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392)
2022(2025)
2021(2077)
2020(1722)
2019(4485)
2018(4795)
2017(9119)
2016(4935)
2015(5368)
2014(5630)
2013(5313)
2012(4867)
2011(4555)
2010(4635)
2009(4504)
2008(4805)
2007(4104)
2006(4057)
2005(4080)
2004(3654)
作者
(12520)
(10467)
(10299)
(10240)
(6695)
(4950)
(4903)
(4221)
(3947)
(3895)
(3615)
(3574)
(3558)
(3541)
(3407)
(3328)
(3169)
(3004)
(2991)
(2768)
(2683)
(2651)
(2563)
(2459)
(2450)
(2449)
(2443)
(2298)
(2121)
(2070)
学科
(17207)
经济(17176)
(15912)
(15837)
银行(15767)
(14592)
(11774)
企业(11774)
管理(10844)
(9837)
(9549)
制度(9547)
业务(8917)
(8613)
金融(8613)
银行制(7773)
(7250)
体制(6730)
业经(6278)
中国(5742)
(5541)
方法(5299)
企业经济(4593)
数学(4033)
理论(4017)
数学方法(3983)
国有(3715)
国有企业(3650)
(3222)
(3174)
机构
大学(63344)
学院(59866)
(27477)
中国(26951)
经济(26841)
研究(23883)
管理(22639)
(18074)
理学(17762)
(17632)
理学院(17540)
管理学(17373)
银行(17345)
管理学院(17234)
(16096)
(14613)
财经(12349)
(12091)
科学(11625)
中心(11474)
(11290)
(10757)
研究所(10536)
北京(10172)
(10093)
金融(9962)
财经大学(9438)
人民(9420)
(9335)
经济学(8870)
基金
项目(31256)
研究(25060)
科学(24576)
基金(22886)
(19078)
国家(18894)
科学基金(16293)
社会(15536)
社会科(14705)
社会科学(14698)
教育(12255)
基金项目(11593)
(10498)
编号(10423)
成果(10018)
自然(9784)
资助(9684)
自然科(9531)
自然科学(9530)
(9418)
自然科学基金(9387)
(7775)
(7555)
课题(7277)
教育部(7159)
重点(7125)
(6905)
项目编号(6698)
大学(6631)
(6527)
期刊
(35543)
经济(35543)
研究(28651)
(24652)
金融(24652)
中国(18013)
(13955)
教育(10865)
管理(10252)
(7858)
科学(6935)
学报(6742)
财经(6712)
(5705)
大学(5674)
经济研究(5266)
学学(4924)
理论(4624)
技术(4610)
农村(4603)
(4603)
业经(4121)
问题(4034)
实践(4022)
(4022)
国际(3869)
改革(3789)
(3789)
农村金融(3450)
(3357)
共检索到120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延平  
本文针对学术界争论已久的国有银行改革问题进行了综述,对市场结构观、产权制度观、公司治理观、增量改革观、行政干预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作了分析,认为各种观点并不是割裂的,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改革的次序和切入点不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小斌  
本文对关于国有银行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国内外的学者对国有银行的研究多数基于产权、市场结构分析效率的高低,效率的决定因素,改革措施和改革效果等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借鉴其他国家国有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找出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存在的不足。这对于继续深化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在大型国有银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中,更具突破性的举措是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这是体制机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极大改变了大型国有银行内部经营决策机制和职能配置结构,对于优化大型国有银行内部运作流程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1978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业组织体系。相对而言,改革都是浅层次的,大都是在转变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上做文章,是一些表面上、形式上的变化,改革还没有真正触及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因此,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依然过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业绩不甚理想、垄断程度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差。“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光辉  
国有银行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民营化的国际趋势,一些国家 因此发生了银行危机。而此前全球曾有过国有化浪潮。虽然国有银行效率比民营银行 低,但经验研究却表明,国有银行与银行危机之间没有或很少有因果关系;而且由于有政 府信誉担保不易发生挤兑。中国国有银行改革过程实际上是政府逐步放弃控制权的过 程,但切不可因效率而忽视金融稳定;简单地依靠所有权变更无法解决国有银行脆弱性问 题;而且,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时要谨防金融主权失控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有源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协调改革刘有源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服务于经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市场金融体制为之服务;在物随钱走、经济高度货币化的时代,没有金融的市场化,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因此,市场经济和市场金融呈高度正相关。漠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平  孙洁  
从目前情况看,有必要再次对国有银行改革过程中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仔细的梳理与理性的分析,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一行一策”的国有银行改革方针,力戒所有银行改革走“千篇一律”的路子,防止给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国有银行改革中,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始终存在。第一,中国的经济运行是否需要国有银行?第二,如果需要,那么,我们应建立怎样的国有银行体系?以上两个基本价值判断必然涉及改革的逻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华民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已三转路径,却未得其果,其原因是在国有银行工具性质的笼罩下,无论是外部竞争引进还是产权制度变迁,不是此路不通,就是改革被引到岔道上去了,最终不能标本兼治,商业化改革至今由于多种阻挠而不能彻底。因此,以微观效率改善为目标的国有银行改革,应该从改变国有银行性质切入,真正把国有银行从公共地悲剧中解救出来,成为商业性盈利实体。这有赖于政府淡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责任,进而有赖于政府政绩评价体系的彻底变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晓东  刘越飞  
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后,国家股依然占据绝对控股地位,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可能有效运作。国有银行今后的股权改革方向是国家逐步让出控股股东的位置,而由国内民间资本控股。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后风险是否会加大,关键是银行监管水平是否跟得上。把四大国有银行改造成为民营银行后,虽然四大银行分支机构众多,但法人只有四家,我国现有的监管能力应该基本能满足需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振忠  
1994年税制改革后,国家通过征收"超常税收"的制度安排以及转移金融剩余等手段,替代"分红机制",从国有银行获取了更多的收入。由于缺失规范的分红约束机制,国有银行存在非利润偏好,积累了严重的风险和高昂的风险化解成本。股份制改革确立了国有银行的分红约束机制,既改革了国家和国有银行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更改革了国家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的形式和手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褚伟  
国有银行的垄断结构呈现出国家、地方、银行三位一体的垄断性。垄断结构不具有规模经济、排除不确定性风险的优势效应;劣势效应体现为显性的进入壁垒和隐性的掠夺性定价,这为国有银行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喜梅  
在应对200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中,包括美英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用过银行国有化的措施。因此,一些人提出疑问:到底是国有化还是市场化才是我国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本文通过引入国有银行的自生能力与国有银行完全市场化所需要的制度条件,拓展了国家效用函数模型,并以此对各阶段中国国有银行的作用及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认为转轨时期国家控制国有银行,既是国家效用函数的体现,也是由国有银行不具备自生能力的条件所决定的;但随着国家控制国有银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国家因素完全退出国有银行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