有银行经营的外在化,严重扭曲了银行的经营机制,造成效率下降,风险累积,严重威胁着银行业的安全。由于外在化是与国家独家垄断产权交织在一起的,国有银行改革关键也就在于实现产权多元化,以提高产权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鄢德春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15年来,不断探索和深化开发性金融实践,在我国金融稳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最初的政策性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如何发挥其对金融稳定的作用值得关注。本文从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后的市场定位、业务模式和市场化方式入手,分析了其在逆经济周期调节、培育市场、金融创新与合作等方面对金融稳定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淼  
一、金融市场准入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市场准入是指一国的监管当局对拟设立的金融机构采取限制性的措施,是各国对外资银行进入的资格要求和其他限制,是对外资银行进行监管的第一道屏障。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都有控制,只是控制程度不同。大多数发达国家及一些自由贸易区和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硕平  陈虎城  苏亮瑜  
监管职能分离后,维护金融稳定成为人民银行新增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在阐述金融稳定工作的含义、特点、重要性及其主要职责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着重探讨了维护金融稳定工作的总体框架设计,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维护金融稳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云松  冯毅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化,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资产的大量出现使得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以对接信贷需求缺口的方式实现资产规模总量的迅速扩张,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信用创造和金融的稳定运行。文章从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目前的实际状况出发,探讨了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影响的两面性,通过准确把握其发展的根源和潜在风险,就加强对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全面监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雷蕾  苏映雪  
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惠普金融的发展以及补充传统信贷促进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影子银行缺乏有效监管,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文章将从金融稳定定义和测度、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稳健性影响以及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间三个角度对以往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影子银行未来监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瑞琳  
金融稳定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核心基础,它为实际资源的配置提供理性决策的基础,并为储蓄与投资营造出良好的氛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更增加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如何在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一个迫切和重要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智华  杨秀云  
商业银行的顺经济周期特征和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机制,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可能会导致影子银行的逆周期扩张。研究表明,这一金融特征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下会相互强化并使经济产生滞涨风险,而传统上紧盯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的Taylor规则无法有效抑制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当局应该将社会信贷总量纳入到传统Taylor规则中并对其做出一定程度的反应;作为衡量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信贷条件的贷款利率差这一观测变量,当其波动程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货币政策也应对其做出反应。消除金融歧视和金融抑制具有最好的社会福利效果,对金融变量做出反应的货币政策也应避免政策工具的冲突和政策目标的叠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森  彭伟  汪蓓琪  
本文探讨征税对银行利润和金融体系的定量影响,按照属性将银行分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分析所得税和营业税对2004~2012年这3类银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银行征税会增加银行服务的价格,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银行都会将所得税和营业税转移到利润和损失准备金,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效果;从长期看,所得税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利润影响更加显著,对大型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营业税不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对大型商业银行的影响更加显著,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影响不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邵士妍  
本文在全面阐述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侧重对我国的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波动的内在关联性进行了理论与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动态分析中,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导致银行信贷的扩张,而银行信贷的扩大又有助于股票价格的提升,且波动幅度更大。在长期的协整分析中,却不存在如此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股票市场的调控要考虑银行信贷的影响,逐步完善货币机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